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给家里寄年货(1 / 1)

林朝阳起床就收拾好行李带来厂里,完成最后的工作,结了工资后拎包就走。

庞东方绕了点路,把他们送到百丰村。

第二天就是元旦。

中午饭菜丰盛,除了鱼,还有肉,比过年差不多了。

林朝阳还把他一直珍藏的酒拿出来,给自己倒了一杯,秦枫死皮赖脸,也给自己来了一杯。

“今天元旦,咱们家的债终于还清了,新的一年,大家一定会越过越好。”

林朝阳首先举杯,家人们也纷纷举杯。

秦枫喝了一口酒,苦涩辛辣的味道在口腔里泛开,顺着喉咙往下,蔓延到心里。

1976年,是沉重的一年。

此时大家欢声笑语,除了秦枫,没人知道这一年将会有多痛。

同一天,庆溪县设计院,徐所长和几名高级设计员齐聚一堂,在他们面前,放着三张卷子。

葛向东打破沉默:“秦枫的成绩是满分,比第二名高出了二十多分,他被录取,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徐所长点点头,同意了葛向东的说法。

他知道秦枫给职工宿舍设计图提的建议,加上这份满分卷子,他也不想错过这个人才。

定下秦枫的名额后,接下来才是头疼的时候。

这次招工考试,名额两人。

第二名王红梅和第三名陈宽只差了两分,两人都是刚刚从工农兵大学毕业回来建设家乡的人才。

虽然招工考试公平公正,但其实在考前,大家都默认了被录取的人是王红梅和陈宽。

两人不仅读过大学,家里还有些能力,双方的家里也都觉得这次考试十拿九稳。

不管把谁刷下去,徐所长都不太好交代。

葛向东作为省里派来援助的工程师,不知道其中弯弯绕绕,他说:“按照成绩,应该录取王红梅同志。”

徐所长咳了两声:“是这个理,但陈宽同志的成绩也很优秀,据说他在读工农兵大学时,就已经参与过实习工作,也是很难得的人才。”

葛向东没有说话。

徐所长又问:“葛工,依你的意思,如果我向上面申请多加一个名额,有没有可行性?”

葛向东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咱们站在了发展的大浪潮里,未来各地的基本建设必定是喷井式的发展,庆溪县刚刚起步,缺人,尤其是人才,我认为这个提议,有机会被通过。”

徐所长呼出一口气,一锤定音。

“我实在是不忍心看着人才流失,那就先把第二个人选压下,我先写函文申请增加一个名额。”

原定于这天通知录取者,这下只能搁置。

百丰村里,赵兴华来了。

秦枫打开院门:“快进来坐。”

赵兴华摇头:“不坐了,我就说几句话的功夫。”

秦枫由着他,两人站在门口说话。

赵兴华道:“兵团过几天有一批货要运去京市,我找了点关系,他们愿意替我带些东西回家,你要是也有想寄回家的东西,可以交给我,一起寄回去。”

秦枫恍然大悟,赵兴华这是在关照他。

通过兵团的运货火车顺道带点东西,能省下不少钱,而且速度快。

秦枫从来没想过给秦家人寄东西,但若是在赵兴华面前直说自己连一封信都不寄回去,又显得很没良心。

他局促道:“你突然这么说,我什么准备都没有。”

赵兴华说:“我这几天要巡逻,明天这个时候还要经过百丰村,你今天把东西准备好,明天我来拿。”

行吧。

秦枫目送赵兴华离开,挠头回屋。

林朝阳问道:“小枫,那是兵团的知青吧,你认识?”

“是我的高中校友,我们一起从京市出发的。”秦枫把赵兴华的来意说了一遍。

金素珍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说话。

林朝阳问:“小枫,你要给你爸送点年货吗?”

“不送。”秦枫脱口而出,他闲着没事干也不会给那个渣男寄东西。

金素珍的脸色好了一点:“就不该送,你来了快半年,他一根毛都没给你送来。”

秦枫深深点头:“我妈死了以后,秦家就……就只剩下我爷爷一个人值得我惦记。”

他原本想说就没人值得我惦记,话还没出口,猛地想起秦家的顶梁柱,原主的爷爷秦邦彦。

似乎所有的苦都在下放那段日子里吃完了,秦邦彦平反回京后,仕途顺风顺水,如今身居高位。

秦枫不把秦和平放在心上,但这个身居高位的爷爷,还是很有必要讨好。

他不讨好,秦邦彦早晚要被男主攻略,小说里就是这样,秦邦彦最后把男主当成亲孙子,成为男主最大的靠山。

林朝阳点点头:“给你爷爷寄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金素珍也没意见,她起身道:“我去准备。”

秦枫叫住她:“舅妈,不用准备贵重的,干蘑菇松子什么的来一点就行。”

“知道。”金素珍说:“你要贵重的咱家也没有。”

秦枫回到房间,铺开信纸准备给秦邦彦写信。

秦邦彦没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身居高位工作又忙,其实和原主没有太多相处时间。

猛然间要讨一个陌生人欢心,秦枫还真有点为难,他敲着桌子好久,深思熟虑后,总算写好了一封信。

次日,赵兴华果然来到了百丰村,秦枫把东北特产和信一起交给他。

冬天的日子轻松又无聊,秦枫每天早上和林朝阳一起除雪,然后就是猫冬。

在金素珍的要求下,林瑞和林嘉猫冬也不好过,要跟着秦枫学英语,而林朝阳则跟着秦枫学拖拉机维修。

秦枫自己也没在原地踏步,他跟着金素珍学韩语。

自从知道金素珍是朝鲜族后,他就琢磨着再学一门外语。

现在可不是全世界都学中文的好时代,多会一种外语,意味着多一个机会。

这样的猫冬日子没过几天,公社一个电话打到百丰村大队,让秦枫去上班。

雪太大,各大队都开了拖拉机除雪,那十台半吊子拖拉机半死不活的,赵主任看着心慌,还是把秦枫叫回来守着比较安心。

于是乎,秦枫的猫冬生活结束,不仅要去上班,还因为路上难走,要收拾包袱搬去公社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