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替天行道\\’的玄机(1 / 1)

赵一平五人来到杭州府衙,门口的守卫拦住了赵一平的去路。

赵一平掏出了方盛交给他的令牌,守卫见到后顿时大惊失色,其中一个急忙跑进去报信。

魉妹看了一眼,“那个守卫什么毛病啊,跑这么快。”

过了没一会儿,方盛、公孙云胜和文焕三人走了出来。赵一平立马对方盛行礼,“小弟赵一平,见过大哥~!”

方盛急忙将赵一平扶起,“好啊,贤弟,你怎么想起来看我了?”

“忙里偷闲,过来看看。”

王小虎、李忆如、狐娘和魉妹同时对方盛行礼,方盛也很是高兴。

方盛注意到赵一平这边有个紫发紫眼的女子,凑到赵一平耳边,“这个紫头发的女孩子是谁啊,你啥时候换口味了。”

“大哥,你瞎说什么呢。她是天鬼皇的女儿魉妹,我们在酆都城与她认识,她自愿跟我们一起行动的。”

“不好意思了,魉妹姑娘。”

“没事没事,不过也多亏了赵小子,要不然我父皇可就惨了。”

“赵...小...子,贤弟,她怎么这么称呼你啊?”

“哎呀,人家可是鬼,活了三百多岁了,这个称呼已经很给我面子了。”

方盛、公孙云胜和文焕听后不由得一愣,方盛定了定神,“看起来贤弟这段时间有不少的奇遇,来,咱们回府衙,坐下慢慢聊。”

“好的,大哥。”

众人一起回了府衙,他们来到议事厅。所有人落座后,赵一平将采璃集分别之后的情况跟方盛讲了一遍。

但是关于赵灵儿和那五团幽魂的事,赵一平没有说。

方盛听的时候连连点头,“好啊,贤弟,你干的漂亮啊。帮助鬼族消灭内奸,保下天鬼皇,大哥为你感到骄傲。”

“大哥,你这过誉了。

从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这掌旗使的目的是要复活无相天妖,我们一定要阻止他,否则三界必生大乱。”

“贤弟,你需要什么,发个话,大哥我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人给人!”

方盛豪爽的态度,把王小虎、李忆如和狐娘羡慕得不要不要的,看向赵一平的眼光甚至多了三分嫉妒。

“现在还不至于让大哥出马,小弟还能应付。对了,大哥,您这边情况如何?”

“目前还可以,自从上次贤弟搞了那个什么思想教育,让那些士兵自己忆苦。

大家作战热情愈发高涨,势要推翻这腐朽的朝廷。

官军曾经数次发兵攻打我们,都被我们打退了,还收编了一万多的降兵。

现在加上原有的兵马和新招募的士卒,总兵力已经有五万多了。”

“这些降兵可靠么?”

“都是经过了忆苦教育的。”

此时文焕插话道,“一平哥哥,你是不在现场啊。

我们第一次打退官军进攻之后,搞的那一场忆苦教育。

忆苦的台上哭,听课的台下哭,上上下下哭成一片。那动静真是难以形容。

当时的三千俘虏,当场就表示愿意调转枪头,攻打周国朝廷。”

赵一平听后顿时一头黑线,他可没想到自己借鉴过来的忆苦教育会有这么大威力。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周国朝廷的统治有多不得军心。

“大哥,现在另外三支义军,有什么新动向了么?”

方盛回想片刻,“贤弟这么一说,还真有。不过不是周虎和程庆,是梁山那边。听说几天前,有三个好汉上了梁山。”

李忆如插话道,“方盛大哥哥,这有人参加义军,不是很正常的事么?为什么看你们的表情,好像特别重视这三个人呢?”

