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发现藏宝(1 / 1)

王鹏先从自己所在的这个卧室开始仔细地欣赏起来。

卧室里正面靠墙的地上摆着一个条几。

条几的中间放着一只镶有木座的镜子,镜子的两边各摆着一只花瓶。

花瓶,王鹏原来鉴赏过是雍正年的斗彩。

当时,就是由于花瓶的吸引,王鹏并没有太多地关注中间的那面镜子。

在他心里下意识地认为玻璃镜子,即使是座子再好,也值不了多少钱,摆设而已。

现在,他又忍不住拿起旁边的花瓶欣赏起来。

雍正年间的斗彩瓷器还是比较漂亮的,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寓意吉祥十分的养眼。

在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料相结合的基础上,制作的瓷器色彩非常的鲜艳。

王鹏记的他看过一个资料。

后世一个清雍正斗彩福山寿海图盘成交价为195.5万元人民币,斗彩灵仙祝寿图盘成交价则高达425.5万元人民币,斗彩缠枝莲托梵文小杯的成交价为414万元人民币。

不仅价钱好,收藏价值也非常高。

这与雍正帝对每一件器物制造严格的要求是分不开的,他从原料的配制到图案的绘制,都亲自过问,确保每一件作品都能达到“细、文雅、秀气”的标准。

瓷器的产品率非常的低,故而稀少,那么价值也就大,传世的更是翎毛凤爪。

这套瓷器也不知道是怎么流入这家人的?

就在王鹏专心致志鉴赏完一个花瓶放好,准备拿另一只的时候,不小心脚下打了一个趔趄,慌张之间双手碰到了中间的镜子。

王鹏顿时心里一惊,这块镜子肯定会被自己的双手推翻打碎了,心里暗叫。

“不好!”

以他的意思,这面镜子肯定是被自己碰到摔碎了,弄不好还会波及旁边的花瓶。

谁知怪事竟然出现了,他的手抓到镜子的底座上,镜子的底座竟然纹丝不动。

“好沉重的木头?”

王鹏止住了身形,转身开始打量起了这个镜子底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黑色的底座,原来王鹏以为是油漆的颜色,现在凝目一看,那种黑色竟然是木质的本色,细细闻来还有淡淡的清香。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乌木,阴沉木?

乌木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它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

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上千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

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的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

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等。

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的木质已胜过紫檀。

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家具的理想之材。

这个镜子的底座器型这么大,看来又是一个难得的佳宝。

但是,即使是乌木基座放在这儿也不可能让自己将全身的重量压上纹丝不动呀?

又一个疑惑萦绕子啊王鹏心间。

他上前小心地推了镜子,还是不动,这就奇怪了。他又细心地观察起来,最后终于发现镜子的这个底座和条几是连在一起的。

为什么要连接在一起呢?这就费思量了。

王鹏观察了很久,左左右右地打量了半天,费力八次的推推这儿、那儿,愣是没有看出一点儿端倪。

最后忍不住用双手抱住镜子的底座,用力向上抱了起来。就在他向上拔动底座的过程中,底下的条几却是一阵儿的晃动。

在条几晃动的过程中,王鹏脚下的地面渐渐裂开了一个口子,将王鹏吓了一跳,赶忙多了开来。

等口子裂开一人多宽,不在晃动的时候,王鹏慢慢地走近那个裂开的口子边,发现这个口子竟然是一个地窖的入口,有一个木梯通到了黑咕隆咚的地底。

难道这个院子还有暗藏的宝库?王鹏顿时满心欢喜。

他等了一会儿,见地窖里面没有任何动静,便出去到师父住的屋里拿了一只蜡烛,拿了一盒火柴,又返回了卧室。

王鹏怕地洞里不通风,有甲烷一类的有害气体,让人窒息,首先将蜡烛放到洞口晃了好久,发现没事的时候,他才顺着木梯下到了地底。

在木梯旁边,离地面一人高的墙上,王鹏发现有一个壁龛,里面还有一盏油灯,里面的油脂没有用完,他便将油灯点亮,下到了地底。

这时候,他才发现这里确实是一个地窖,大小和房间差不多少,高度也有两米左右。

地窖里面,横放着四排货架,架子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黑乎乎的也看不清是什么。

王鹏点着蜡烛走近,将架子上的东西用蜡烛照着细细地查看起来,越看心里越喜,渐渐地不由地喜上眉梢。

中间的两个架子,一个放着卷轴,一个放着瓷器,南墙边的架子上放着的是金银铜器,北墙边上的架子上却摆着用红纸包着的一摞摞的银元和一排排银元宝。

在角的架子上,还放着两个小木箱,打开一看,一个箱子里面放着的是金条,一个放着的是大大小小的金元宝。

看着这些东西,王鹏一阵剧烈的心跳,同时脊背也有点儿发冷,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宝。

且不说那些古董字画,就是这些金银也价值不菲。

“怎么办?”

王鹏有点儿拿不定主意了。

坐在地窖口,他静了静心神,然后吹灭油灯上了地窖。

关闭地窖口,他又费了很大的心劲儿。

按他的想法,将镜子的底座按下去,地窖口就可以归位。因此,他使劲儿地按着镜子的基座,想将地窖口关掉,结果费了九牛二虎的力量,也没有按动。

最后,反复的试验才知道,的首先将底座往东边扳一下,然后再往西推,推到底座原来的位置,才会启动机关,地窖慢慢合拢后,镜子的底座才会回归原位。

这番操作,又紧张、又费力、还刺激,让王鹏几近虚脱,坐在屋子里的太师椅上,老半天才缓过劲儿来。

他大概地估摸了一下时间,也就是十一点半的光景,估计师父他们很快会回来了。

于是,他进入了厨房,开始做起了饭来。

果不其然,菜炒好,面和好,煮面的水还没有开呢,王鹏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出去一看,果然是建宏骑着一辆三轮车,宝辉推着,师父坐在上面,车斗里还放了些东西,他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