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兴洛仓大捷,瓦岗新篇启(1 / 1)

隋大业年间,天下板荡,民不聊生。瓦岗军在翟让、李密的率领下,已成燎原之势,锋芒直指大隋的要害。兴洛仓,这座隋朝的大粮仓,不仅囤积着无数粮食,更是隋廷在中原地区统治的重要支撑,一旦攻克,战略意义非凡。

此时的兴洛仓,戒备森严。仓城四周高墙耸立,护城河宽阔且水深流急,吊桥高悬。城墙上,隋军士兵来回巡逻,弓弩手严阵以待,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彰显着守军欲保粮仓的决心。然而,瓦岗军同样士气高昂,毫无惧色。

翟让身披重甲,手持长枪,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望着兴洛仓,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李密身着素袍,手摇羽扇,神色镇定自若,来到翟让身旁。“翟大哥,兴洛仓虽固,但并非不可破。隋军虽有防备,却已是强弩之末。我们可先派小股部队佯攻东门,吸引敌军主力,再以精锐部队从西门突袭,定能出其不意。”李密低声向翟让献策。翟让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就依兄弟所言,我这便去安排。”

随着翟让一声令下,瓦岗军行动起来。东门方向,喊杀声震天。单雄信率领着一队瓦岗勇士,高举着瓦岗军旗,奋力攻城。隋军见状,急忙调集大量兵力前往东门抵御。一时间,箭矢如雨般落下,攻城的云梯被一次次推倒,但瓦岗军毫不退缩,前赴后继。

与此同时,徐世积带领着瓦岗军的精锐部队,悄悄绕到了西门。他们身着轻便铠甲,手持利刃,趁着隋军主力被吸引到东门之际,迅速冲向护城河。勇士们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和沙袋,填平了部分护城河,随后架起云梯。隋军西门守军发现时,已为时已晚。徐世积身先士卒,第一个爬上云梯,与城墙上的隋军展开殊死搏斗。

在激烈的厮杀中,瓦岗军凭借着勇猛和顽强,逐渐占据了上风。西门的城门被攻破,徐世积带领着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兴洛仓。东门的单雄信见西门方向已得手,更是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破了东门。瓦岗军成功攻克兴洛仓,隋军残部纷纷投降。

攻克兴洛仓后,瓦岗军打开了粮仓的大门。一袋袋粮食被搬运出来,堆积如山。百姓们听闻瓦岗军开仓放粮,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却充满了希望。当粮食发放到他们手中时,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之声响彻云霄。

“瓦岗军万岁!”“翟大王万岁!”“李将军万岁!”百姓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表达着他们对瓦岗军的感激与拥护。

李密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对翟让说道:“翟大哥,如今百姓拥护我们,我们更应乘胜追击,扩充势力,推翻隋廷,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翟让拍了拍李密的肩膀,大笑道:“兄弟所言极是。若没有兄弟的智谋,我们也难以如此顺利地攻克兴洛仓。从今往后,你便是瓦岗军的二把手,与我一同共图大业。”

李密拱手谢道:“多谢翟大哥信任,李密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翟大哥。”

自李密成为瓦岗军二把手后,瓦岗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密凭借着他的智谋和远见,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计划。他整顿军纪,加强军事训练,使得瓦岗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他还积极招揽人才,许多有志之士纷纷前来投奔瓦岗军。

在政治上,李密提出了“除暴安良,拯救苍生”的口号,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支持。瓦岗军所到之处,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百姓们纷纷响应,踊跃加入瓦岗军。一时间,瓦岗军的势力如日中天,成为了反隋的主要力量。

随着瓦岗军的日益壮大,周围的一些小股起义军也纷纷前来归附。瓦岗军的队伍不断扩充,从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了数万人。他们占据了兴洛仓周边的大片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翟让和李密深知,要想推翻隋廷,仅靠现有的实力还远远不够。他们继续谋划着下一步的战略行动,准备向隋军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在他们的带领下,瓦岗军士气高昂,时刻准备着为实现推翻隋廷、拯救苍生的目标而战。而此时的隋廷,面对日益壮大的瓦岗军,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一场更加激烈的较量即将在中原大地上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