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部署严密,分工明确。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我们既能实现以突击的手段,让敌人在没有弄清怎么回事的情况下,全部被歼,从而实现保密的目标。”
“二班单独的对付小日本鬼子力量是不是显得有点单薄?”信天青提出异议。
“我们现在一个班共有12人。小鬼子的总人数是10人。岗位上是两人,那么充其量它里边只有8个人,我们用12个人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来对付8个小鬼应该是绰绰有余。”
华卫民也说道:“何况我们对付小鬼子的手段跟对付,护国军的是截然不同的。不客气,不含糊,上来就是痛下死招,不给敌人任何喘气的机会和时间。就凭我们一排的实力。一十抵八,绝对是胜券在握。”
“对救国军作战方略,我认为你制定的方针很好。能不消灭的最好不要消灭他们,让他们成为我们的补充兵员,这是上上之策,但是前提是对我们不能形成什么威胁,如果发现一旦对我们形成一点的威胁,对他们毫不留情。我们切不可学习东郭先生。”
信天青问道:“我们三排难道说在这个战斗中只充当打酱油的吗?”
他忽然想到,这样安排,也许有的地方是不大很合适的。因为一排老底子就是东北军。而三排更多的是来自护国军和友邻部队整编过来的。这样的安排显然有厚此薄彼的感觉。
说实在的,在战争上,特别是在关键时候,还都希望用自己的老班底。不是有数的吗‘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现在三排长既然已经提出来了,也不能不做出一一点姿态。:“三排可以抽调两个班,一个班协助一排二班重点解决小鬼子;一个班协助一排山重点解决护国军。剩下一个班作为机动兵力,预防意外事情的发生。”
华为民的这个作战方案,尽管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也是中规中矩,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如果不出现其他特殊的情况。虽然不敢说完全达到预计的作战目标和目的,起码不会有大的偏差。
但是很多的事情就是这样,你想的和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中间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和因素存在和出现,使原本胜券在握的事情,扑朔迷离,难以委决。
就在马上开始攻击行动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这个意外的情况的发生,使整个的战斗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变化。
在埋伏部队已经全部进入隐蔽位置,只等一声令下,便对敌军发起攻击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的情况。在执勤点上,一个小鬼子走到了伏击的地点,解开裤子,正准备小解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埋伏着的华夏军,不由得大惊失色,哪里还顾得上小解,一边奔跑一边高喊有‘敌情。’
倾俄之间,小鬼子已经跑出去两三米的距离,伏击点的班长高志强反应也非常灵敏,随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小鬼子,并以那高大的身躯将小鬼子牢牢的压在身下,一个锁喉小鬼子瞬间,蹬腿瞪眼,去了阎王爷那里去报到。
小鬼子虽然死了,但是他出的呼喊,早已惊动了执行的小鬼子和救国军。
小鬼子本来就是训练有素,拥有强悍的作战技术和军事素质。‘啪啪啪’清脆的枪声在哨卡上空飘荡,是那么的清脆,那么的刺耳。
执勤点上的小鬼子毫不犹豫地开枪示警。
枪声就是命令,对所有的军人来说都是通用的。
刚才看似还一盘散沙的小鬼子,瞬间已经全部进入战备状态,一时间枪声大作
按照原定的时间,进攻时间要等10分钟以后才能开始,因为情况有变,已经没有办法再等,只能把进攻的时间提前。
