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改革的阻碍与突破(1 / 1)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暴风雨来临前夕,压抑之感沉甸甸地压在众人心头,令人喘不过气。日光艰难地透过雕花窗棂,在金砖地面上洒下斑驳光影,却无法驱散这满殿的阴霾。君逸尘身姿挺拔,立于御座之下,目光坚定,心中满怀将改革的春风毫无遗漏地吹遍整个国家的期许。他深知,唯有改革,方能让国家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焕发生机、屹立不倒。

然而,这前行之路竟遭遇了保守派官员们如铜墙铁壁般顽强且激烈的抵制。那些保守派官员身着华服,神色冷峻,此刻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抗拒与不满。他们宛如一群冥顽不化、抱残守缺的老古董,紧紧簇拥成团,妄图凭借他们口中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 “祖宗规矩”,将君逸尘精心筹备、满怀希望的改革方案无情地扼杀在萌芽状态。为首的几位元老,皆是历经数朝的肱骨重臣,他们白发苍苍,胡须斑白,平日里最是讲究恪守祖制,此刻更是义愤填膺,言辞激烈,称改革之举乃是离经叛道,会毁了祖宗基业,全然不顾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之困境 。

在一场对改革命运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至关重要的朝会上,一位留着花白胡须、身着繁复朝服的保守派官员,面庞因激动而涨得通红,恰似一个即将被点燃引信、瞬间爆发的火药桶。只见他 “嚯” 地一下,极为突兀地站起身来,右手食指直直地指向君逸尘,那架势仿若要将对方戳出个窟窿。紧接着,他扯着嗓子,言辞激烈、情绪激昂地大声说道:“王爷,您所提出的改革方案,乍一听,乍一看,好似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美好得如同虚幻缥缈的空中楼阁一般。可实际上呢,这完完全全是对祖宗制度的大不敬,是离经叛道之举啊!想当年,祖宗们历经千辛万苦、无数次摸索实践,才好不容易建立起这一套完备且稳固的制度体系。这制度,可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先辈们的心血浇灌,才得以传承至今。如今,您却仅凭一己之念,就要贸然对其进行更改。一旦这改革方案真的推行下去,必然会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彻底搅乱国家根基,让我们的国家陷入万劫不复、永无安宁的混乱深渊之中!” 他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一边手臂在空中大幅度地挥舞,那模样,仿佛要将自己心中的愤怒与不满,通过这肢体动作一股脑地宣泄出来,唾沫星子也随着他的激烈言辞四处飞溅,在他眼中,君逸尘的改革方案俨然已化作洪水猛兽,正疯狂地吞噬着整个国家。

君逸尘面对这般狂风暴雨般的指责,神色依旧镇定自若,不见丝毫慌乱。他仿若一位久经风浪的航海家,面对惊涛骇浪,眼神中依旧透着坚定与自信,恰似夜空中那永恒闪耀、指引方向的北极星,给人以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他不慌不忙地站起身,身姿挺拔如松,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且极具穿透力,仿佛能冲破这压抑的朝堂氛围,传遍每一个角落,随后开始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地详细阐述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诸位大人,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刻未曾停歇,社会也在持续不断地发展变迁。我们绝不能总是沉溺于祖宗的功劳簿上,固步自封,做那井底之蛙。如今,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外部,强敌环伺,虎视眈眈,时刻对我国疆土与百姓安危构成威胁;内部,民生艰难,百姓生活困苦,诸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若此时我们依旧墨守成规,拒绝改革,那我们凭借什么去提升国家实力,又怎能让百姓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 说着,他微微侧身,向一旁的侍从递了个眼色,侍从心领神会,赶忙呈上改革试点地区的相关资料。这份资料详实而细致,上面清晰记录着粮食产量显着增加、商业税收大幅提升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数据,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改革成效的有力证明。“大家请看,在试点地区,新的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百姓们从此再也不必为温饱问题而忧心忡忡;商业税收的提升,也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更多资金活力,让我们有更多资源去改善民生、加强国防。这些都是摆在眼前、实实在在的成效,难道还不足以充分证明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吗?”

