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现代发展,自古以来(1 / 1)

现代发展,自古以来

玄微界风波隐隐,现代世界,却越发清平。

又是虹山的秋天。

郑法在养老院后面的山林中漫步,身旁伴着唐灵妩。

身后稍远两步,白老头和田老师并肩而行。

林间秋意萧瑟。

脚下宽阔枯黄的树叶沙沙作响,树枝间穿过的秋风拍打着郑法的脸,带来阵阵凉意。

山路难走,但他们都是修行之人,自无大碍。

唐灵妩三人似乎也知他只想走走,话也不多。

一路虽无言,郑法心中焦躁渐熄,也安静了下来。

玄微将变,九幽魔祖心思难测,昊日山虎视眈眈。

九山势弱,元老头心中暗藏忧惧,郑法也难言平静。

好在他也习惯了将现代世界当成暂时的港湾——休憩几月也好,枕戈待旦也罢,总是他一个梳理思绪的地方。

唐灵妩他们似也习惯了,以前不知详情,如今却明白郑法在“另一个世界”有着一片基业,自然愈发理解。

四人虽未用法术,但修行之人,身手矫健,不消半个小时,他们就站在了虹山主峰顶峰。

极目下望,如今的虹山尽收眼底。

“变化真大啊……”

白老头感慨,语气中有着难以磨灭的自豪。

田老师笑道:“那是灵妩的功劳。”

唐灵妩的脑袋摇得很坚决:“是郑法的功劳。”

比起初来养老院之时,此处的景色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那时候的虹山,虽然靠近京城,但总体称得上偏僻,山脚只有个小村,此外几乎就是一片荒芜。

如今原来的村落所在,建筑错落,近乎形成了个城市。

除了之前的一条高速路外,又有三条近年新修成的公路,车辆自四面八方而来,汇聚山脚下。

公路和公路之间,夹着一块块药田和麦田。

山脚的城市里面,有着山中科研人员家属的宿舍。

除了这些人,九山粮食公司,九山药业公司的总部,也聚集在此。

因着各个公司在国内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业务自然繁忙,人口就越来越多。

后来白老头的九山武馆等公司搬了过来之后,整个虹山养老院的核心产业,几乎都聚集在虹山脚下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脚的居民一日多过一日,去年还新建了个商场,听说生意不错。

杨组长曾笑言:若非担心吵到郑法,恐怕虹山高低得成个二线。

四人望着山下,恍惚中想起当年初来虹山,这地方颇为鸟不拉屎的样子,心中一时也有些豪兴。

“侯老跟我说了,等今年的灵麦四号大规模种植之后,差不多就能满足国内市场了,十几亿人,不仅能不饿肚子,甚至能吃上最好的粮食。”田老师望着田间麦苗,开口道,“他最近修炼都不想修炼了,就扑在这个东西上。”

郑法也望向那些麦田,麦田间,有一个个养老院的科研人员,正在记录观察。

田老师接着道:“那时候,咱们的着眼点,就该往灵植上使劲了。”

九山粮食公司,如今的产品,实则还够不上灵植——虽然营养价值高,产量大,口感好,但无法吸收灵气,对修行的好处就没那么大。

当然,这点还真不是郑法心系天下,主要就是灵植培养不顺利,想要弄出灵谷,他也没办法……只能搞出些灵副产品。

但如今九山系列的稻种也好,灵麦系列的麦种也好,甚至各种蔬菜作物,口感产量营养价值,都非常的突出了,再着重于这个,已经到了边际收益递减的阶段,收益不大。

白老头也点头道:“说起来,我查过了武馆的数据,这两年新入学的孩子,比之前的学生,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白老头负责的九山武馆,如今几乎负责着全国各大中小学校的广播体操,他这么说,就很权威。

唐灵妩加了句:“这两年的平均寿命,涨得很快,可是听杨组长说,医疗费用却在下降。”

连郑法听到这话,心中也不由稍有些喜悦:

这几个数据,其实就是两个字:强种。

要说原因,其实也是两个:

九山粮食公司各种作物的滋养。

广播体操的推广。

白老头站着,忽然叉着腰,一脸自豪:“不知不觉,咱们也做了好多事情。”

尽管郑法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的雄心壮志,可听到这些,再看看白老头和唐灵妩脸上略带些骄傲的表情,也有些小小的满足感。

或者说,尽管他无意做什么事情,可许多东西,无形之中,确实在因他而改变。

“郑法,咱们虹山研究院的招生什么时候开始?”白老头又提到另一件事,“我每次去各个大学,都会被人追着问。”

郑法想了想,沉吟片刻:

“待我化神。”

“化神?”白老头茫然道,“我还没结丹呢,你就要化神了?”

