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江都风云起,谋局定危途(1 / 1)

江都宫的琉璃瓦上凝着一层寒霜,晨光穿透厚重云层,给这隋室最后的行在染上一抹衰败的昏黄。苏定方身着玄甲,腰间佩刀随着步伐发出沉闷的声响,穿过戒备森严的宫门。近日来,江都城内人心惶惶,街头巷尾皆是关于义军节节胜利的传言,大隋的气数,似已如这秋日残荷,摇摇欲坠。

行至偏殿,苏定方刚要入内,便听见殿内传来酒杯碎裂的脆响,紧接着是杨广癫狂的笑声:“朕贵为天子,坐拥四海,竟落到这般田地!”苏定方心中一凛,定了定神,撩袍进入殿中,跪地行礼:“臣苏定方,参见陛下。”

杨广抬眼,布满血丝的双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挥了挥手,示意左右退下,殿内瞬间陷入死寂。良久,杨广沙哑着开口:“苏将军,如今西梁萧铣、江淮杜伏威等人势如破竹,大隋疆土分崩离析,你可有良策挽回败局?”

苏定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陛下,如今我军士气低落,而义军士气正盛,正面交锋恐难取胜。臣以为,可先稳固江都城防,同时派使者前往各路义军处,分化瓦解,伺机而动。”

杨广冷笑一声:“分化瓦解?谈何容易!这些反贼狼子野心,岂会轻易罢手。”苏定方叩首道:“陛下,如今局势虽危,但并非毫无转机。江淮王杜伏威与辅公祏表面同心,实则各怀鬼胎。臣愿亲率一支精锐,假意与杜伏威合作,寻机离间二人,再一举击破。”

杨广沉思片刻,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花:“若能成功,朕定当重赏。只是此行凶险,将军务必小心。”苏定方领命后,退出殿外。

走出江都宫,苏定方望着阴霾密布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但身为大隋臣子,他已决心为这摇摇欲坠的王朝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回到府中,苏定方立即着手挑选精兵,安排部署。

与此同时,江都城外的一处密林中,几骑黑影正悄然商议。为首之人正是杜伏威,他目光如炬,望着江都方向,冷笑道:“杨广已是瓮中之鳖,不出旬日,江都城必破。”身旁的辅公祏却皱起眉头:“杜兄,我听闻苏定方近日在江都频繁调兵,恐怕其中有诈。”杜伏威大笑道:“苏定方又能如何?如今大隋气数已尽,他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几日后,苏定方率三千精兵,打着求和的旗号,前往杜伏威大营。行至营前,苏定方命人通报,片刻后,杜伏威大步出营,身后跟着辅公祏等人。苏定方上前拱手道:“杜大王,如今大隋已无力再战,陛下愿与大王平分江淮之地,共保太平。”

杜伏威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正要开口,辅公祏却抢先说道:“苏将军,这等鬼话,你觉得我们会信吗?”苏定方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份密函,递与杜伏威:“杜大王,此乃陛下手书,还望大王过目。”

杜伏威接过密函,细细查看,脸色阴晴不定。苏定方见状,又道:“杜大王,如今萧铣势力渐大,若大王与我大隋联手,先除萧铣,再平分天下,岂不甚好?至于辅公祏将军这边,陛下也另有安排。”这话一出,辅公祏脸色骤变,杜伏威心中更是起了猜忌。

当晚,杜伏威营帐内灯火通明,他与辅公祏就苏定方的提议争论不休。苏定方得知后,暗中派人散布谣言,称杜伏威欲独吞与大隋合作的好处,排挤辅公祏。谣言如野火般迅速蔓延,二人之间的矛盾愈发激化。

几日后,苏定方趁杜伏威与辅公祏不和,发动突袭。杜伏威大营顿时陷入混乱,苏定方身先士卒,率领精兵如猛虎般冲入敌营。杜伏威与辅公祏仓促应战,在混乱中,二人各自为战,防线瞬间崩溃。

苏定方乘胜追击,杜伏威与辅公祏一路溃败。消息传回江都,杨广欣喜若狂,立即下令犒赏三军。然而,苏定方心中却毫无喜悦之情,他深知,这不过是大隋回光返照,真正的危机,或许才刚刚开始。

江都城的夜,依旧深沉如墨,苏定方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若隐若现的战火,心中默默祈祷,不知这风雨飘摇的大隋,还能在这乱世中支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