第六十六章 风头无二(1 / 1)

今天是真的累了,一沾枕头,王鹏一觉就睡到了凌晨四点多钟,他赶紧起来收拾了一下,走到院子里。

结果发现师父已经在前院等着他呢。

“师父,你怎么起来了?”

“我送送你。”

“没有啥,我就走了?”

看到师父点头后,王鹏便发动了三轮车驶了出去,踏着熹微的晨光走上了回家的路。

二十五公里的路程,加上一早上行人稀少,王鹏将三轮车开的飞快,还不到五点半,王鹏就回到了家门口。

老爹和哥哥听到动静,出来给王鹏帮忙,他们将带回来的东西除了书籍,其它的都卸到了屋里。

然后,王鹏拿了一些月饼,就上山了。

今天来的晚了一点儿,大家已经练完了拳,小龙正在给大家讲课,见王鹏来了,他停了下来。

“小鹏,还是你来吧。”

王鹏示意他继续,自己则将带着的月饼放在了院门旁边,自己进屋找水喝去了。

一个小时不到,小龙的讲课就结束了。

王鹏将月饼每人给发了一个,然后,将小龙交到了自己的面前。

“小龙,我想让计虎和麻三跟童叔去锻炼一下,你看怎么样?”

“到哪去?”

“广东。”

“他们能行吗?”

“有童叔带着应该没有问题。”

“只要他们自己同意,我没意见。”小龙表态道。

其实之所以选这些人,都是王鹏和师父经过深思熟虑的。

论学习,由于底子薄,自己的形势也不在上面,再学下去也没多大的意思,还不如让他们及早走上社会,有人带着,反而更容易增长见识。

王鹏总共十二个师兄弟,师父先后先后选走了六人,现在计虎他们两人离开,就剩下四人。

这四人的学习,称不上顶呱呱,但起码的算是入门了。上了初中以后,一旦找到学习的窍门,考上重点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小龙,王鹏是自己直接要带走的。因此,对他的学习抓的也紧,而且反复在各方面锻炼着他。

“小龙,计虎他俩再走了以后,这儿的力量就显得单薄了,你从哪些备用人员中,再选一些吧?”

“不急,连上后面师父收的六个师弟,加上我,还有十一个人呢,应该能支撑下来。

再加上其他人的辅助,我们人还富裕着呢。”

“不是,这次到市里,我和师父制订了个计划,需要很多人来参与,我们要及早储备人才,尤其武功方面要让他们及早具备防身之力。”

“我知道了,以后我们再加强一些训练。

人员加上你推荐的那八个,现在我们已经储备了二十五个,目前还是可以的。”

“行,我知道了,你做好准备就行。”

王鹏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只电子表,交给了小龙。

“这个给你,这是童叔从广州带回来的电子表,你看喜欢不喜欢?”

“手表?”

“对,电子手表,不用上弦,只要电池有电就能走。”

“嗯嗯,这个东西好。”

“鸡蛋收了多少了?”

“上万了,十几筐了。”

“你抽时间从里面挑出来三千个蛋准备孵小鸡,剩下的送到干疗吴叔哪儿去吧。”

“好的,我知道了。”

给小龙交待完成事情后,王鹏下了山,回家吃过早餐,开着三轮直接向学校驶去。

车里载着的书籍,王鹏准备直接交给班主任,让班主任老师再去交给学校,这样对班级对个人都好。

重活一世的他可不能犯常人常犯的错误。

打定主意后,他将三轮车从学校后门开了进去,停在了自己班教室的门口,然后,他就到教室里去了。

这时候。陆陆续续已经有同学到校。

一个两个三个......不一会儿,三轮车周围就围了好几个同学,不仅有他们二班的,还有一班的。

他们在议论车,还有车上的书。

那时候的三轮车算不上珍稀,但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买起的,更何况还有那些难得一见的书了。

大家都十分兴奋,甚至忘了上课,直到武老师来了,才一窝蜂地涌进了教室。

武老师对教室旁边的三轮车也十分好奇。

但是,老师有老师的矜持,况且,他还是老师的领导,那矜持就更大了。

他硬是生生地憋了一节课,一直等到第二节语文课前,班主任张老师来了以后,才忍不住问了起来。

“张老师,你们教室门前的那一车书是怎么回事?”

可惜的是张老师也一脸的懵逼,她也不知道那三轮是谁的,只能狐疑地摇头。

直到课后,王鹏才走到了张老师面前,将自己准备给班级捐书的想法给张老师说了。

张老师顿时惊叹地张大了嘴巴。

“什么,那些书你要捐给班级?”

“嗯,我要捐给班级。”

“那也太多了,学校的阅览室也没有这么多的书?”

“那怎么办?”

“刚才武老师也问了,我去和他商量一下。”

说完也不管王鹏了,自己便急匆匆地向校领导办公室跑去。

过了没多久,正在上课的王鹏,就被张老师叫出了教室,到了校长室。

校长室里,校领导都在。

所有人就像看怪物一样看着王鹏,而且是直盯盯的那种,一点儿也不掩饰。

最后,还是武老师说话了,“王鹏,三轮车上的那些书是你的?”

“嗯。”

“从哪儿来的?”

“昨天我到出版社拉的。”

“你拉的?”

“是的,我认识他们出版社的秦志伟主编,说我们学校阅读资料匮乏,找他要的。”

“你跟他什么关系?”

“没有什么关系,认识而已。”

“你拉这些书到学校来,准备干什么?”

“本来我准备捐给班级的,现在我听张老师的。”

张老师一听王鹏将功劳让给自己,立即笑容满面。

“武老师,校长,我觉得既然王鹏想将书捐出来,那就让他捐给学校吧。

我们正好充实一下学校的图书馆,也方便全校师生阅读。”

好家伙,张老师肯定是提前打过腹稿的,要不说起来不会这么的顺溜。

武老师转身看了看校长和其他领导,见大家没有意见,便又转过来问王鹏。

“王鹏,你什么意见?”

“我听张老师的,没有意见。”

看着王鹏坚决的样子,他们的班主任张老师高兴地恨不得上去啃他几口,大有一种,有这样的学生而教之与有荣焉的感觉。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很快地,那批图书就被放到了学校的一个大房间里,随后书架也摆了进去,门口也被钉上了图书馆的牌子。

至此,同学们有了一个娱乐学习的好地方。

而且,过了没有多久,省印刷厂给学校送来了一批教辅,每一个同学都有。

校长问送货的的人谁让送来的。

送货人回答不知道。

弄得学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教辅放在哪儿好几天都不敢动,直到有心人在教辅的作者行看到署名的“王鹏”二字,才多了个心眼儿,让张老师询问王鹏,然后才知道这些教辅也是王鹏捐助的。

这可是雪中送炭,了不得的大事啊。

为此,学校专门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了王鹏爱学习、爱同学、爱学校的光荣行为,号召全校同学向他学习。

这时王鹏在学校的风头一时无二,几乎成为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