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章 出租屋命案(1 / 1)

出租屋命案

一周后,孙宝仓案件基本终结。

相关材料都已经整理完毕,后续就是移交其他部门去进行审理和审判了,刑侦支队这边主要就是负责公诉后面的一些资料的准备,其他方面基本上这个案子已经算是完了。

就在今天早晨刚刚把相关文件资料移交人员送往看拘留所之后,陆川端着保温杯正要喝口热茶,警员张辉匆匆跑来,手里的平板电脑还亮着现场照片:“陆队!滨海巷17号自建房发生命案,房东发现租客死在屋里,身上插着刀!”

身上海插着刀?

“通知王帅、杨林杨森,带上勘查箱,五分钟后楼下集合!”陆川一口灌下茶水,抓起椅背上的黑色茄克。走廊里警铃大作,急促的脚步声在楼道回响,张辉抱着现场初步报告紧跟其后,“报案人是房东张四海,今早六点去收租发现的尸体,死者叫李剑锋,28岁,胸口中刀,现场有搏斗痕迹。”

陆川这边接到报告的时候,张惠作为行动组组长早就已经接到了报警中心那边的电话,并且已经拿到了第1手资料,这一次案件。比较好的一点就是死者身份信息已经是确定的。

陆川没有时间看具体的报告内容,让张惠这边做了一下详细的汇报,接着众人上了警车。

五辆警车闪着红蓝警灯冲向滨海区,晨雾还未散尽。陆川盯着窗外掠过的海鲜市场招牌,海风裹着鱼腥味灌进车窗。王帅握着方向盘,后视镜里映出后排杨林杨森兄弟整理勘查工具的身影——哥哥杨林检查着指纹刷,杨森调试着现场三维扫描仪。

抵达现场时,警戒线已经拉起。张四海蹲在墙角干呕。

一个属地派出所的人维持秩序,周围的警戒线也已经压了拉了起来,远处还有一些看热闹的群众,陆川并没有在意。

首先陆川来到了报案人这里。

“警察同志!太吓人了!小李胸口插着刀,血淌得到处都是!”陆川拍了拍他的肩膀,带着众人穿过铁门。浓烈的血腥味混着海水咸涩扑面而来,李剑锋仰面躺在客厅中央,褪色的海魂衫被血浸透,胸口的水果刀泛着冷光。

“死亡时间8到10小时,”法医张凯蹲下身子,手电筒照向死者瞳孔,“尸僵扩散至全身,角膜中度混浊。致命伤就是这一刀,刺破心脏。”他掰开死者右手,半张船票飘落出来,“陆队,票根印着‘海州港-鹿屿岛’,三天前的班次。”陆川接过船票,票面上暗红血渍几乎盖住座位号。张辉举着物证袋跑来:“卧室衣柜暗格里有冰毒,床头柜抽屉找到张欠条,借款人王虎,金额五万,没写日期。”他翻动记录本,“房东说死者开辆银色面包车,半个月前有个戴金链子的男人来找他,在门口吵着‘坏了规矩’。”

“杨森,扫描现场,重点标记血迹喷溅方向和搏斗痕迹。”陆川指向墙角翻倒的八仙桌,桌腿上有新鲜刮痕,“王帅,查海翔渔业公司,看看这个王虎什么来头。张辉,联系港口,调三天前鹿屿岛航线监控,找死者上船记录。”

他走到门口,发现门锁完好,但门框上方有细微撬痕。蹲下身子时,余光瞥见门后挂着的雨衣滴水,水洼里混着细小的沙粒。“杨林,取雨衣上的沙粒样本,”陆川掏出镊子夹起一粒暗红颗粒,“这颜色不像普通海沙,倒像鹿屿岛特有的红珊瑚碎屑。”

陆川站在现场中央,目光扫过凌乱的客厅。

“立刻开展现场勘查,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话音刚落,杨林和杨森便迅速投入更加细致的工作。

杨林戴上护目镜,手持多波段光源,开始对现场进行细致扫描。“多波段光源能够激发不同物质的荧光特性,帮助我们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痕迹。”他一边操作,一边向身旁记录的警员解释。光线扫过墙面时,一处血手印显现出来,他立刻用比例尺进行测量比对,“血手印尺寸较大,初步推测为男性所留,手指间距较宽,可能是个体型壮硕的人。”说着,他取出指纹提取胶带,小心翼翼地覆盖上去,确保每一处纹路都完整提取,“采用胶带提取法,能最大程度保留指纹细节,后续带回实验室进行分型鉴定。”

案发现场实际上有很多细节都可能是今后破案的主要线索或者是具有指向性的这些线索。杨林和杨森他们在勘察的时候自然要保护好。

杨森则专注于足迹勘察。他蹲在地上,在足迹周围放置好标尺和标签。“这里存在两组不同的鞋印,一组是死者的,另一组需要重点分析。”他取出静电吸附膜,轻轻覆盖在鞋印上,“静电吸附膜对于提取灰尘足迹有很好的效果,能清晰还原鞋底花纹和磨损特征。”随着操作完成,一张完整的足迹图像呈现在众人眼前,“鞋底花纹显示为常见的劳保鞋款式,磨损集中在前掌,说明此人可能经常站立或行走较多,通过步法特征分析,身高大概在175厘米到180厘米之间。”

当然目前只是一些基础性的判断,具体是什么情况还要回去做具体的分析。只能说现在的勘察依据目前的情况能够得出一些比较表面的结论。

在卧室,杨林打开勘查箱,取出毛发收集刷和物证袋。“毛发是重要的生物检材,即便微小的毛发,也可能携带关键信息。”他用刷子在床铺、衣柜边缘等位置仔细扫动,“注意,收集时要佩戴手套,避免污染检材。”很快,几根黑色毛发被收集起来,“从毛干形态和颜色判断,可能属于男性,但具体信息需要进行Dna检测。”

杨森此时正在检查窗户,他拿出放大镜观察窗框缝隙:“窗户边缘有微量纤维残留,类似渔网上的尼龙材质。”他用镊子夹取纤维放入透明塑料管,“纤维分析能够帮助我们锁定嫌疑人的活动轨迹,比如是否从事渔业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