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章 移民从哪来(1 / 1)

移民从哪来

但这些人也怨不到殖民地政府,如果他们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城里,走正规渠道换取预期钞就很有可能会躲过血光之灾。

不过人总是贪婪的,想要避税,又或者想要交换更多的筹码,甚至想要自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殊不知和他们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奥地利帝国殖民地的主要区域治安还是非常好的,毕竟由军队直接管理。

从加利福尼亚殖民地建立之初殖民地政府对于可能危害到殖民地的匪帮、部落、村庄从不姑息,正是凭借这样强硬的手腕奥地利帝国才在此地站稳了脚跟。

不过自从梅特涅到了加利福尼亚之后,这些灰色地带明显扩大了。当然这并没有影响到奥地利帝国的收益,甚至加利福尼亚地区每年上缴的收入还更多了。

但有些东西、有些事情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弗兰茨还是决定把治安搞上去,就算是殖民地,他也不想搞得匪帮横行。

然而奥地利帝国在殖民地的兵力毕竟有限,还是会有一些灰色地带。

第三句“耕者有其田,寒门出贵子”放在奥地利帝国的殖民地也不算错,毕竟殖民地默认开荒者可以直接耕种土地,只要按时交税就行。

寒门出贵子换成秽多变旗本更合适一些,秽多在日语中指代下等人,旗本则是幕府直属武士,有骑马、佩刀、参政等特权。

日本劳工在殖民地同样属于最低等级,不过一样有人混到了国民身份,更有人混成了地方官员,甚至有人获得了奥地利帝国贵族的身份。

当然那所谓的贵族身份只是荣誉头衔,在奥地利帝国这种身份是可以购买的。不过说成购买也不对,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通过捐赠和服务于国家或皇室而获得一种头衔。

殖民地的晋升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走亚洲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也可以凭借一腔热血建功立业,同样可以凭借奇淫巧技获得赏识,哪怕是最普通的平民也可以通过勤劳和积累获得晋升的机会。

最后一句则是一种美好的畅想,不过就目前为止奥地利帝国境内还没有出现过可以纵横四海的日裔大商人,更没有人获得将军的头衔。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幻想

弗兰茨非常看中古巴岛,从一开始就打算将其当成本土建设,所以自然少不了大量的本土移民。

只不过还是那个老问题,奥地利人本身对殖民地不感兴趣。弗兰茨又不想学英国人用罪犯来填充殖民地,所以他只能靠行政命令。

维也纳,霍夫堡宫。

战争大臣拉图尔伯爵有些不满地说道。

“陛下,这已经是您登基之后第四次裁军了。您在战乱中登基,您应该知道我们的敌人有多可怕!

还有俄国人一直在向巴尔干增兵,我有理由怀疑他们没安好心!”

一旁的首相施瓦岑贝格亲王赶忙咳嗽了两声。此时的奥尔加皇后也在场,仗着怀孕到处溜达。

弗兰茨其实并不介意皇后旁听这些国家大事,毕竟一个聪明的女人会清楚自己的立场,以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奥尔加瞥了一眼弗兰茨,又看了看正低着头的拉图尔伯爵。

“你们聊,我先走了。”

弗兰茨没有制止,只是对着拉图尔伯爵说道。“俄国向巴尔干增兵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奥斯曼人卷土重来,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镇压当地的叛乱,并不是要针对我们这个盟友。”

弗兰茨说的是实话,此时俄国虽然将自己的领土扩大了不少,但随之而来的防御压力也骤然增加。

再加上东鲁米利亚的特殊地形,奥斯曼帝国只需要守住几个关口就能防御住俄国大军的入侵,但是北保加利亚平原可是四处漏风。

另一方面,俄国在巴尔干地区也确实有很多叛乱需要镇压,急需强大的兵力。

不过有些话弗兰茨也没说,俄国在防御奥斯曼人的同时也是在为下次进攻做准备,他们在提防奥斯曼人的同时也在提防着奥地利和希腊。

奥尔加很满意弗兰茨的说法,不过她还是决定离开,毕竟谈到了俄国,她需要避嫌。

会议再次回到正题。

“陛下,这已经是第四次裁军了。我们周围虎狼环伺,英国人、法国人、奥斯曼人、俄国人都巴不得我们不得好死!

还有普鲁士和撒丁这两个内鬼,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兵力压制他们,恐怕第一个想我们死的就是他们。”

战争大臣拉图尔伯爵从不掩饰自己的对俄国这个盟友的不信任,同时他坚决反对裁军的。

此时奥地利帝国军力的强大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作为战争大臣,作为军人,他当然希望自己国家的军队越强越好。另一方面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边防压力同样与日俱增。

不过说到让拉图尔伯爵最担心的事情,其实是可能再次爆发的内战。1848年那场旷日持久的内战造成的损失,比这些年来所有对外战争的总和还要大。

施瓦岑贝格亲王也有类似的观点。

“陛下,您想向古巴移民没有必要裁军,您完全可以像之前在其他殖民地那样搞一支建设兵团不就好了吗?”

施瓦岑贝格亲王说的正是奥地利帝国在殖民地最常用的套路,在他看来这种模式非常成功,既保证了开发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又保证了对母国的绝对忠诚。

但这种模式也有很多弊端,放在非洲也许不算什么,但放在古巴却是灾难。

其中最重要的三条,首先军事化管理会压抑情绪,处理不当甚至会激化和原住民之间的矛盾。

在黑非洲,那些土著本就是要清除的对象,所以无所谓。但古巴不同弗兰茨是打算将其当做本土发展的,此时剩下的也都是精英,他不可能任由矛盾激化。

其次,过度军事化管理还会降低经济活力导致经济模式单一,不过在非洲殖民地这些根本无所谓,只要能赚钱就好了。

甚至经济模式单一正好可以加强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纽带关系,同时还能避免投资分散造成投资浪费。

但放在视为本土的古巴就显得有些愚蠢了,一旦当地人在奥地利帝国的统治下生活水平不升反降就会造成社会动荡,反而不利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