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两宫正式掌权(1 / 1)

北京城。

永定门外。

大清皇后和懿贵妃在僧王和胜保所率领大军的保驾护航下,气势汹汹地涌了过来。

他们的口号当然是“除叛军,护皇室”。

他们口中的叛军自然是郑亲王等人。

郑亲王等人也不是吃素的。

以咸丰的名义早就拟了懿旨昭告天下。

懿旨中写的是贵妃和皇后趁皇帝病重休养期间擅权篡政,伙同胜保和僧格林沁等人,大有造反之势。

意思是让周边的兵马迅速向京城集结,回京勤王。

双方各执一词,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永定门外。

旌旗蔽日,战鼓震天。

皇后和懿贵妃坐在华盖之下,神色冷峻。

僧格林沁和胜保分别率领精锐部队,列阵于前,气势如虹。

僧格林沁策马上前,高声喊道:

“郑亲王!怡亲王!尔等擅权乱政,挟持圣意,今日若不束手就擒,休怪我等无情!”

城墙上,郑亲王身披铠甲,手持长剑,冷笑道:

“僧王,胜保,尔等助纣为虐,伙同后宫干政,还敢在此大放厥词!皇上早有懿旨,命我等勤王护驾,尔等才是真正的叛贼!”

胜保闻言,怒喝道:“郑亲王,你伪造圣旨,罪该万死!皇上早就被你们害死了,今日我便替皇上清理门户!”

话音未落,双方军队已然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皇后和懿贵妃派人在京城内外张贴告示,宣称郑亲王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意图篡夺皇权。

她们还通过太监和宫女散布消息,称咸丰帝已被众位反贼害死,郑亲王等人封锁消息,隔绝内外,实为谋逆。

郑亲王则通过亲信官员和士绅阶层,向各地传递消息,指责皇后和懿贵妃“后宫干政,祸乱朝纲”。

并一再强调自己手中的懿旨是咸丰帝亲笔所写,号召天下兵马进京勤王。

京城的百姓在双方的宣传中摇摆不定,许多人选择闭门不出,静观其变。

而各地的官员和将领则纷纷站队,有的支持皇后和懿贵妃,有的响应郑亲王的号召,率军进京。

随着双方矛盾的激化,战争终于爆发。

僧格林沁和胜保率领的清军精锐率先发起进攻,试图一举攻破永定门。

郑亲王则依托城墙和城内的防御工事,指挥守军顽强抵抗。

战斗异常激烈,箭矢如雨,炮火轰鸣。城墙上,郑亲王的亲兵用火铳和滚木礌石击退了清军的一次次冲锋。

城下,僧格林沁亲自督战,命令士兵架起云梯,强行登城。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八大顾命大臣之一的景寿,悄悄派自己的嫡系打开了城门。

顿时僧格林沁身先士卒,率领他的骑兵冲了进去,他的部下战斗力极强,瞬间击垮了城内的守军。

胜保见状,赶紧痛打落水狗。

急忙调集他的弓箭手和火铳队进城冲杀。

他的步兵紧随其后。

城破之后,形势已然呈现一边倒之势。

更别说贵妃和皇后这边还有不少的内应。

这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显然叶赫那拉氏和钮钴禄氏是得道多助一方,而郑亲王,怡亲王等人则是失道寡助一方。

永定门被攻破后。

京城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僧格林沁的骑兵如狂风般席卷而入,城内的守军节节败退。

郑亲王和怡亲王见大势已去,只得率残部退守紫禁城,试图依托皇宫的高墙做最后的抵抗。

胜保的步兵紧随其后,迅速控制了城内的主要街道和要害据点。

皇后和懿贵妃在华盖之下缓缓入城,尤其是叶赫那拉氏的神色冷峻中还带着一丝得意。

她们的目光扫过满目疮痍的街道,心中却毫无波澜,仿佛这一切都是为了“护皇室”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郑亲王和怡亲王退守紫禁城后,立即召集剩余的亲兵和忠于他们的侍卫,准备做最后的抵抗。

郑亲王站在乾清宫前,手持长剑,高声喊道:

“兄弟们,今日我们已无退路!唯有死战,方能对得起皇上的信任!”

怡亲王则站在一旁,神色凝重:

“郑亲王,我们手中还有皇上的密旨,只要坚持下去,援军一定会到!”

然而,城内的守军早已士气低落,许多人开始动摇。

一些侍卫甚至偷偷打开宫门,向僧格林沁的部队投降。

僧格林沁和胜保的部队迅速包围了紫禁城。

皇后和懿贵妃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宫门前。

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冷冷地看着紧闭的宫门,对僧格林沁说道:

“僧王,不必再等了,直接攻进去吧。”

僧格林沁点了点头。

挥手示意士兵们架起云梯,准备强攻。

胜保则命令火铳队和弓箭手对准宫墙,随时准备射击。

就在此时,宫门突然缓缓打开。

许多士兵将武器扔在地上,然后匍匐跪在地上。

自此顾命八大臣的叛乱大势已去。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郑亲王和怡亲王等人制服。

郑亲王挣扎着喊道:

“叶赫那拉氏,钮钴禄氏,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从此刻起,大清朝正式掌控在了叶赫那拉氏和钮钴禄氏的手中。

不过咸丰帝的驾崩却让整个大清朝蒙上了一丝阴霾。

不过数个月后,很快被紫禁城传出的一则惊天好消息冲散了阴霾。

那就是作为皇后的钮钴禄氏已经怀上了龙种,还是龙子。

而且已经好几个月,按时间算,刚好那时咸丰还没有驾崩,确实是先皇之子无疑。

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天不亡大清啊!

这几乎是现在大清朝上下所有人的共同心声。

当消息传到苏王赵苟的耳朵里时。

赵苟不由愕然当场。

“这么准?一发入魂?”赵苟喃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