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他一时想象不出来,多富贵的人家才会给丫鬟下人穿金戴银(1 / 1)

张成业又给赵兴昌倒了杯茶水,道:“这是我阿姐的长女,我大外甥女儿。”

张成业心中虽认为林岁安被卖到了那见不得人的地方,但对自己的赵大哥并未隐瞒林岁安的身份。

一是赵兴昌如他亲兄长般,他无法欺骗自己的兄长。且赵兴昌常年在外跑商,见多识广,若是说谎,难免叫他瞧出来。

再就是张成业相信赵兴昌的品行。

赵兴昌是一个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的人,且也是个诚信又讲义气的好大哥。

赵兴昌待他极好。

张成业之所以能跟着赵兴昌出来跑商赚钱,全是仰仗着赵兴昌毫不吝啬的传授他经验,甚至连张成业来景州府进货的银子都是赵兴昌借给他的。

而他不过是帮了赵大哥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忙而已。

赵大哥父亲早逝,由寡母拉扯他长大,自己不过是上山砍柴时,瞧见赵大娘摔在山坡下,将受伤的赵大娘背回了家。

赵大哥回家得知此事后,便主动来问他愿不愿意跟着他去跑商。

张成业因着阿姐生病,自己拿不出银子医治阿姐,愧疚不已。

如今有人愿意带他做生意赚银子,甚至连本钱都愿意借给他,他哪有不愿意的。

张成业念着赵兴昌对自己的提拔,对赵兴昌很是尊重。

便对林岁安道:“安儿,这是舅舅结交的兄长,你叫赵伯伯便是。”

“赵伯伯好。”林岁安已养成习惯,见到长辈便乖巧的福身行礼。

林岁安能分到松鹤堂,自身的礼仪自是极好的。

虽张成业和赵兴昌都是农户人家,张成业才跟着赵兴昌出远门,没什么见识。但赵兴昌自己走南闯北,自是见多识广的。

一眼便瞧出这是大户人家教养出来的规矩礼仪。

他也听张成业提起过这个小姑娘几分,知道一些林岁安卖身救母的事儿。他自己是个大孝子,见了林岁安便心中喜欢。

忙伸手虚扶了下,道:\"大侄女儿不用多礼。\"

说着又从腰间取下个荷包,露出几分和蔼的笑道:“这是伯伯给你的见面礼,拿着去买些小零嘴儿。”

张成业见那是赵兴业平日里装银子用的荷包,赶紧伸手拦着,忙道:“赵大哥,不可,使不得。”

赵兴昌摆脱张成业的手,冲着张成业翻了个白眼儿。

“又不是给你的,这是我这个做伯伯的给安儿的见面礼。安儿一个人在这里,身上得有点儿银钱傍身。”说罢,径自将荷包塞进林岁安手中。

张成业讷讷的收回手。

赵大哥说得有道理,只是现在他身上没有多的银子,否则他也要给安儿留些傍身钱。

如此,安儿收了便收了吧,等他回去将手中的货卖掉,手上有了银钱,再给赵大哥的孩儿包个大红封。

林岁安瞧了一眼张成业,见他不再说什么,还微微的点了点头。

便从善如流的接过赵兴昌手中的荷包。

几人寒暄完,林岁安想起赵兴昌来找舅舅是因着明日便要启程回去的事儿,轻拧着眉头道:“舅舅和赵伯伯明日便要走么?这也太匆忙了。”

“我和你舅舅这次来景州城买的货多,路途遥远,跟着荣威镖局一起稳妥些。”赵兴昌笑着道。

这段时间路上不是很太平,荣威镖局的镖师个个有身手,跟着他们不仅安全,心中也踏实。

只是这些不好同林岁安一个小姑娘讲,说不得要吓到孩子。

“如此,稳妥些才好。”林岁安点点头。

又道:“只是舅舅、赵伯伯,也不知你们何时再来景州府。不如我带你们去瞧瞧我如今在哪儿,下回来府城了,才知道去哪儿寻我。”

“成。”赵兴昌爽快的应了。

张成业却是有几分犹豫。

安儿还小,可能还不明白一个女子沦落到那样的地方会叫人如何看待,才毫无顾忌的叫他和赵大哥去。

若是只有他自己,他便去了。

只是赵大哥一起,若是瞧见不好的......

罢了,待会儿同赵大哥讲讲,求赵大哥到时不要声张,莫叫小丫头面上难堪。

林岁安同余梦非说了几句,告诉余梦非自己的亲舅舅明日便回去了,今儿带舅舅去林府认认门儿。

叫余梦非先回去,她便不去梦姐姐家了。

余梦非手中还提着林岁安买的几斤上好的猪肉,本就是买来一起吃的,如何好自己一家吃了独食。

便叫林岁安,等明日舅舅走了再来她家,到时再叫阿娘做蒸肉吃。

还叮嘱林岁安,若是一个人来害怕,便坐了马车来。

林岁安也没有推辞,匆匆应了,便带着张成业和赵兴昌走了。

她还打算去买些东西,叫舅舅给阿爹阿娘捎带回去。

张成业拉着赵兴昌走在林岁安后边。

张成业期期艾艾的不知道如何同赵兴昌开口。

赵兴昌瞧见张成业欲言又止婆婆妈妈的样子,实在忍不下去,便没好气的道:“要说什么直截了当的说,扭扭捏捏的像什么。”

张成业在赵兴昌的威视下,终是将自己的顾虑说出了口。

谁知赵兴昌听完竟哈哈大笑。

赵兴昌白了张成业一眼,又叫他仔细瞧瞧他外甥女。

张成业瞧了半天还是不明所以。

赵兴昌无奈的翻了个白眼,指着走在前头的林岁安道:“瞧见没,你外甥女年岁虽小,但行为举止大方有礼。走路不摇不摆,步姿端正。这样的礼仪举止可不是你想的那些地方会教的。”

“除了那些地方,哪家还能把丫鬟当小姐养不成。”张成业嘟囔道。

并不是张成业要如此去想自己的外甥女,只是他的眼界仅限于此。

他见过最富贵的便是那些地主家,再就是男人之间说荤段子提到的那些勾栏瓦肆的姐儿如何如何。

见着林岁安才有了那些荒谬的猜想......

他一时想象不出来,多富贵的人家才会给丫鬟下人穿金戴银。

(就像有个逗乐的故事说的,一位乞丐和农夫相遇了,农夫听说皇帝十分富有,有许多金子。农夫便道:\"要是我做了皇帝,我便打造一把金锄头锄地。乞丐道:“我要是皇帝,我就用金碗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