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等来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1 / 1)

“凡是有国际粮商参股的企业不在制裁名单内。”总局长说道。

黄毛不忿道:“摆明了要玩咱们。”

“谁说不是呢,但当时可没什么好办法。”陆慎为叹息道。

在全行业亏损及高额索赔金额面前,苦苦支撑并没有希望,企业也不难做出抉择。

借此机会国际粮商用其最擅长的方式,秋风扫落叶般地收割着停产倒闭的压榨企业。

比如老牌大豆加工企业达利安龙农集团、京南龙农大豆加工场,甚至我们耳熟能详的银龙鱼集团、葱省撸草集团都被外资或多或少参股控股。

跨国粮商通过快速收购,掌握了龙夏大豆压榨三分之一的加工能力。

截至06年4月底,仍在开工的97家大豆压榨企业中,外商独资或者参股的就有64家之巨。

也就是三分之二的企业在两年内沦陷,剩下能撑住的多数为国企。

“一战之后十不存一,要知道之前龙夏本土的大豆企业有1100多家。”

总局长愤怒道:“落后就要挨打,别人玩一次阴谋,直接让我们倒闭了900多家企业。”

对方消灭了我方90%的有生力量,而且对剩余的优质资产进行渗透和控制。

渗透率达到三分之二,此后大豆再无力翻盘。

而这批大豆企业的崩溃,加之国内大豆产能依旧疲软,意味着第一次交手龙夏完败!

“五神集团的大豆产业链在加入了龙夏这块拼图后,进化到了全新的维度!”

“他们利用种子贷款以及垄断大豆贸易的方式,实际掌握了全球70%的大豆资源。”

总局长介绍道:“向龙夏低价倾销大豆的同时又利用龙夏的大豆加工能力,在加工过程中还能再赚一份利润。”

国内大豆产业一路冲向了深渊,此后龙夏采购鹰酱大豆逐年递增。

不光是因为鹰酱大豆便宜和出油率高,最关键的是背后股东们的要求。

“大豆产业链各层级的利润被牢牢掌握在国际Zb手里,只有龙夏农垦集团、龙粮福满门这类龙夏国企勉强活下去,他们才代表了国家的利益。”

黄毛闻言嘀咕道:“代表谁的利益很重要吗?吃谁家的油还不是吃。”

“小伙子问得不错,和平时期相对不重要,但特殊时期国家对粮食的控制可以定生死。”总局长解释道。

“新闻里经常看到粮食危机,国际粮价的波动可以轻易击垮未能掌握粮食主权的小国。”

“比如毗邻鹰酱的小国海地亚,动不动就骚乱。”

“有句俗语讲得好:离天堂太远,离鹰酱太近!”

黄毛疑惑道:“领导,咱们都不吃豆油,改吃猪油或者菜籽油不就成了吗?”

“咱们吃猪油,那我问你,猪吃啥?”总局长笑道。

“这……猪吃饲料。”

“是的,猪吃饲料,而饲料的一大组成部分就是豆粕。”

总局长顺着刚才的话说道:“即便已经掌控了我国绝大部分压榨豆油企业,五神集团仍不肯放我们。”

“太可恶了!”黄毛恨得牙痒痒。

07年,鹰酱产区的干旱天气又又又来袭,大豆价格冲上1000鹰分每蒲式耳。

随着大豆价格的起飞,鹰酱豆农扩增大豆种植面积,结果隔年6月鹰酱发生特大洪水。

受灾区恰巧包含大豆的主产区,豆农又被淹没。

一连串巧合事件进一步刺激了大豆价格的疯涨,大豆期货价格直接冲上1600鹰分高点。

“当时我们国内的豆粕从2000块每吨,暴涨到了4300多块每吨。”

总局长愤怒道:“同期的豆油也跟着起飞,7块多每升直接飞到13块。”

要知道此前十多年,国内的粮油价格都保持平稳。

粮油价格很少出现价格翻倍的情况,当时很多人担心这次大豆上涨会不会又造成上一次企业纷纷被低价收购的悲剧。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因为更大的隐患凸显。

这次涨得太猛,比上次还猛得多。

大豆豆油、豆粕价格在龙夏可是能影响通胀率的。

而且当时肉类价格也起飞,肥头大耳从7块多每千克涨到了22块,整整三倍涨幅,同时国内猪牛羊鸡价格全面上升。

这轮涨价超过了原本的猪周期,可能从食品价格上涨演变为全社会的恶性通胀。

“国民的生活成本飞升带来巨大不稳定性,大豆战争变成了物价战争,社会上充斥着不满和猜忌,国际资本也看傻了。”

“他们的目的只是想搞搞咱们的大豆产业,没想搅乱社会,因为搅乱咱们社会是另一拨人该干的事儿。”

从经济界、理论界到广大群众对这一涨价问题异常关心。

各种调控手段频出,只是在大豆细分领域龙夏几乎无能为力。

在08年以前,龙夏的粮食储备以主粮为主就是玉米、小麦、大豆。

“08年3月开始,我们以窗口意见限制企业对食用油的涨价幅度。”总局长介绍道。

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我大豆原料价格暴涨,然后你不让我豆油涨价,那我肯定亏。

那我就不卖了或者惜售,总之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国内市场无法真正稳定价格,大豆产业命脉在此刻暴露无遗,而面对物价的持续飞升,面对已经压不住的舆论,面对开始偷偷囤货居奇的商贩们我们该怎么办?

“国内大豆企业已经被外资渗透成了筛子,肯定靠不上。”

总局长说道:“思来想去还是得靠那些不怕亏的企业担纲,以龙储粮和龙粮集团为代表的央国企国家队入市。”

听到被点名表扬,龙储粮和龙粮集团的老总不由得挺起胸膛。

国家采用小包装食用油定点低价供应,虽然无法挽救全局,但至少让终端的物价不再恶化。

国家队本来的策略是让价格挺住,至少坚持到大豆重新步入正轨,让大豆度过各种极端气候因素影响的减产时期之后。

价格回落,豆油和饲料的价格就会跌下去。

总局长苦涩道:“结果最戏剧性的一幕来了,我们没等来大豆丰收,而是等来了更恐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