然而,保守派官员们恰似顽固的磐石,岂是这般轻易就能被说服的。另一位身形肥胖、大腹便便的官员,挺着那圆滚滚如同怀胎数月的肚子,慢悠悠地从队列中站了出来。他先是不屑地从鼻腔中哼出一声,那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轻蔑与嘲讽,随后开口说道:“王爷,您所展示的这些,不过是些表面的数据罢了,当不得真。谁又能保证,这些数据不是下面的人为了讨好您,故意虚报、编造出来的呢?再者说,即便试点地区确实取得了些许成效,可这也并不意味着全国所有地区都能适用。我们的国家地域广袤无垠,各地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千差万别,贸然将试点方案推广至全国,只会适得其反,引发更多难以预料的问题。”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晃脑,脸上带着一副自以为是的神情,仿佛在他眼中,自己就是那洞察一切真理的智者,而其他人皆是被蒙蔽双眼的愚人。

君逸尘见状,神色未起丝毫波澜,面上反而缓缓绽出一抹笑容。那笑容温和得如同春日暖阳,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耐心,恰似在面对一个懵懂无知却又执拗非常的孩童。他微微欠身,不紧不慢地开口解释道:“大人,这一摞摞数据,皆是我麾下得力人手,历经层层筛选、反复核实才汇总而成。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关联着详实的调查记录,有根有据,绝无半点虚假。”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点了点桌上的数据册,目光沉稳坚定,“至于大人所忧虑的各地情况不同,这一点我早已深思熟虑。在后续推广改革方案时,我自会派遣经验丰富、熟悉各地风土人情的专员,深入实地考察。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民生风俗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对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 说到此处,他微微顿了顿,抬眸望向远方,语气中多了几分感慨,“改革之路,本就荆棘丛生,充满了艰辛与挑战,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这需要我等朝堂上下,不论官职高低,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在实践的浪潮中不断摸索、不断碰壁,而后不断完善,方能踏出一条光明坦途。”

随着君逸尘的解释,朝堂上的辩论愈发激烈,宛如一场激烈的战场交锋。支持改革的官员们纷纷挺身而出,与保守派官员展开了一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的激烈唇枪舌战。一时间,朝堂之上各种声音交织混杂,吵得不可开交,场面混乱得如同一场失控的闹剧。有的官员争得面红耳赤,脖子上青筋暴起,仿若两只斗得眼红的公鸡,随时准备向对方发起致命一击;有的官员一边大声争辩,一边双手在空中不停地比划着,试图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仿佛要用这手势将自己的想法强行塞进对方脑袋;还有的官员因为情绪太过激动,在激烈的争辩中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茶杯,只听 “哐当” 一声,茶杯摔落在地,茶水瞬间洒了一地,引得周围的人一阵慌乱,可即便如此,也未能打断他们争论的热情,众人依旧沉浸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走向的激烈辩论之中。

为了在朝堂上争取到更多官员对改革大业的支持,君逸尘心里明镜似的,那些态度尚在摇摆、举棋不定的官员,实乃左右局势的关键所在。改革之路本就荆棘满布,每一张支持票都珍贵无比,他们手中那看似轻飘飘的一票,却极有可能成为扭转乾坤、决定改革最终成败的关键因素。于是,一贯养尊处优、身为王爷的君逸尘,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放下了高高在上的尊贵架子,屈尊降贵,亲自挨家挨户登门拜访这些官员。

