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迷雾与警告(1 / 1)

第二百一十五章:迷雾与警告

铅灰色的云层如同厚重的铁甲,严严实实地压在写字楼玻璃幕墙上,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杨燕揉着酸痛到麻木的肩膀,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份项目方案的校对。办公桌上的手机突然疯狂震动,雪灵的名字在屏幕上跳动,来电备注还缀着三个鲜红的感叹号,仿佛在发出紧急求救信号。

“快来看新闻!”雪灵的声音裹挟着刺耳的电流杂音从听筒里冲出来,背景音里还夹杂着电视新闻嘈杂的播报声、翻找东西的窸窣声,“关于鸣沙山科研项目的!”

杨燕慌忙点开群聊,视频窗口瞬间跳出四个熟悉的头像。姚小雨顶着凌乱的丸子头,电脑屏幕映得她脸色发青,眼睛里布满血丝;林悦的眼镜片泛着冷光,手边摊开的古籍和笔记本堆成了小山,其中一本古籍上还夹着半片干枯的沙漠植物标本;杨瑶身后是摆满照片的工作台,镜头晃动间还能瞥见鸣沙山的照片,工作台边缘随意放着几支已经摔裂的镜头;雪灵则抱着平板电脑缩在沙发里,屏幕上央视新闻正在播放,沙发旁边的茶几上堆满了吃剩的零食包装袋和写满字迹的便签纸。

画面里,迷彩涂装的军用卡车在荒漠公路上蜿蜒前行,车斗被厚重帆布裹得严严实实,边缘隐约露出金属棱角。每辆卡车都间隔着两辆装甲车,车顶的重机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车身周围还盘旋着武装直升机,螺旋桨卷起的沙尘在空中形成一道道浑浊的烟柱。镜头扫过基地大门时,\"西北战略科技研究院\"的铜牌在阳光下一闪而过,随即被马赛克严严实实地覆盖。新闻主播的声音沉稳而克制:\"近日,我国西北某科研基地开展跨学科攻关,整合多项重大考古发现的科技成果......\"

\"是我们发现的那些东西!\"姚小雨突然尖叫,电脑椅在地板上划出刺耳声响,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出火星。她激动地放大屏幕,额头几乎要贴到显示器上,鼻尖都快蹭到了屏幕,\"看那帆布下的轮廓,和鸣沙山的金属装置一模一样!连上面的凹痕都能对上!\"

杨燕把手机凑到眼前,连呼吸都屏住了。帆布被风吹起的瞬间,确实露出一截布满螺旋纹路的金属部件,与她记忆中地陷坑里的装置如出一辙。但新闻画面很快切换到专家访谈,对方戴着口罩,声音经过变声处理:\"这是我国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话语间不时夹杂着电流干扰的杂音,背景画面还出现了奇怪的雪花点,访谈画面的右下角甚至闪过一个诡异的黑色阴影,转瞬即逝。

\"全是套话。\"林悦推了推眼镜,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代码,仿佛在编织一张神秘的网。她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眼神中透着兴奋与紧张,\"卫星云图显示,基地周边三十公里实施了电磁屏蔽。连民用无人机都无法靠近。就在昨天,我追踪到三个不明频段的信号,在基地上空形成三角阵列。\"她调出频谱分析图,诡异的波形在屏幕上不断跳动,像极了某种未知的密码,\"更奇怪的是,这些信号的频率和我们在鸣沙山检测到的金属装置共振频率......完全吻合。\"

杨瑶突然抓起桌上的相机,将镜头对准屏幕:\"我放大看看车牌号......\"话音未落,画面突然黑屏,弹出\"信号中断\"的提示框。她不死心地尝试恢复数据,显示屏却不断闪烁乱码,最后彻底死机。相机的存储卡也出现了故障,里面关于鸣沙山的所有照片都无法读取,她愤怒地拍打着相机,眼眶泛红,\"不可能!我上午才检查过设备,怎么会突然......\"

雪灵抱着平板电脑缩得更紧:\"我刚才查了下,所有相关词条都被限流了。只有境外论坛有零星讨论,但全是阴谋论。\"她调出页面,刺眼的英文标题写着\"中国发现外星科技?\",配图却是模糊的UFo照片。评论区里,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这些装置与51区的关联,还有人贴出所谓的\"内部文件\",虽然明显是伪造的,但仍获得了大量点赞。更诡异的是,每当她试图深入查看,页面就会自动跳转,甚至有几次她的平板电脑突然自动关机,开机后发现浏览记录被全部清空。

气氛陷入诡异的沉默。杨燕的手机突然震动,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在寂静中格外刺耳:\"杨小姐,能否单独聊聊鸣沙山的事?我掌握重要线索。——匿名\"

\"别去!\"杨瑶几乎是拍着桌子站起来,相机带在胸前晃出危险的弧度,\"上次那个金属盒子被打开后,我们就被盯上了!还记得民宿窗外的黑影吗?还有上周,我的邮箱收到匿名警告邮件,附件里是我们在敦煌的所有行程记录!甚至连我们在酒店房间的对话都被记录下来了!昨天晚上,我家门口的监控拍到一个戴兜帽的人在徘徊!\"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额头上青筋暴起。

