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三方会谈(1 / 1)

两个侍卫把一沓连弩图纸送进皇宫内殿时,安武帝正在御书房和内阁首辅张重威、柱国大将军刘知亮商讨北征之事。

李公公在御书房门外接过图纸,立即转送到安武帝手中。

安武帝和张重威、刘知亮粗过一遍,看出画了两种连弩:联排连弩和卧式连弩。

图纸既有立体线条图、零部件加工图,还有安装步骤图。

每张图纸都添加文字说明、注意事项。

细看联排连弩,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主体是个木匣,木匣前端开五个凹槽,木匣内可以装有多支弩箭。

木匣通过杠杆与弓弦相连,且可以在弩臂上上下滑动,方便装填弩箭。

两侧是弩臂、弓弦和扳手等。

木匣尾部是杠杆机构,其作用是使弩可以连续发射。

使用时弓弦托住箭匣中的箭,然后将扳手向前推,箭匣跟着滑动,弓弦则沿箭匣底部的弦路往后移。

当弓弦张到最大限度时,弩机机牙上升,将弓弦从坎缺中顶出从而射出弩箭。

……

卧式连弩固定在两层长板床上,腰弩在上层,弩手在下层。

弩身内部设计有齿轮、滑槽、弹簧和连杆等。

弩身后端设有瞄准器,通过调整瞄准器的角度和高度,可以准确地锁定目标。

弩身上有刻度线,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射击的距离和角度。

使用时一人半躺在床上,两手拉弩弦、两脚蹬弩背,用腰部力量拉开弩弦。

还需要一人上箭,并指挥拉弩弦的人旋转角度、方向瞄准目标。

等确定目标后喊出“发射”、“放”等。

拉弦的人放手,弩身内部的机构运作产生一股强大推力,将弩箭从弩槽中迅速推出。

除了联排连弩和卧式连弩图纸,陈隆还画了四轮木板车图纸。

木板车是用来安装固定连弩。

防御时用木棍卡进车轮固定木板车,然后操作连弩对付敌人。

进攻或撤退时,推着木板车可以带着连弩快速进退。

……

……

安武帝问张重威:“张大人,这样的连弩我们能打造得出来吗?”

张重威抿着嘴点点头,等看完最后一张图纸后才说道:

“打造应该不难,但威力如何要等测试过才知道,但至少可以肯定比弓箭威力强不少。

陈隆那小子还真不简单,圣上就不想重点栽培一下吗?”

安武帝不明白:“什么意思?”

“储君人选一天未定,秦良贤那老匹夫就天天揪着这事不放。”

“就由那老匹夫说吧,现在还不到重点栽培某个人的时候,等军队北征凯旋归来再做打算。”

“大将军北征后,朝堂上可就没人替圣上挡那老匹夫的攻击啦。”

“张大人是朕的老师,你不出面替朕挡他还能有谁。”

张重威嘿嘿笑道:“他拿【抽龙鞭】抽臣就像抽耕田的牛一样理所当然,臣可不敢惹他。”

刘知亮忽然说道:“陈隆那小子做事顾头不顾腚,不按常理出招。

要不给他找份差事做吧,专门对付秦良琼那老匹夫的差事。”

安武帝立即否定:“不行不行,要是让陈隆对付老匹夫,估计不出一个月老匹夫就饮恨西北。

老匹夫虽然遭人烦,有时朕真恨不得杀他。

可他毕竟都是为国家、为朕考虑,所以不能让他被气死。”

刘知亮说道:“那小子做事虽然鲁莽冲撞,看谁不顺眼就打。

挣钱也是用歪门邪道手段,但老臣看他秉性并不坏。

要不让他跟老臣到战场上杀敌立功?正好磨一磨他的棱角。”

张重威反对:“不行不行。

他就是个愣头青,到战场上很可能还是顾头不顾腚往前冲,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倒不如把他外放到地方历练历练,让他暗中巡察地方官员政绩的同时,也让他了解民生多艰。”

安武帝笑道:“张大人这是为你未来的乘龙快婿铺路吗?”

张重威愣住,不明白安武帝这话从何而来:“臣的乘龙快婿?谁?”

“我们正在讨论的是谁?”

“陈隆是臣的乘龙快婿?这话从何而来?”

“陈隆三天两头往张府跑找张大人的宝贝女儿,甚至夜间爬到张大人宝贝女儿屋顶,张大人抓住他却把他好好的放了。

这还不能说明张大人心仪陈隆吗?”

张重威暗自心惊:我尼玛什么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连年轻人的卿卿我我也掌控?

就算你已经知道,我还是要否认这些事。

“圣上可能有所误会,是陈隆整天在外面搞七搞八没空管他妹妹,就把妹妹交给小女帮忙照看、接送到国子监。

他到臣府上是接他妹妹回怀亲王府,在这过程免不了和小女接触。”

安武帝笑笑,稍微转换话题:“确实应该把陈隆外放,不然朕的那些侄子估计全部都要遭殃。”

刘知亮有些搞不懂:“一个文采斐然的青年,怎么这么心狠手辣?

再让他这么闹下去,他不死就得多死几个圣上的侄子。”

张重威说道:“可是被他下狠手的那些人哪个是无辜的?”

“说的也是。”

安武帝说道:“张大人,你想要陈隆做你的乘龙快婿的话,就要好好替他规划以后的道路。

他的老子是指望不上了。”

张重威点头说道:“什么乘龙快婿,八字还没一撇。

不过他确实是个青年才俊,是要好好引导他多做为国为民的事,做大事。”

刘知亮对安武帝说道:“圣上,这次北征何不派几个优秀的侄子参军?

让他们为国家出力的同时也能捞些战功,顺便考察他们在战场上的综合表现,为国家储备后续人才。”

刘知亮就差直接说派储君候选人到战场上历练历练,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将来继承皇位了。

他没明说,但安武帝和张重威都明白他的意思。

张重威附和:“大将军的提议不错!

所谓的【京城四秀】已经残废,圣上是该趁早考察其他侄子,择优派出去历练历练。

别都留在京城被陈隆祸害了。”

“朕也在琢磨这件事,等过些天朕收集到足够侄子们的信息,朕会筛选几个充当随军参将跟随大军北征。”

“圣上圣明!”

“圣上圣明!”

“张大人,打造连弩的事尽快安排下去。”

“是,臣告退。”

张重威拿着图纸退出御书房。

“老臣也告退。”

刘知亮说完也退出御书房。

两人离开后,刘公公走进御书房。

安武帝问他:“老李,你觉得陈隆怎么样?”

李公公不敢贸然回答:“圣上指的是哪方面?”

“人品、心胸、眼界、能力等等各方面。”

李公公暗自摇头:我白问了,还不如直接回答你。

李公公想半天,蹦出四个字:“能干大事。”

安武帝暗骂:老东西,算朕闲得蛋疼才问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