他首先来到了一位名叫张大人的官员家中。张大人得知君逸尘来访,顿时显得有些紧张局促,脸上神色变幻不定,双手不自觉地相互搓动着,仿佛不知道该如何安放。他赶忙满脸堆笑,恭敬地将君逸尘迎进客厅。君逸尘一踏入客厅,便满脸笑意,态度亲和地对张大人说道:“张大人,今日我特意前来,就是想与您推心置腹地好好聊聊改革之事。我知晓您对改革一事心中尚有诸多疑虑,所以特意前来,聆听您的想法与见解。” 张大人微微低下头,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说道:“王爷,并非我有意抵触改革,实在是这改革牵涉的范围太过广泛,涉及的事务太过繁杂,我实在担心在推行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乱子,难以收场啊。而且,祖宗制度传承多年,早已深入人心,不可轻易更改,这也是我们为官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君逸尘认真听完张大人的话,缓缓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张大人,您的担忧我完全理解,且深表认同。祖宗制度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心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也需明白,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一味地拘泥于旧制,而应与时俱进。改革的初衷,绝非是要否定祖宗的功绩,相反,正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祖宗遗志,让国家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持续繁荣发展。您不妨仔细想想,若我们的国家一直停滞不前,在面对未来诸多未知挑战时,又该如何应对?百姓又怎能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 说着,君逸尘从宽大的袖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份改革的详细规划,双手递向张大人,说道:“张大人,这便是改革的具体规划方案,还请您仔细过目。在制定这份方案时,我们的智囊团队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了详尽的解决措施。我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改革必定能够取得成功。”

张大人双手毕恭毕敬地接过规划,神色凝重而专注,逐字逐句地细看起来。看着看着,他的眉头不自觉地微微皱起,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化作了一道道难解的谜题。少顷,他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将心中的疑问一一抛出:“王爷,这改革中的赋税调整,涉及诸多利益群体,如何确保平稳过渡?还有这官员考核新规,具体执行起来,会不会遭遇重重阻碍?” 君逸尘面色沉稳,目光坚定,从改革的深远目的讲起,详细阐述实施步骤,条分缕析地讲解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话语条理清晰,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张大人心中的疑惑。不知不觉间,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内光线愈发昏暗,可二人交谈正酣,浑然不觉。张大人终于抬起头,长舒一口气,神色复杂地说道:“王爷,听了您这一番肺腑之言,我心中确实有些动摇了。这改革方案乍看之下,确实颇为周全,颇具可行性,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恐怕难度不小啊。” 君逸尘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温和说道:“张大人,万事开头难,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充足的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而且,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我定会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从政策宣贯到落地执行,事无巨细,确保万无一失。” 张大人陷入了沉思,脑海中如翻江倒海般不断权衡利弊,改革虽前途未卜,但王爷的诚意与决心又让人动容。许久,他缓缓点了点头,郑重说道:“好吧,王爷,我愿意支持您的改革大业。”

此后,君逸尘不辞辛劳,接连走访数位态度暧昧、摇摆不定的官员府邸。每至一处,他皆屏退侍从,与官员于幽静室内促膝而坐,言辞间满是诚恳。谈及当下国家深陷内忧外患的困境,百姓在苛政与灾荒下苦不堪言,君逸尘眼中忧虑之色如浓云密布,仿佛能看到民间饿殍遍野、流离失所的惨状。继而,他又满怀憧憬地描绘改革之后国家的盛景:朝堂清明,政令畅行,百姓富足安乐,边疆安稳无虞,商业贸易繁荣,四方来朝,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在他的循循善诱下,那些原本因循守旧、心存顾虑的保守派官员,渐渐被他的赤诚之心所打动,被其一心为国为民的责任感深深感染。一位白发苍苍、历经数朝的老臣,听着君逸尘推心置腹的话语,眼眶瞬间泛红,声音略带哽咽地感慨道:“王爷心怀天下,以苍生为念,老臣虽愚钝,却也深受触动,愿摒弃过往成见,为改革大业添砖加瓦。” 一时间,朝堂之上暗流涌动,越来越多的官员在君逸尘的感召下,纷纷表示愿意放下固有的立场,投身改革,为国家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支持改革的官员数量不断增多,改革方案在朝堂上的拥护之声愈发响亮。朝堂之上,群臣各抒己见,支持改革者言辞激昂,从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到民生福祉的改善,条分缕析,振聋发聩;而那些尚存疑虑者,则低声探讨,提出诸如改革实施细节、潜在风险等问题,神色间满是审慎。君逸尘身姿笔挺地站在朝堂之上,目光沉稳地扫过群臣,看着这逐渐朝着有利方向发展的局势,心中既欣慰又感慨万千。他的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已然看到了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画卷正缓缓铺展:市井间人来人往,店铺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百姓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边疆要塞,士兵们严阵以待,军容整肃,保家卫国,国家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昂首阔步迈向新的辉煌,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