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兵指鸭绿江(1 / 1)

辽河的水滔滔流淌,河面上倒映着隋军密密麻麻的营帐,旗帜在寒风中烈烈作响,似是在宣告着这场远征的壮志。于仲文站在辽河岸边,望着宽阔的河面,心中谋划着进军的方略。他身形挺拔,一袭黑色的长袍随风飘动,剑眉下的双眸深邃而锐利,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果断。

“渡过辽水之后,直取鸭绿江!”于仲文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在一众将领间回荡。他大手一挥,将手中的令箭指向地图上的鸭绿江位置,“我军兵分两路,务必以雷霆之势震慑高句丽。”

左路军由荣国公来护儿率领,莱胡尔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一看便是勇猛之人。他领命后,目光扫向麾下的先锋营,高声道:“秦琼、苏定方、高慧英、程咬金、牛进达、马山、李飞、章建,尔等皆是我军精锐,随我冲锋在前!”

秦琼双手抱拳,朗声道:“愿听将军号令!”他身着银色铠甲,腰间佩着双锏,英姿飒爽。苏定方和高慧英并肩而立,苏定方神色冷峻,透着一股坚毅,高慧英则目光灵动,虽为女子,却丝毫不输男儿气概。程咬金咧着嘴大笑:“哈哈,终于又能痛痛快快地打一场了!”牛进达等人也纷纷应和,士气高涨。

右路军则由宇文述、宇文恺兄弟率领。宇文述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丝高傲,他轻抚着胡须,对宇文恺说道:“此次出征,定要让高句丽见识我大隋的军威,莫要辜负了陛下的期望。”宇文恺微微点头,他心思细腻,对于行军布阵也颇有见解,虽未多言,但已在心中盘算着如何与左路军配合。

在做好周密部署后,隋军开始了渡河行动。士兵们喊着号子,将一艘艘战船推下水,场面浩大而壮观。莱胡尔身先士卒,带领着左路军先锋营率先登船。秦琼站在船头,目光紧紧盯着对岸,手中双锏紧握,似是随时准备迎接敌人的攻击。苏定方则指挥着士兵们有序上船,高慧英在一旁协助,她的声音清脆却有力:“大家动作快些,保持队形!”

当隋军的战船行至河中央时,高句丽军似乎察觉到了动静,鸭绿江对岸顿时燃起了烽火。一时间,喊杀声从对岸传来,高句丽的军队迅速集结,准备抵御隋军的进攻。

“快!加快速度!”来护儿大声喊道,手中长刀挥舞,催促着士兵们划船。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对岸,溅起层层水花。

右路军这边,宇文述和宇文恺也指挥着军队顺利渡河。宇文述望着对岸严阵以待的高句丽军,冷哼一声:“小小高句丽,也敢与我大隋抗衡,今日便让他们知道厉害。”

隋军成功登陆后,迅速列阵。左路军先锋营在莱胡尔的带领下,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高句丽军。秦琼一马当先,双锏挥舞间,寒光闪烁,所到之处,高句丽士兵纷纷倒地。苏定方和高慧英配合默契,两人左右夹击,杀得敌人节节败退。程咬金则挥舞着三板斧,吼声震天,吓得高句丽士兵胆战心惊。

右路军的宇文述和宇文恺也不甘示弱,率领着军队从侧翼包抄。宇文述亲自上阵,手持长枪,在敌阵中穿梭自如,如入无人之境。宇文恺则在后方指挥着士兵们使用攻城器械,投石车不断向高句丽的阵地发射巨石,一时间,尘土飞扬,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伤亡惨重。但隋军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严明的纪律,逐渐占据了上风。高句丽军开始出现溃败的迹象,纷纷向后逃窜。

“追!莫要让他们跑了!”莱胡尔大喊一声,带领着先锋营乘胜追击。秦琼等人紧紧跟随,一路追杀高句丽军至鸭绿江附近。

此时,于仲文也渡过了辽水,来到了前线。他望着眼前的战场,心中既欣慰又忧虑。欣慰的是隋军初战告捷,忧虑的是高句丽地势复杂,后续的战斗恐怕更加艰难。

“传令下去,全军在鸭绿江附近扎营,整顿军队,防备高句丽的反扑。”于仲文下令道。士兵们领命后,迅速开始搭建营帐,布置防御工事。

夜幕降临,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只留下一片死寂。隋军的营帐中灯火通明,将领们聚集在于仲文的大帐中,商讨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今日虽然取胜,但高句丽军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小心应对。”于仲文说道,目光扫过众人。

莱胡尔站起身来,说道:“依我看,我们明日就主动出击,一举拿下高句丽的城池。”

秦琼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高句丽军熟悉地形,我们贸然进攻,恐怕会中埋伏。不如先派人去打探清楚敌军的虚实,再做打算。”

众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时间,大帐中争论不休。于仲文沉思片刻,最终说道:“秦琼所言有理,我们先按兵不动,派人去侦察敌情。同时,加强营地的防御,防止敌军偷袭。”

众人领命后,各自回营准备。苏定方和高慧英回到营帐,高慧英看着疲惫的苏定方,心疼地说道:“定方,你先休息会儿吧,今日你也累坏了。”

苏定方轻轻握住她的手,微笑道:“我没事,有你在我身边,再累我也能坚持。只是这战争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我只盼着能早日平定高句丽,与你过上安稳的日子。”

高慧英靠在他的怀里,轻声道:“会的,我们一定能胜利的。”

在隋军的营帐外,寒风呼啸,鸭绿江的水奔腾不息,似乎在预示着这场战争的漫长与艰辛。而隋军的将领们,正怀揣着对胜利的渴望,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开启了他们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