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讲题(1 / 1)

姜娆能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对于周校长来说,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

吴老师愣了好一会儿,才彻底接受了,姜娆取得了二等奖好成绩的事实。

他有些哀怨地看着姜娆:“你成绩这么好,比赛回来为什么不给我透底?害我白担心了这么久!”

姜娆有些心虚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尖,“我也没料到自己居然能得二等奖。”

最欣慰的就是政治老师金老师了。

他虽然没来周校长的办公室,但姜娆作文大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一出来,金老师在办公室里得意的不行。

“我就说,一次考试失败不能代表什么。姜娆同学这么聪慧,怎么可能被政治拉分?她第一次联考的时候,肯定是看错了题目所导致的失利。看看这次作文大赛,二等奖啊!这不就相当于全国第二名吗?”

说不定一等奖也能争一争,败就败在举办地点在沪市而不是京市。

原本金老师还对姜娆其他科目都考高分,唯独政治拖后腿这件事颇有微言,但现在,姜娆已经是他最满意的学生了!

“马上就第二次联考了,我相信姜娆同学这一次肯定不会再让政治拖后腿了!”

当周甜甜把金老师的话传达给姜娆时,笑的肩膀都在打颤,“你上次提出了理科的解题思路后,金老师的情绪一直不佳,他以为你是不喜欢他这个政治老师,所以故意把政治考那么差呢。”

姜娆直呼冤枉,“我就是没找到政治的答题技巧。”

毕竟现在考的政治内容,跟后世有很大出入。

周甜甜捂着嘴笑,“我当然知道金老师误会了,毕竟我可是亲眼看到你怎么争分夺秒学政治的。对了,你这次获奖,要去教育局领奖励。周校长让我问你一句,你是自己去,还是让我这个带队老师帮你领?”

“那就麻烦周老师帮忙了。”姜娆道。

去教育局领奖励,还有很多手续要办,一耽搁就是一上午的时间。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一上午的时间很宝贵,反倒是她这个刚转正的老师没有太多事儿,所以由她带领最合适。

“行,那就由我帮你带领,到时候把奖励给你拿回来。”

“谢谢周老师。”

姜娆刚一回到教室,就听到了同学们热情的掌声。

“第一届全国作文大赛的二等奖!姜娆,你真是太厉害了!”

“我宣布,从现在开始,姜娆同学就是我最崇拜的人了!”

“姜娆同学,数学物理化学都有解题思路,那作文有没有什么技巧啊?”

“就是就是,作文成绩占语文很大的篇幅呢,要是我们的作文成绩也能提高几分的话,总成绩就能再往上提一提。”

别小看高考成绩一两分钟的差距,往往就是这一两分,会影响到是否能选到自己满意的专业。

写作文确实有些小技巧,但能领悟到多少,还得看个人的能力。

姜娆也没藏私,把自己写作文的一些小技巧分享给了大家。

上课铃声都已经响了很久,数学老师看着大家都在激动地讨论着作文的事儿,索性默默地站在教室门口,没有打搅同学们。

所有老师都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同学们能考出高分。

哪怕提分的是语文而不是数学,但只要同学们的成绩能提升,对于老师来说,都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所以,没必要纠正他们这堂课是数学课并非语文课。

姜娆这一讲,就讲了大半节课。

一直到数学老师进了教室,姜娆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坐下。

她好像喧宾夺主了。

没想到,她的屁股才刚刚沾上座椅,数学老师就让她站起来了。

“对不起朱老师,我不是故意要占用您上课的时间,我保证下次不会了!”

朱老师哭笑不得,“虽然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我不能轻易就算了。来,你上来,把这几道题目抄写在黑板上,并且用你的方法解出来。”

姜娆:这算惩罚?

但她没多想,直接走上讲台,左手拿着朱老师的教案,右手拿着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只是把题目抄写了一遍,姜娆基本上就已经想到了解题步骤。

等题目的最后一个字抄写完,姜娆换了另一种颜色的粉笔,开始解题。

讲台上,朱老师只是默默地看着,越看越欣慰。

讲台下,同学们正襟危坐,眼睛紧紧地盯着黑板,连大气都不敢出。

教室安静到只能听到粉笔和黑板摩擦时候发出的声音。

“写好了。”姜娆把只剩下一小节的粉笔放进盒子里,活动了一下自己有些胀痛的手腕。

“不错,你这个解题的方向很清奇,而且步骤也省略了很多。姜娆,你现在跟同学们讲讲你的解题思路。”

“好。首先大家看这个已知条件……”

题讲到一半,下课铃声响了,但除了朱老师之外,全班四十多个同学居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全都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

姜娆每说到一个关键点,就会有同学恍然大悟,另一部分同学虽然没有当场领悟,但会飞快地记着笔记。

杨允惠来的时候,就看到姜娆像是小老师似的站在讲台上讲着题。

“姜……呜呜……”

朱老师拖着杨允惠去了楼梯口。

“杨老师,你不去给自己班里学生上课,一趟一趟往我们高三四班跑是做什么?”朱老师很是不满,“你刚才没看到姜娆再给同学们讲题吗?你不知道做数学题最忌讳的就是有人突然打断解题思路吗?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有多过分?”

杨允惠看着比自己年轻了几岁的朱老师,反驳道:“现在都已经下课了,朱老师,你占用同学们的课间时间,是不是不合适?”

朱老师双手一摊,“杨老师,你可不能张口就来啊。我一句话都没说,我怎么就占用同学们的下课时间了?”

“这只能说我们高三四班的学生好学,所以宁可不活动也要多汲取点知识。明明是积极向上的事情,怎么到了你口中,就变了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