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这是怀疑淳妃娘娘?”
“咱们不能查到太后,自然就先查淳妃,若不是淳妃,便就是太后了。”
“是,奴婢这就让人去查。”
“再有,让夜太傅以本宫的名义施以粥厂。”
若是想要破这个局,或许,她需要利用一些民心。
如今她是夜太傅名义上的妹妹,无论如何,不管是看在这个份上还是玄珏的份上,他都会帮这个忙。
......
虽说玄珏让钦天监三缄其口。
可如此大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一丝风声都不漏呢?
淳妃听闻了此事,大笑了出来。
“哈哈哈哈......此事你做的极好。”
淳妃看了一眼坐在下位的京昭仪。
京昭仪笑了笑。
“为娘娘办事,自当尽心尽力。”
淳妃也知晓京昭仪为何如此对她尽心。
“你的心意,本宫都知晓,你放心,那个小太监,本宫永远都不会让他在陛下面前出现。”
京昭仪松了口气。
人死了就好。
“如今前朝都在传皇后娘娘腹中的孩子乃是赤红子星,皇后娘娘原本坐上后位之时便有诸多非议,如今更是在风口浪尖之上。”
淳妃就是抓住了古人迷信这个特点,祸国殃民啊,牝鸡司晨啊,她是一个现代人,对这些说法自然是嗤之以鼻的,女性掌权又如何?
在现代,女性以一己之力撑起一片天的多的是。
可她现在是在古代啊,自然也可以利用这个迷信,来对付皇后了。
“本宫倒要看看,皇后此次,该如何破局。”
......
慈宁宫。
太后听闻了这个消息,皱眉。
“这是钦天监说的?”
“是,奴婢亲耳听到御前的人说的,为此,陛下还发了好一通火呢。”
想起钦天监,太后便恨极了。
可却也是因为钦天监,玄珏才变成了百年难得一遇的紫微星,也奠定了玄珏的皇位。
但钦天监让她失去了一个孩儿,却也是真真切切的事情。
如此手段,太后如今也已经心知肚明。
对着一旁的芳云说道。
“依你来看,这像是谁的手笔?”
芳云跟在太后身边久了,对于一些事情也是了然于心。
“太后心中自然有数,奴婢不敢胡言。”
“哼,能想出这种法子的,跟当年萧如琴那个贱人也大差不差了。”
“那太后可要管?”
“哀家为何要掺和此事?你没听那钦天监说吗?要不然去母留子,要不然去子留母,便是要看皇帝如何选择了。”
“以陛下对皇后娘娘的爱重程度,当真是说不准。”
“他说不准又如何?朝臣们必然是有说法的,况且,一个有过不详征兆孩子的皇后,又能稳坐后位多久?”
她的目的一直都很明确,前段日子,皇后断了她户部的这条臂膀,她为何要出手去帮皇后。
况且,皇后腹中的孩儿,日后皇后对她这个太后自然是不用想的,而皇后腹中的孩儿跟在她身边,未来难不成还会在她这个皇祖母这边?
不过是一个孩子罢了,后宫以后不止这一个孩儿,舍去一个成就她的大业又如何?
......
“陛下,钦天监之言,不可不理会啊,皇后上位,本就有诸多非议,原本以皇后娘娘的资历与家世,本来是不配居于后位的。”
玄珏看向说话者,不等他开口。
夜太傅便先开口了。
“门下侍中此话才是何意?皇后娘娘,论资历,从陛下还是王爷之时便入府伺候,论家世,皇后娘娘乃是夜某的胞妹,怎么,难不成门下侍中的妹妹倒是比本官的妹妹更适合登上后位?”
门下侍中与左仆射是一条道上的人,他还打算将府中女儿送进宫中,自然需要左仆射的帮衬,而如今淳妃风头正盛,若是将皇后拉下水,他的女儿入宫,说不准便是居于妃位亦或者是贵妃也说不准。
可如今被夜太傅一说。
朝中又有几人的身份比夜太傅更加尊贵?
“陛下,就算不论先前,可如今钦天监确确实实观出了皇后腹中之子并非善类。而皇后又并非良善之辈。只恐这孩子出生,会带灾祸于我玄国啊。”
“是啊,陛下,玄国百年基业,怎可因为一个婴孩而毁于一旦?还请陛下模仿先帝,杀死妖星,而杀死赤红子星啊。”
听到妖星一词,夜太傅下意识地攥紧了想打人的手,眼中闪过一丝狠戾。
“诸位是否太过于危言耸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婴孩,尚未出生,便被各位判了死罪,各位与那刽子手有何区别?况且,皇后腹中孩子还并未知晓是男是女?尔等难不成想逼死皇后?”
玄珏甩了甩袖子。
“朕看谁敢!”
顿时,朝中竟然无一人敢说话。
京城当中,听闻皇后一事的民众们,对于此事慷慨激昂。
前段日子,皇后还开粥厂,广施善意。
如此贤良淑德的女子,诞下的婴孩又怎么可能会祸害朝纲?
京中虽然淳妃的火锅法子让火锅铺子赚的盆满钵满,可也不是平民百姓任何一人可以随意吃得起的,还是那些富贵人家才能进去尝鲜。
所以这样的恩惠他们根本就没有受到。
反而是皇后,关心着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甚至在工地旁,如今天冷,还添了姜汤。
如此贤良之人,才配成为一国之母。
一时间,许多民众自发组成小团体,在皇宫外聚集。
“皇后贤良,还请陛下明鉴!”
“皇后娘娘广施恩惠,乃心地善良之人,娘娘之子,自然是天降福星!”
不知是谁说了这一句话。
所有人好似打了鸡血一般。
“皇后之子,天降福星!”
“皇后之子,天降福星!”
一句一句的呐喊,自然喊进了朝堂之上。
“诸位可看见了?皇后娘娘,贤良淑德,在百姓的心中,皇后娘娘的孩子乃是福星,难不成诸位要违背民心?”
一顶巨大的帽子扣了下来。
谁不知,玄国一向对于百姓是极其爱护的,读过书的都知晓,民心所向,天命归之,他们又不是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