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惊人的关联(1 / 1)

自从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发现民国骸骨和疑似科技产物后,“欢乐姐妹团”的姐妹们一直心系此事,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都围绕着这些神秘发现。她们每天都会互相交流,分享各自打听到的最新消息,密切关注着后续进展。而负责研究这些发现的科研团队,也在夜以继日地工作,实验室里的灯光常常彻夜长明,科研人员们在堆积如山的资料和复杂精密的仪器间忙碌穿梭,力求揭开这背后隐藏的历史谜团。

这天,阳光透过酒店的窗户,洒在杨悦的脸上,她正在房间里整理着这几天在西安的旅行照片,回忆着旅途中的点点滴滴。突然,手机“叮咚”一声,收到一条消息,是之前与她们对接的考古专家发来的,让她们前往科研团队的临时研究基地,说是有重大发现要告知。杨悦的心跳陡然加快,兴奋与好奇瞬间涌上心头,她立刻拨通姐妹们的电话,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姐妹们,快收拾一下,专家叫我们去研究基地,好像有大发现!”

不到半小时,姐妹们就匆匆赶到了研究基地。一进门,就看到科研人员们围坐在会议桌旁,桌上摆满了文件和研究资料,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神色疲惫却难掩兴奋的科研人员站起身来,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说道:“姑娘们,感谢你们之前的发现,经过这段时间的挖掘和研究,我们有了重大突破。”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仿佛即将揭开一个惊世的秘密。

杨瑶迫不及待地向前跨了一步,双手紧握,问道:“快告诉我们,到底发现了什么?是不是那些骸骨和科技产物有新线索了?我这心里一直惦记着,都快等不及了!”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急切的期待。

科研人员点了点头,走到投影仪前,打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大明宫遗址挖掘出的科技产物,那些金属装置在灯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我们对这些科技产物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了一些惊人的联系。”他的话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这时,另一位科研人员拿出一篇泛黄的文章,纸张脆弱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碎,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我们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机密文献中找到了相关科技的记载,经过仔细比对,发现它和黄岩岛民国军舰里的资料几乎相同。”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一字一句都重重地落在姐妹们的心上。

林悦推了推眼镜,眼中满是好奇与思索,她微微皱起眉头,说道:“黄岩岛的军舰和这里相隔甚远,怎么会有如此相似的科技资料?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地理上看,一个在南海海域,一个在西北内陆,这中间的关联绝非偶然。”她的思维迅速运转,试图从已知的信息中找到线索。

科研人员又展示了黄岩岛军舰内文件的照片,将两者的关键信息放在一起对比,相似之处一目了然。“你们看,这里关于能源转化的关键数据,还有技术原理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一些特殊符号的标注位置和含义都高度吻合。”他用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资料,详细地讲解着。

姚小雨惊讶地捂住嘴,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也太巧了吧!难道民国时期在不同地方开展了相同的研究?可这两个地方的环境、用途都大不相同啊。”她的脑海中充满了疑惑,试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杨悦思考片刻后,目光坚定地说:“也许不是巧合。从地理位置上看,黄岩岛是海上交通要冲,而西安是内陆重要城市,这两个地方的研究可能是一个更大计划的不同部分。或许是出于战略布局,在海上和内陆分别进行不同侧重点的研究,相互配合,共同推进这个科研项目。”她的分析条理清晰,让大家眼前一亮。

科研人员表示赞同,他微微点头,说道:“没错,我们推测,民国时期可能在进行一项大规模的、秘密的科研计划,旨在提升国家的能源和军事技术。黄岩岛的军舰或许是用于海上运输和实验,利用海洋的资源和特殊环境;而西安这里则可能是重要的研究基地之一,依托内陆的科研力量和稳定环境。”他的话语为大家勾勒出一个宏大的历史画面。

雪灵接着问道:“那这些科技对现在有什么帮助呢?尤其是能源方面。现在能源问题这么严峻,这些古老的科技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吗?”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这些历史发现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

科研人员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他的嘴角微微上扬,说道:“这就是更关键的部分了。这些科技资料中关于能源提升的研究,对现代能源领域有着巨大的启发。如果我们能成功复现和优化这些技术,将对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有很大帮助。”他的声音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他拿出一份模拟报告,上面显示了如果运用这些技术,能源转化效率将大幅提升,传统能源的利用率也会显着提高。“你们看,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将一些原本难以利用的能源转化为高效可用的能源,比如将低品位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这将是能源领域的重大突破。”他详细地解释着报告中的数据和图表,让大家对这些科技的潜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杨燕感慨道:“真没想到,我们偶然的发现,居然可能为现代能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那些民国时期的科研人员,真是有远见。在那么动荡的年代,还能坚持进行这样前沿的研究。”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先辈科研人员的敬佩之情。