林悦却托着下巴沉思:\"对方能准确找到杨燕的私人号码,说明做过调查。但贸然拒绝可能错失关键信息。\"她调出地图软件,在市中心标出十几个公共场所,\"约在商场咖啡厅,全程录像。我联系李卫国,让他安排便衣保护。但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对方可能故意引我们入局。\"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古籍的书页,书页上关于\"三才阵\"的记载被她用红笔圈了又圈。

然而,众人还没来得及商议出具体对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骤然响起。声音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击着众人紧绷的神经。敲门声里还夹杂着沉闷的喊话:\"开门!警察办案!\"

杨燕警惕地从猫眼向外望去,只见门外站着六名神色严肃的警察。他们穿着笔挺的制服,腰间的配枪泛着冷光,其中一人还拿着厚厚的档案袋,封皮上印着醒目的\"机密\"字样。她的心猛地一沉,回头看向屏幕里的姐妹们,大家脸上都写满了不安。打开门后,为首的警察出示了证件:\"我们是市局刑侦支队的,现在需要你们配合调查。\"他的眼神像鹰隼一样锐利,扫视着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

\"调查?我们做了什么?\"杨瑶握紧了手中的相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相机带在她的掌心勒出深深的红痕,相机镜头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变形。

\"请不要多问,跟我们走一趟就清楚了。\"警察的语气不容置疑,眼神中透着审视。两名警察上前,一左一右站在杨燕身边,形成一种无形的压迫。

五人被带到警局的审讯室,冰冷的白炽灯刺得人睁不开眼。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味道,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是心跳。审讯室的桌子上还残留着一些水渍和划痕,椅子上有明显的磨损痕迹。杨燕强作镇定:\"警官,我们到底犯了什么事?\"

一名年长的警察将一叠照片甩在桌上,正是她们在鸣沙山的所有活动记录:从发现地陷坑到与神秘人会面,甚至包括她们在酒店房间讨论的模糊身影,照片上还标着精确到秒的时间戳。\"谁允许你们私自调查国家机密项目的?\"他的声音低沉而严厉,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子弹。

\"可那是我们意外发现的......\"姚小雨的声音越说越小,在警察严厉的目光下几乎要哭出来。她蜷缩在椅子上,双手紧紧抱住自己,指甲深深掐进手臂里,仿佛这样就能获得一丝安全感。

\"意外发现就该及时上交,而不是私下追查!\"警察重重拍了下桌子,桌上的水杯都跟着震颤,水溅出来洒在桌面上,\"现在我明确告诉你们,从今天起,不准再插手这件事。你们没有权限,也没有能力参与。继续追查下去,只会给你们自己惹来大麻烦。\"他从档案袋里抽出一份文件,上面盖着鲜红的公章,\"看看这个,你们的行为已经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

林悦推了推眼镜,试图据理力争:\"我们只是想帮助揭开历史真相......\"

\"历史真相不是你们该操心的!\"警察打断她的话,眼神中满是警告,\"国家自然有专业的团队处理,你们只需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再敢私自调查,根据《国家安全法》,你们几个都要面临牢狱之灾!不要以为自己能和国家机器对抗,后果不是你们能承受的。知道上个月城西那个私自调查古遗址的人下场吗?判了八年!\"

雪灵脸色苍白,声音颤抖:\"我们只是好奇......\"

\"好奇心有时候会害死人!\"警察的语气缓和了些,但依然严肃,从档案袋里又抽出几张照片扔在桌上。照片上是一些被破坏的设备和几封匿名恐吓信,\"看看这些,已经有境外势力在关注你们的行动了!你们的行为不仅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还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听劝,回去过好自己的日子,别再给自己找麻烦。有些秘密,知道得太多并不是好事。\"

从警局出来时,天色已暗。街道上的路灯昏黄,照在五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街边的店铺大多已经关门,偶尔有一两个行人匆匆走过,投来好奇又警惕的目光。

最后还是杨燕打破了沉默:\"也许他们说得对,我们确实不该再追查下去了。\"她想起警察出示的那些照片和文件,后背一阵发凉,那些被记录的一举一动,都在提醒着她们正处于危险之中,\"我们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固执,让大家都陷入危险。\"

姚小雨吸了吸鼻子:\"可那些牺牲的守护者......他们的故事就这样被埋没吗?\"她的声音里充满了不甘和委屈。

\"他们的故事,国家会有更专业的方式去挖掘和保护。\"林悦叹了口气,镜片后的眼神有些黯淡,\"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再给这个项目添乱。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负责。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把所有人都拖进这个未知的漩涡。\"

杨瑶握紧了拳头,又缓缓松开:\"对不起,是我太执着了。\"她看着手中已经损坏的相机,心中满是不甘,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那段历史......\"

雪灵勉强笑了笑:\"没关系,至少我们努力过。\"笑容里却藏不住深深的失落。她的平板电脑在警局被检查时,突然自动格式化,所有资料都化为乌有。

五人互相拥抱了一下,在路灯下各自散去。杨燕回到家,将羊皮卷和所有资料锁进保险箱。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她疲惫的脸上。她知道,这场冒险该画上句号了,有些秘密,或许真的不该被轻易揭开。躺在床上,她久久无法入睡,脑海里不断回想着警察的警告和那些神秘的画面,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都能让她惊出一身冷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