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他地方的任务很轻松,将这些受伤的炮灰像捆猪崽一样捆起来扔在一边就行。
诸观看到后面的人不断拿着长刀逼迫着前面的人冒火攀援,被推出来的人进退都是死,直接组织了一百精兵,开门迎战。
看出前面的人都是没怎么经过训练的人,诸观先派出一队人骑着马去冲乱阵型,把前面人吓得抵抗两下就四散而逃,接着又派出两队人马直奔后方而去,这批人马多是暗卫出身,,知道哪里砍人能刀刀取人性命,哪怕是骁勇善战的关外人,也招架不住如此训练有素的攻势,总共不到两个时辰,战斗结束,城内没参战的人出来打扫战场。
这场面对于刚刚从周边投奔而来的佃户不太友好,伤亡的人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庆幸交杂着物伤其类的感觉,让他们更快的对这个没有把他们推出去当炮灰的地方有了归属感。
白玥珠在战后处理尸体方面表现出来最不近人情铁石心肠的一面。在入土为安的年代,要求将所有敌军死亡尸体全部焚烧。这里的人没有基本的卫生知识,根本不知道在炎热的天气中,一百多具尸体如果发生腐烂极有可能发生瘟疫,为了所有人的健康,不做也得做。
她拿发尸体腐烂可能导致的后果很快就说服了带兵打仗过的人,至于其他人,她也不在乎他们的看法,但因为这个黑色的名头,让众人看她的眼神更多了一层畏惧。
几大家族被杀的元气大伤,几个部落的头领见状,非但没有遵守合作的条约。反而因为在白庄那里吃了亏,反过来将这几家洗劫了一番。
经此一难,被压榨最狠的田家和火家发生了内乱,首先是火家,佃户半夜潜进主家房里,将主家砍了,然后带着头领前来投诚。之后是田家,看到火家家主如此惨状,居然想直接把所有佃户赶走,出离愤怒的佃户们直接将内宅给点了。
诸观问这些人要不要放进来,白玥珠思考了很久,还是决定一视同仁处理,只是在带头几人身边多加了几个监视的人。
至于俘虏来的伤员养好伤就被白玥珠打发在矿上了,没道理白吃白喝的供养这么多人。
新来的佃农,白玥珠也问过他们的意见,对这群没房没地的人开出了较为优厚的薪资和家人照顾条件,居然还真的有不少人主动请缨去采矿。
白玥珠直接吞下火家和田家的地盘用来安置新人口,这样一来对剩余三家呈环绕包围趋势,这三家居然直接卷了大部分财产跑了。反正他们是土匪出身,坚信只要有有命在,一切可重来。
待到李伯山和李立带着弟子游学回来,整个樊城已经是白玥珠一家的地盘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从不到千人发展到如今万人的规模。
原本管辖这片土地的隔壁知府,今年征粮都没派人上门。
相比于现在放平心态,每天遛弯下棋以及给小孩子开蒙的顾之齐,双李这次出行像是被打了催老剂。
晚间小聚,几位老师以及他们的学生坐在一起商量局势,总而言之八个字——危机四伏,一触即发。
“现在豪强并起,朝廷粮草税收几近于腰斩。古琮那老小子,读书读迂了。现在还吹鼓什么仁君宽政,笼络士心。这是现在朝廷该考虑的事情吗?一个个把南边士族的心都养大了。现在只要皇上一催粮草税收,那些文人就拿得位不正说事。中央投鼠忌器,,装聋作哑,我看现在北边和西北没打进来,江南就得乱了。”李伯山恨恨的说道。
李立也长吁短叹:“原本这两年的年月算是好光景了,老天爷风调雨顺的,地里也高产,但下面人还是吃不上饭,总有那黑心的压价收,高价囤。朝廷不加税,农户们需要交的粮反而越来越多了。”
从外城进内城,一行人已经看过了现在樊城的发展,不得不说,像是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白玥珠也在沉思,这两年虽然外界的消息没断过,但着实也有滞后性。心里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产,决定一会儿写信就把刘骏他们叫回来,最后储存一次急救物资,就不用他们在乱世中行走了。
以及写信给郑、曹两家,该收拢的生意就尽快收拢。再第七十六次写信给徐泾,让他尽早点头同意接魏芸母女来樊城的建议。婺城地处西南,看着是远离是非,但祝双弢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不知道在哪埋着等着不定时爆炸。
短促的三声敲门声响起,白玥珠知道这是来找她的,是遇到紧急情况的暗号。道过歉后疾步走出屋外,兰心取出一封信给她。
信是杜明交给兰心的,他更喜欢在暗处生活。有时候紧急情况他不便现身,白玥珠就让他找兰心传话。兰心已经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干着活,一封信就莫名其妙出现在眼前。
白玥珠找了个靠墙处,飞快拆开了信,看完之后脸色凝重,果然人经不起念叨,刚刚想着别不定时爆炸的人,现在就炸了。
南靖王宣布不认伪君永安帝,归顺先皇亲弟祝双弢。打着清除伪帝,匡扶正统的名号,率领南疆十六万大军反了。
祝双弢直接举旗自立为王——国号昌正。
白玥珠看了好几遍,回屋将刚刚打算的信件写好,叫出杜明,让他安排人尽快传到几人手上,之后返回顾之齐的书房,将刚刚知道的消息告诉众人。
看几人还在接收信息,白玥珠恳请双李,不要再外出冒险,留在此地一观战局再做打算。
双李思索一下,没有立即答应,只是说让白玥珠去做自己的事情。
现在的确需要重新安排很多事,白玥珠退出了房间,派人去找现在在庄子里的管事到她书房开会。
刚巧今天也是管事前来汇报工作的日子,在书房等了没一会儿,六人就到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