杨瑶兴奋地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参与到后续的研究中?哪怕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也想为这项有意义的研究出一份力。”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渴望能在这个研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科研人员笑着说:“当然欢迎。你们的热情和好奇心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动力。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数据验证,过程会很漫长,但非常有意义。每一个数据的核对、每一次实验的尝试,都可能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他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让姐妹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林悦问道:“在研究过程中,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比如技术难题或者资料缺失?毕竟这些资料年代久远,很多技术可能已经失传。”她的问题切中要害,让大家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科研人员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虑:“困难肯定会有。虽然资料上有大致的技术方向,但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参数还需要我们去摸索。而且,部分资料因为年代久远,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这给我们的研究增加了难度。有些关键数据缺失,我们只能通过其他资料进行推测和验证。”他坦诚地说出了研究中面临的困境。

杨悦说:“我们可以帮忙整理资料,说不定能从一些细节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前在军舰事件中,我们也帮忙整理过资料,有一些经验。我们可以仔细比对不同资料之间的细微差别,说不定能发现新的线索。”她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科研人员感激地说:“那太好了。我们目前正在对所有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更方便地分析和比对。你们可以帮忙核对数据,查找一些历史背景资料。比如民国时期的科研政策、国际形势,这些都可能对研究有帮助。”他详细地说明了姐妹们可以参与的工作内容。

姚小雨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我对查找资料可在行啦。我可以在图书馆和网上搜索民国时期的相关历史事件和科研动态,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我还可以联系一些历史爱好者,看看他们有没有相关的资料。”她的热情高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姐妹们正式加入了研究工作。她们每天穿梭在图书馆、档案馆和研究基地之间,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仔细核对每一个数据。在图书馆里,她们在堆积如山的书籍和文献中寻找着蛛丝马迹;在档案馆里,她们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泛黄的档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一次讨论会上,杨瑶发现了一个细节:“我在一份民国时期的报纸上看到,当时有一些国外专家来到中国,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这会不会和我们发现的科技有关?这些国外专家可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她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发现,眼中闪烁着光芒。

科研人员眼睛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很有可能!这也许能解释这些技术的来源和发展脉络。我们之前只专注于国内资料,忽略了国际合作这一块。我们要扩大研究范围,查找这些国外专家的背景和他们参与的具体项目。”他立刻组织大家展开新的研究方向。

于是,大家开始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国际层面,查找当时与民国政府有科研合作的国家和机构。通过不懈努力,她们发现民国时期确实与几个西方国家有过秘密的能源科研合作。这些合作涉及到能源勘探、转化技术等多个领域,为解开谜团提供了重要线索。

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在一次实验中,按照资料上的方法进行能源转化实验,却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率。科研人员们围在实验设备前,眉头紧锁,讨论着各种可能的原因。

科研人员们陷入了沉思,林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会不会是实验环境和条件与民国时期不同?我们是不是需要调整实验方案?比如温度、压力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时代可能有很大差异。”她的观点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

经过一番讨论,科研团队决定重新设计实验方案,模拟民国时期的一些环境因素。他们调整了实验设备的参数,改变了实验材料的配比,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在一次实验中取得了突破,能源转化效率有了显着提升。那一刻,实验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姐妹们和科研人员都激动不已,这一小小的成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这一次的突破给了他们信心和动力。

在后续的研究中,大家继续齐心协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民国时期的这项科研计划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但留下的这些科技资料,确实为现代能源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几个月后,当姐妹们离开西安时,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虽然距离完全实现这些技术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们相信,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这些源自民国时期的科技,终将为现代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在离开前,姐妹们再次来到大明宫遗址公园,站在曾经发现秘密的地方,感慨万千。微风轻轻拂过,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被揭开的历史。

杨悦说:“这次西安之行,让我们见证了历史的力量。这些发现不仅改变了我们对过去的认知,也可能影响未来的发展。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能源发展寻找方向。”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杨瑶笑着说:“而且,我们还结识了这么多优秀的科研人员,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努力,这种经历太难忘了。我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分享喜悦,这将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回忆着这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

姚小雨也说:“是啊,希望下次再来西安,能看到这些研究有更大的进展。说不定那时候,这些科技已经在能源领域得到应用,为解决能源危机做出贡献。”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林悦和杨燕也表示赞同。带着满满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姐妹们踏上了新的旅程,而她们与西安、与这段历史的故事,将永远留在她们心中,成为她们人生中一段璀璨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