郑法转头看向三人,经过这几年,白老头还在筑基前期,田老师稍好点,后来居上,已经到了筑基中期。

连天赋最好的唐灵妩,此时也卡在了金丹前期。

他们的修为,比九山宗同资质弟子,都慢了不少。

而且是越往后越慢。

这里面当然有郑法实力不够,虹山灵气不那么充裕的缘故。

另一方面,也有现代世界缺乏各种灵药,灵材的因素。

“嗯,我化神之后,虹山灵气增长,研究生院就可以招收新学员了。白老师你们修炼起来,也不会如此艰难。”

田老师闻言,稍稍有些愧疚:“是灵药的研究,拖了后腿。”

“不止灵药,还有灵材。”白老头摇着脑袋说道:“若是有灵材,灵妩也能试试凝练本命法宝,也不至于越修炼越慢。”

郑法看向唐灵妩,心中也是无奈。

本命法宝对金丹期极为重要,这不单单是战力的问题,而是可以加快人的修炼。

可唐灵妩并不想要吸收他元婴中的天罡地煞气……

特别是看到郑法这些日子压力越发大之后,这挺听话的小姑娘,犟得跟个什么似的。

……

当然,郑法元婴中储存的天罡地煞气,确实也不足以供给整个现代世界——也就是说,现代世界必须得找到自我生产灵材和灵药的方式。

不然就很难说发展。

还是那句话,对郑法而言,现代世界是他最后的底牌——

现代世界的发展,关乎扶桑木道果不说。

更何况,郑法还有个妄想:

真打到了最后,即使九山界都撑不住了,只要他不死,那等他在现代世界培养出大批量修士,爷还能反攻!

可是,没有灵材灵药,这个妄想大概就要遥遥无期,真的是妄想。

四人开始往山下走,田老师似乎看出了郑法的担忧,开口道:“你之前那些灵植基因,我们也找到了许多相似的物种,问题是……许多物种都是似是而非,有些基因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中。”

“另一方面,环境,特别是灵气,限制了灵植培养。”

郑法轻轻点头,明白田老师他们的难处:

灵植培养这件事,一来要找到特定的物种,这还是小问题。

另一方面,是现代世界的灵气不够,特别是虹山之外,几乎可以说得上稀薄。

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灵植本来就少,还要通过基因挑选,甚至从各种已经灭亡的物种中寻找,自然是难上加难。

“灵材也是如此。”一旁的白老头皱眉道,“按照你的理论,灵材是灵气对普通粒子长年累月的影响,那灵气出现的时间太短了。”

这话倒是一针见血。

无论是灵药还是灵材,在玄微界似乎都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并不需要像郑法他们这样费心思。

按照九山宗总结的灵材衰退理论,灵气衰微之后,灵材会退化成普通物质,灵药自然也活不下去。

可下一个纪元,等灵气再度出现,灵药灵材自然就又慢慢出现:

这其中的关键点,自然是时间。

玄微界一个纪元几十万年,这段时间,足够让各种生物不知道进化多少代,自然能慢慢出现各种灵药。

现代世界,就是虹山,满打满算,灵气也才出现十年左右。

若不是玄微界局势紧张,郑法自然也等得。

可他不敢蹉跎——别说昊日山的威胁,他可没忘记魔祖和古仙。

“化神之后,若是虹山灵气增长,说不定会有些转机。”想了半天,郑法还是心中没有太多好办法,只是安慰田老师道,接着他又道:

“其实灵根生长素的研究,倒是有些眉目了。”

白老头喜上眉梢:“真的?”

毕竟他乃是几人中资质最差的,对灵根改造,也最有兴趣。

这边的灵药进展不快,沐青颜那边对对现代药学学得倒是挺快,她如今和自己的大师兄顾常合作,似乎已经快搞出了种叫灵根生长素的药物,似乎正在最后的实验。

当然,还是那句话:现代缺灵药。

白老头也立马明白了问题所在,他看着郑法,一脸恨铁不成钢:“我说你怎么不一天成仙,或者直接打通两界,将那些灵药都搬过来?”

郑法也是无言:

我不一掌拍死昊日山,是我不想么?

……

拍死昊日山任重道远,但实际上,郑法此次在现代最重要的任务,就一个——打磨《黄庭经》。

《黄庭经》不仅关乎到郑法化神,更重要的是,若是能进一步完善《黄庭经》,日后他闭关突破,就能少花点时间,如此一来,就有更多余裕应付昊日山。

另一方面,如今现代受限于灵气,他化神之后,又能更好地反哺现代。

因此,《黄庭经》完善,实在关系重大。

讲道堂中,郑法膝盖前面,《黄庭经》草本摊开。

《黄庭经》说到底,就是模拟人体,只是比魔门法和阳神法更加复杂些。

若说普通玄微修士,拿到三种法门,能够找到融合的办法,都是难上加难,创造出如今的《黄庭经》,更是足以自傲。

现在的《黄庭经》,拿到任何道果面前,都可以说得上惊世骇俗!