尽管哨卡上的敌人发现了华夏军,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有了准备,但是整体讲,还是晚了。假如是一般的部队遇到这种情况,第一个反应就是敌人已经到了眼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抓紧逃命,放弃阵地。可是小鬼子首先选择的是,进行负隅顽抗。
“哒哒哒”首先开火的是小鬼子工事里边的两挺轻机枪。
前边毕竟是有几十米的开阔地。在这么远的距离之内。两挺轻机枪同时开火,进攻速度受阻,并出现了伤亡。
三排的一个班,见目标已经暴露,他们的反应不是积极配合一班进攻,而是犹豫,更多的人已经有撤退的打算。
“卧倒,寻找又有利地形向敌人进攻”班长高志强在大声指挥部队的同时,已经匍匐在地,一个就地是吧滚,躲到了敌人射击的的死角里。
出现这样的变故,感觉到最惊讶的当属于连长华为民。看到部队的进攻受阻,他用力捶了一下地面。一个箭步冲了出去。三排长信天清想拉阻拦时候,人已经穿了出去。
一排长秦玉坤也急忙紧随其后。以匍匐前进的方式带领三班向护国军驻宿的地方冲击。
这个时候,华为民连长也意识到。这样猛冲的结果,只能会让部队遭受更大的损失。他自己先匍匐在地。试图寻找合适的机会向小鬼子开始射击。可是小鬼子的机枪在不停的扫射中,他根本就抬不起头来。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高志强以最快的速度,向小鬼子的机枪射手开始了射击瞬间,因为距离很近,对高志强来说,要命中小鬼子的机枪手太容易了,打的非常起劲的小鬼子的机枪射手,歪倒在了机枪旁边。
冲锋的战士顿时感到压力的减轻。可是,仍有一挺轻机枪仍在在不断的叫嚣。高志强没有停顿,又把枪口瞄准了第二个小鬼子的机枪手,小鬼子的机枪手也感觉到了高志强的威胁,正准备调转方向,对高志强射击的时候,高志强的枪响了,第二挺小鬼子的机枪又哑巴了。
因为在工事里执勤的小鬼子人员比较少,根本就没有人能够顶替他们。跟他们一起的护国军知道大势已去,跑又不敢跑,打又不敢打,只好趴在工事里不住地筛糠。
战场形势瞬间发生逆转,华为民他们一边向小鬼子住宿的地方投掷手雷,一边带领战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小鬼子住宿点突击。
不得不说。李营长他们这一路把进攻的时间,定的也不是很科学和合理,晚上9点钟。发起攻击。
9点钟所有的敌人还都没有休息,尽管,他们的警惕性不高,但是毕竟要比睡觉以后精力集中的多,在准备上也方便的多。
他们之所以把这个把进攻的时间定到这个时间点上。第一是考虑到进攻的的突然性。因为是有心算无心,暗处算明处。在这种情况下,在一方对另一方情况非常明了的情况下发起了进攻,绝对是雷霆之势,让对方没有任何反应的余地。其次他们还想尽可能的在天亮之前,寻找一处能够隐蔽藏身的地点。大家好好的休息一天。第二天晚上晚上能够赶到白云寨和其他两路人马汇合。
听到枪声后,小鬼子急忙从房间跑了出来。刚刚走出来,就有三名鬼子栽倒在地。剩下的小鬼子便不再向外冲,而是依托自己的住处开始跟华夏军对峙起来。
好在因为哨卡的房子不是砖木结结构,也不是土石结构,这是简易的临时房屋。在牢固程度上大打折扣。
此时的华为民也早就把原来的的分工抛到了脑后,亲自参加了战斗。此时,他是满脸的怒气,大声的命令秦玉坤不要顾及什么暴露的问题,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消灭负隅顽抗的日本兵。
三排的一班也迅速迅速的加入了战斗。大家齐齐的扔出了第一轮手雷,在只有几十平方的狭小地方,一下扔进了二十多颗手雷,随着爆炸声起,小鬼子的反抗没有了。
借着微弱的灯光,他们才发现小鬼子已经被炸得乱七八糟,没有一个喘气的。
救国军则没有小日本鬼子宁死不屈的气节。更没有小鬼子抵抗到底的决心和信心。面对几乎是一面倒的杀戮和同身边惨不忍睹的场景,他们畏缩了,害怕了,在停止射击的同时。有人终于高喊道:“请不要开枪,我们投降。”随即已经有几支步枪从简陋的房屋里给扔了出来。
此时,已经杀红了眼睛的华为民连长并没有打算放过这些,护护国军。
面对已经红了眼睛的连长,三排长也心生胆怯,不敢上前劝阻。好在一排长拉住了正在准备往里冲的华为民。
“连长,请你冷静一点,这些护国军既然已经放下了武器,我们就应当给他们生还的出路。更何况,李营长走的时候也说的清清楚楚,对日本鬼子,我们不能心慈手软,这些护国军,他们毕竟是华夏人,与我们同宗同族。我们不仅要留他们的性命,而且还要动员他们加入我们的队伍,共同对付凶残的小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