文焕解释道,“小忆如,你有所不知。

这曹盖上了梁山后,一直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银’的风格,对于梁山事业的未来发展,基本上没有什么明确规划。

最近有三个人加入了梁山军,都是郓城县那边的人。

一个叫雷虎,一个叫朱冉,这两个都是郓城县的兵马都头。另一个是郓城县的押司,名叫宋义。

这三个人跟曹盖都有旧交,是曹盖邀请他们上山的。

曹盖将宋义任命为梁山的二当家。自从上山后,这宋义就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李忆如听着感觉没什么,“怎么了,替天行道,这口号不挺好的么?”

王小虎、李忆如和狐娘没听出来这里面有什么不对,赵一平听到梁山宋义打出这个旗帜,一开始以为不过是想跟咱们争口碑,可后面越想越觉得有些不对劲。

公孙云胜此时补充道,“方盛哥哥,一平哥哥。贫道能插句话么?”

“没事,公孙道长,但讲无妨。”

“还记得贫道在碧湖村,跟一平哥哥聊起的108魔星降世一说么?”

“记得啊,怎么了,这三个人莫非就是其中的三个魔星?”

“不错,这三人分别对应的是天魁星、天满星和天退星。”

“原来如此,也不知道这个曹盖,下场会怎么样。而且这‘替天行道’大旗,背后可有门道啊。”

听赵一平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看向了他。方盛首先开口,“贤弟,你这话是何意?”

“你们想想看,这宋义是什么身份,竟然在梁山打起了‘替天行道’的口号。他有这个资格和权力么?这不是越俎代庖么?”

赵一平这么一说,大伙就明白了,宋义这是在争夺梁山的话语权啊。时间一长,那些投奔梁山的英雄好汉就会‘只知有宋义,不知有曹盖’了。

赵一平继续分析道,“而且这‘替天行道’中的‘天’也有说头。这个‘天’,究竟是指老天爷呢,还是指代当今官家呢?”

对啊,皇帝都自称是天子,是天的儿子。所以这‘替天行道’中的‘天’,究竟指的是谁呢。

如果指的是天道,那跟方盛一样,都是为民做主的义军;

可如果指的是当今天子,那就意味着这梁山很有可能会被招安,跟那些祸国害民的奸贼妥协,甚至会被朝廷派去攻打剩下的三支义军。

“一平哥哥,你会不会是多虑了,应该没那么夸张吧?”

文焕插话道,“我倒觉得一平哥哥所言很有可能。

这宋义是押司出身,现在成了反贼,他肯定心有不甘,很有可能带着梁山上下,投靠朝廷。”

“那贤弟,咱们现在该怎么做?”

“大哥心里应该已经有想法了吧?”

方盛哈哈大笑,“贤弟,你还真说着了,我确实有了想法,我想攻打湖州。”

“有意思,大哥,你想怎么打?”

“我了解过了,那湖州守兵大约七千上下,不过有几个厉害的守将。我们现在有五万多人,我打算派两万人马前去攻打湖州。”

“两万是不是有点少啊,万一来援兵了怎么办?”

“也是哈,那就三万,毕竟得留点人马看家不是。”

“好啊好啊,忆如还没见过战争呢!”

“忆如,这战争可不是什么好玩的,那可是尸横遍野,生灵涂炭啊!”赵一平劝道。

“小忆如,我劝你呀,也别跟着凑热闹,这战争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方盛也跟着劝李忆如留下。

李忆如小嘴一撅,“好啦好啦,我不去就是了嘛。”

“大哥,这样吧。我跟你一起去,打下湖州后,我就得去一趟开封了。”

“说起来,大哥还没见过你上战场呢。正好让你见识一下。”

“方盛大哥哥偏心,让一平哥哥去,不让忆如去!”

狐娘摸了摸忆如的头,“忆如,大伙也是出于对你的安全考虑。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敌人可不管你是谁。”

李忆如听众人都劝她留下,无奈只好同意了。

.....

两天后,方盛、赵一平、许文忠、糜月笙、袁良、石二宝等人,率领三万人马朝湖州进发。

可是等到了湖州城外驻扎下后,一名士卒急忙跑入方盛的营帐,报告了一个很坏的消息...

(第144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