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还有好多事情要办,王鹏从供销大楼出来便和王晓东一起赶到了畜牧局,他要见王红兵落实三轮车和鸡雏的事情。
这次出来时间不短了,他想将事情赶紧办完争取晚上赶回去。
到达畜牧局以后,王红兵和他们稍微聊了几句,便将他们带到了肉联厂。
肉联厂的刘厂长见局长大人亲临,当然是格外的热情了,王红兵却没有那么啰嗦,三言两语便说明了来意。
由于这是提前商量好的事情,刘厂长毫不迟疑地就带他们到了维修车间。
于是,王鹏便看到了两辆崭新的柴油三轮车停在了那儿。
“王局,上次你说过以后,我就让他们对三轮车进行了全面的保养护理和维修,柴油机都换了新的,你看这漆都给重新喷了一遍。”
“要不说还是你老刘,让你办事我真是心里踏实。”
王红兵表扬了刘厂长一下。
“怎么现在办手续,还是?”
王红兵看了下王鹏说道。
王鹏赶忙说,“刘厂长,我们现在就办手续,在哪儿交钱呢?”
“走,我带你去。”
刘厂长将王红兵送回到办公室休息,自己带着王鹏去财务室交款办手续。
有厂长的引路,事情办的十分顺利,很快就完成了交钱,办完了一切手续。
刘厂长答应明天安排人给三轮车给王鹏送到村里。
过后,王鹏又向刘厂长提出了买饲料的事情,刘厂长也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下来,立即说道。
“这个不是什么大事,正好明天过去,让司机顺便给你拉过去,要多少?”
“先买四吨吧。”
“行,以后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就不要让王局跑来跑去了。”
“谢谢刘叔,以后的事情少不了麻烦您。”
告别了刘厂长,王红兵带着王鹏他们又来到了育种厂,将要的的猪仔和鸡雏交了钱,约定了送货时间。
然后,王鹏跟着王红兵回到了家里,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和王红兵打招呼,准备回家。
“姑父,没什么事情,我就回去了。”
“好吧,小鹏你先回,你说的那些事我都记着呢,等有了眉目以后,我通知你。”
“好的,谢谢姑父。”
“我让车送你回去吧?”
“不用了,没带多少东西,我坐公交吧。”
“好吧,那你路上注意安全。”
没用多长时间。
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王鹏回到了自己家里,将买的邮票归置清楚,把从津城带的东西拿出来分成了六份。
交给了老妈一份,给大姐、爷爷奶奶、友仁爷爷、高侯三奶奶和师父各留了一份。
今天忙乎了一天,他确实是累了,吃过晚饭后就休息了。
第二天,因为要接收三轮车和饲料,王鹏没有走远,吃过早饭后,便拎着带回来的东西,给友仁爷爷送了过去。
“小鹏,我正准备找你呢。”
看着友仁爷爷脸上带着的笑容,王鹏不仅惊奇地问道。
“爷爷,有什么喜事,看把您高兴的。”
“也不是什么喜事,只不过是为社会能够转了一个弯又渐渐走向正规高兴而已。”
“怎么您要回城了?”
“嗯,你怎么知道的?”
“这段时间一直在市里跑,难免会听到一些事情。”
“哦,原来是这样的。”
“爷爷,你走了以后,见你就不方便了,以后谁教我医术?”
“看你说的,到了市里又不是很远,你可以经常过来找我呀。”
和友仁爷爷说了半天,才知道他的右派帽子被平反摘掉了,而且中医学院从明年开始也要复课开学,开始招生了。
听了友仁爷爷说的消息,王鹏真是为他感到感到高兴。
“小鹏,估计再过几天,我就要搬走了。
爷爷决定将这个院子留给你,你的不要放弃中医的学习。”
“爷爷,我肯定不会放弃中医的学习的。但是,这个院子就不要留给我了,我也用不着。”
“说啥呢。”
说着友仁爷爷站起身来,拿了钥匙走到外面,打开了旁边的小屋。
王鹏进去以后,才发现这个屋子布置的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屋子的正面挂着一幅古代老人的画像。
画像的下面摆着一个条几,条几上摆着一直香炉,香炉正中的后面立着一个牌位,牌位的上面写着傅山先生之位。
旁边还有几个小一点儿牌位,也写着一些王鹏没有听说过的人名。
牌位的两边,各放着一对高矮胖瘦不等的青花瓷瓶,瓷瓶上面彩画着不同的瓷画。
紧挨着条几的前面,又摆着一个八仙桌,桌子的两边各放着一只太师椅。
靠着西墙是一个酸枣枝储物柜,柜门上雕刻着一些古人图画,古树、溪流、山水,人物栩栩如生。
东边靠墙放着一溜的书橱,木头透着黑红的颜色,厚重典雅,一看就价值不菲,书橱里摆着许多线装的古书,老远就能感觉到书香气扑面而来。
南边窗户下放着一张书桌,桌子上摆着文房四宝和一个木刻雕花笔筒,古色古香的,让人一看就心生喜爱。
整个屋子布置的典雅靓丽,书卷气十足,还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道。
“爷爷,你这是......”
王鹏也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了,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自己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隔三差五都来的这个小院里,竟然有这样的布置?
“小鹏,这个书房里几乎凝结了我一生的心血,也算是我的衣钵吧,今天就正式传给你了。”
说着,从西墙的鬼子里拿出一个盒子和一本书,珍重地交到了手里。
“小鹏,这是傅青主先生传下的惊风十四针,你好好学习揣摩,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到中医学院来找我。”
“好的,爷爷我知道了,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将傅先生遗传的医术发扬光大。”
“小鹏,你是我多年来遇到的最具有医者仁心的苗子,希望你好自为之,努力向上。”
友仁爷爷重重地拍了一下王鹏的肩膀,将一串钥匙交到了他的手里。
事到如今,王鹏再也不好拒绝友仁爷爷的馈赠。
因为,他知道友仁爷爷交给他的不是物资东西,更不是这个小院子,而是一种传承、一种责任,让他推脱不得,只能负重前行。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王鹏就告辞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