可郑法不满意。

《黄庭经》出自九山宗的化神法会,融汇三法,神妙自然不必提。

可限于玄微界修士的思维和眼界,不可能尽善尽美,甚至还会有些致命错漏。

与郑法而言,将《黄庭经》讲给讲道堂的这些学者听,第一个目的,自然是吸收这些学者关于《黄庭经》的看法。

特别是那些人体科学,生物学,医学的学者。

在对人体各个方面,他们的认识甚至不比那些化神差。

若是深入到原理部分,他们更是强了不止一筹。

简单来说,《黄庭经》不仅要融合三法,甚至得融合两界知识,科学玄学两开花,如此,才对得上郑法起的这个名字。

另一个目的,他自然还是想培养这些门生。

《黄庭经》其实已经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修炼体系:

以《符道筑基法》筑基。

用《金丹工程》结丹。

《九转金丹法》用以凝婴,加上《天罡地煞变化》。

全都被整合到了《黄庭经》之中。

堪称直指本质,又变化无双。

他妄想着带着这群现代世界的学者反攻,自然不会对这群学者小气,甚至可以说,他很期待这群最厉害的脑子,加上最深奥的功法,能够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郑法在台上讲着。

台下的亨廷顿等人慢慢听着,他们修为虽然不够,可见识却不缺,甚至在医生生物学上的见解比郑法还深一些。

因此,《黄庭经》的玄奥,许多人更是一听深有所悟。

听着听着,他们看向郑法的目光都变了,一下子都带着孺慕——这位仙人,有功法他是真教!

郑法看向他们的眼神,也很满意——这些学者,有脑子他们是真用!

一时之间,听道的,讲道的,都觉得自己赚大了,实打实地双赢。

因着《黄庭经》复杂深奥,郑法又觉得时间有限,生怕讲不完,竟是一连讲了五天,除了吃饭,几乎没有下课。

随着《黄庭经》一日比一日完善,郑法只觉得自己的元婴一日比一日活泼,甚至有种要冲出丹田的欣喜,周围的灵气,都在随之激荡。

山脚小城中。

“那是什么?”

商城大门口,一个男子指着虹山,惊声问道。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就见山腰处,一道紫色烟霞,像根腰带,缠在讲道堂所在,起伏摇摆。

“新来的吧?”

“嗯,我是过来进货的。”

“那你就不知道了,这是仙人讲道的异象!”回话的那个人是个土生土长八个月的本地人,见到外地人,难免有些自傲,“我儿子跟我说了,说这几天,他们都在那什么讲道堂听道。”

“这几天,从早到晚,那地方都是紫气,咱们见怪不怪啦。”

那中年男子先是点头,后来又羡慕地看着这老者,问道:“您老儿子是?”

“搞核工程的!啥都不会,就会读书!”

“读书好啊……读书好!谁不知道郑仙人喜欢读书好的?”中年人点着头,“我回去,也让我家姑娘多读书,说不定也能进虹山,我也能搬到这里来。”

那老头笑了下,轻声道:“这话是真的,说起来,你羡慕我们,别人还羡慕你呢。我可听说了,国外的人想要进来,可比国内难多了。”

中年人听着连连点头,也笑了起来:“这个我知道,就说这灵麦吧,国内虽然抢的凶,但还算都能买到……别的国家,听说限制出口了,想买了好久,就是买不到。”

他俩蛐蛐着国外,一辆轿车自商场门口驶过,杨组长坐在车中,手里拿着个文件,表情古怪。

“院长!”

见郑法讲道结束,杨组长快步走了过来。

“嗯?”

“我们发现了灵材!”

郑法一愣,白老头几人都围了过来,眼神也是惊奇。

这几年,他们为了灵药灵材,也是煞费苦心,所得却不多。

哪知道杨组长忽然带来了好消息。

“什么灵材?你们如何确定的?”

“咱们不是弄了个灵气探测器么?”杨组长笑道,“上面也想着到处找找灵材灵药,连潜艇上都装了两个。”

这事郑法也知道。

灵气探测器,其实如今在九山界用的也很多,特别是探矿的时候,准确率还挺高。

用来探测灵材,也算专业对口。

“所以你们找到了?”

“对!在海里!”杨组长递过来一个文件,笑道,“看灵级,似乎只有个位数,但是这是咱们发现的第一种灵材!”

郑法看着文件中的数据,眼中也是欣喜。

灵级低没有事,有着灵材转化工艺,只要有了,其他都是成本问题——关键是现代世界终于有了自主产生灵材的能力。

本命法宝,法器,甚至像神霄外丹那样的可控核装置,起码都看到了希望。

“这地方在哪?”

杨组长脸色更怪,她将文件翻了一页,指了指个经纬度。

“……国外?”

“嗯,属于一个偏远岛国。”

郑法微微皱了皱眉,也不大在意,只不过是麻烦一点罢了。

倒是白老头看了下那位置,叹了口气:“要是近一点,咱们查查古籍,说不定能搞个自古以来,那都算师出有名。”

杨组长脸色越发古怪了,她看着白老头,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您老和有的人想到一块去了。”

“我开玩笑啊,真有人这么干?”

“碑都刻出来了!说郑和去过那里,还册封过当地国王。”

白老头呆了,他眨了眨眼睛,似乎在衡量距离,然后骂道:“这活也太糙了,郑和要去那,怎么不干脆环球航行算了?”

“……”

“这么编,人家能认么?”

杨组长仰头,似乎在憋笑:“他们自己编的,昨天刚挖出来的碑,干嘛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