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我们是不是之前见过?(1 / 1)

他敲响了白珠病房的门。

因为他太过于紧张,从而导致他一个不小心将手搭在门把手上,结果又是一个不小心,推开了病房的门。

白珠刚刚才在病床上坐稳,结果就迎面碰上了傅贺臣。

白珠:“…………”

傅贺臣:“…………”

寺菁看着堂而皇之冲进来的傅贺臣,下意识怒道:“你冲进来干什么?!”

“寺菁!”

白珠当即怒瞪了寺菁一眼。

如今傅贺臣救了白珠一命,白珠将这件事记到了心里,她不会允许其他的人在她面前对傅贺臣无礼。

“你怎么来了?”白珠前脚才跟方克碰了面,傅贺臣后脚就冲进了她的病房,属实是令她意料之外。

傅贺臣第一次面对这种场面,他先前组织好的语言如今已经在他的脑海里烟消云散,他支吾道:“是……王让我来。”

“王?”

寺菁在一旁冷笑,“王刚刚才和白小姐见面,你是在和我们开玩笑吗?”

“王的性格古怪。”

“寺菁,他来都来了,算了。”白珠见寺菁和傅贺臣争论不休,她道:“我之前去找王,是为了同你道谢,如果我没猜错,你当时就在暗处,应该是多少听到了一点。”

“是。”

“虽然现在说有些尴尬,但是我还是要对你说一声谢谢。”

白珠再一次看向傅贺臣眼睛时,她的眼神有意无意地躲闪。

她为什么要躲闪呢?

这似乎是她下意识的反应。

傅贺臣:“白小姐,我救你是应该的。”

“我知道。”

“小姐如果没有其他事,那我便先走了。”傅贺臣说罢,他想要离开。

他现在一看到白珠就控制不了自己。

他怕他对着不知情的白珠做出些出格的举动。

实际上,那天傅贺臣看见白珠昏迷时,他抱着白珠,一遍又一遍地念着白珠的名字。

他现在只敢在白珠意识不清醒的时候这样呼唤白珠。

白珠突然叫住了傅贺臣:“你等等。”

傅贺臣一愣,“白小姐还有什么事吗?”

“我们……”

白珠抿了抿唇。

有些东西太难以启齿,她缓了一会,才道:“我们是不是之前见过?”

傅贺臣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自认为自己掩饰得很好——他明明之前什么都没说,可为什么白珠而今会突然问他这个问题?

难不成……

“你别误会,我只是有一种预感,所以想问你一下。”

白珠见傅贺臣像一只树懒一样的呆在那里,以为是自己的话吓到了傅贺臣,她于是又补充道:“我这种预感很荒谬,如果你介意的话,你也可以不用回复。”

“白小姐,我们之前没有见过。”傅贺臣果断回复白珠。

这句话在白珠的意料之内。

因为在她仅存的意识里,她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个人。

但是那个预感很奇怪。

可能是她最近生病的缘故。

白珠内心如此想,她道:“对不起,打扰了。”

“没有关系。”

傅贺臣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强压下内心的波涛汹涌。

他其实很想告诉白珠,他就是傅贺臣,他根本没有死,并且,他一直很想念你。

可是,一来方克不会让他将实情说出口——他和方克达成的协议,一旦有外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方克就可以将他的身份公之于众,然后再次将他带到月宾帝国的指挥官面前,让他当着月宾帝国指挥官的面自残。

二来,白珠即使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又会对他怎样呢?

他之前对白珠那么不好,白珠应当是恨极了他。

他这一年来多多少少有听到过有关白珠的传闻,说是白珠因为讨厌他,所以不愿意见他和白珠的孩子。

以至于那孩子周岁前,都还一直没有得到正式的名字。

他不明白白珠为什么要给那孩子取名叫白念。

按道理来说,白珠目前没有念想的人。

傅贺臣为了阻止自己想入非非,他猛地冲出病房,好似落荒而逃。

他一路上脚步不停,径直冲到了方克的身前。

方克见状,他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你怎么突然激动成这个样子了?是白小姐跟你说了些什么吗?”

傅贺臣喘了一口气,他堪堪平复下自己的心情,他不想让方克知道刚刚白珠问他二人之前是否见过,害怕方克起多余的疑心,于是道:“我是因为见到她,害怕自己克制不住,所以赶紧冲了出来。”

“你跟着我跟了一年,有了这种警惕心思,我觉得你还可以在我身边待很久。”方克拍了拍傅贺臣的肩膀,道:“之前在别墅,我看见你女儿抓住你的裤脚,你当初是不是也生怕自己克制不住?”

“嗯。”

“还好后面飞行器把别墅炸了,否则你女儿得一直哭着闹着想要抓住你的裤脚。”方克说着便穿过医院的走廊,按下下行的电梯按钮。

电梯很快抵达楼层,二人步入电梯。

方克:“关于那个飞行器,你有线索了吗?”

飞行器爆炸案件绝不是偶,想来肯定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能够做出这么多优良飞行器的,必然是一位资深的学者。

恰巧方克在赶来月宾帝国参加白念的生日宴前,就有收到他还插在SA星球打听情报人士的小道消息,说是安赛帝国的旧部有想刺杀方克的打算,并且对方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应对方针。

那么诸此种种,可以推测出,袭击的人是曾经的安赛帝国的学者。

安赛帝国出名的学者方克一只手都能数得出来,无非就是两个——库勒斯和南宫昭。

并且他们两个的科研方向大不相同,一个是针对机械方面,而另一个则是针对创新技术方面,后者更偏向于人体上的一些试验。

但是如果其中一个人要反,必然也会牵扯到另外一个。

毕竟他们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一荣则荣,一损俱损,谁又会不期待一荣则荣呢?

傅贺臣向方克汇报:“我们已经在库勒斯的房屋周边安插了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