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这也是命令,开拓新的蓝海(1 / 1)

邵维鼎完全不在意迪士尼的发展规划,在他看来。

卡尔伊坎的入主,就已经注定了迪士尼的败局。

哪怕往后迪士尼的股价越来越高,但最后迎接它们的命运,还是被分拆,资产变卖。

最大可能就是迪士尼乐园与迪士尼影业的分离。

甚至于迪士尼旗下多个Ip,比如米老鼠、唐老鸭等等这些人物Ip都会被卡尔伊坎卖掉换钱。

这是一头饿狼,也是一只秃鹫。

卡尔伊坎收购漫威,将资本金钱投注到这个无底洞当中,只会加速这个进程。

邵维鼎乐得看这场好戏。

对于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只有两件事。

第一,推动cd碟片生产线的建立,将鼎峰音乐庞大的版权库进行变现。

第二就是将港岛和他在欧洲打下的传媒基础,融合进鼎峰娱乐中来,形成一个整体。

以此达到规模效应。

这第二点,可以慢慢来。

但这第一点,却需要立刻动手。

鼎峰娱乐投产cd碟片,可以让屈臣氏在生产cd播放机的竞争中,取得内容优势。

进一步推动屈臣氏以及夏普的产业发展。

他从后世而来,虽然以前没接触过电子产品的生产。

但他太清楚内容生态的构建有多么重要了。

没有内容,哪怕你的播放机造的再好,也不会有受众。

就像一个视频平台,你就算看电影电视不卡顿,超清播放还没有广告。

但是你整个平台,都没有几部剧,也不会有多少人下载。

但一旦你这个平台有着上万部精品剧,内容全方位覆盖。

哪怕就是需要开会员,也不会缺少用户。

邵维鼎现在在做的就是打造cd碟片的内容生态。

如今鼎峰音乐的版权库里,躺着的音乐有十几万首。

从古典到流行,从爵士到摇滚,从乡村到朋克。

满足各个受众群体的需求。

在前世,cd虽然早在82年就开始推行了。

但其一开始的销量根本就不高。

直到九十年代才大范围流行,真正超越了磁带。

而整个八十年代,销量增长甚至可以说非常缓慢。

1982年只生产了40万张cd,1983年增加到600万张,1984年生产1300万张,1985年达到2500万张……

虽然这只是北美市场,但仍然能一叶知秋。

而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的迟滞。

另一个就是唱片厂商的谨慎态度,除了与索尼以及飞利浦合作的宝丽金,索尼音乐之外,根本就没几家唱片公司跟进。

毕竟接受这种格式,就意味着投资建厂、运输、仓储、营销……

这些都是成本。

所以此刻,会议室内听到邵维鼎要推进cd碟片建厂。

而且还要拿迈克尔杰克逊的专辑来作为先锋。

在场的两大唱片厂牌负责人,都有些慌了。

“老板,现在入场cd是不是过早了?”

“先不说前期的投入成本,就是拿迈克尔的专辑来作为首发cd专辑,这会不会太赌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对啊,至于索尼飞利浦宣扬的高品质音质,消费者真的会在意吗?”

“这没有人敢保证啊!”

“那如果说我敢保证呢!”

邵维鼎抬起眸子,扫视了周围一圈,轻飘飘的一句话压的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黑胶太贵了,全球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能力进行消费,这才有了磁带的广阔市场。”

“但对于磁带,最大的诟病是什么?”

邵维鼎缓缓说道:“是录制的歌曲数量少,音质差,古典音乐放在磁带上录制,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根本就无法给听众带来好的感受。”

“所以,业界一直以来都在寻找新的替代品。”

“cd,价格远低于黑胶唱片,且录制空间极大,一张cd就可以完成一张专辑的存储。”

“而在音质上又远超磁带。”

“最为关键的是,cd的出现并不会改变人们的欣赏习惯。”

“反而会因为其完美中和黑胶唱片和磁带的优势——带来一个更加庞大的专辑销售市场!”

“各位……”邵维鼎敲了敲桌子:“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说这些也不是和你们商量。”

“这是命令!”

这话有些重,让在场所有人都齐齐一震。

“是,老板。”

艾斯纳作为集团cEo第一个发声:“cd建厂的这件事我会负责跟进,至于销售渠道和厂房运输这些产业链,大部分都是现成的,有磁带的基础在这里,只要做好零售商的工作就行。”

迪卡唱片以及哥伦比亚唱片的两位老总也纷纷表态。

“第一批的古典音乐转录,我们公司会负责进行推进。”

“迈克尔的新专辑,也会同步推出cd版本。”

既然是以音质为噱头的,那第一批转录歌曲,自然是曲高和寡的古典音乐。

这类发烧友,舍得花钱,也敢于尝试。

只是黑胶太贵,有些人收集癖受限于钱包。

如果cd的音质真有宣传上的那么好,那么从这些发烧友群体中打开口子,是在适合不过的。

而迈克尔杰克逊的新专辑,在场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巅峰之作。

是迈克尔迈向流行之王的关键一步。

他在全球都有一定基础量的粉丝。

cd大可以通过这张专辑,迈入更加庞大的市场。

彻底打响名头且不说,也能吸引到其他唱片公司,有影响力的歌手,加入到cd的阵营当中。

这一环套一环,足够让鼎峰音乐在往后二三十年的cd时代,独占鳌头。

未来cd业务,是邵维鼎预定中的金矿。

也是他维系美国本土的扩张资金库。

前世飞利浦非常乐观地估计,1985年全球cd的销量能达到1000万张,索尼更乐观,预计能卖出2000万张。

但是他们都估计错了,事实上1985年全球cd销量是6100万张,1986年变成了1.4亿张了。

这一年,cd机的销量首次超过黑胶唱机。

而到了1988年,cd的销量超过了黑胶唱片,并且在1991年超过了卡带。

2002年,美国的唱片公司停止生产卡带录音制品。

仅1988年,世界各地的50家工厂就压制了4亿张cd。

1992年cd超过10亿张,1996年超过20亿张。

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不论是cd还是cd播放机,都是如此。

“其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邵维鼎看到他们表态,点点头:“工厂要建,渠道要搭,市场更要提前预热营销。”

他拿出遥控器,按下了一个按钮。

会议室背面的幕布上,呈现出了一个画面。

上面是一个巨型演唱会现场,迈克尔杰克逊举着一张碟片,播放着背景音。

随后,出现了一行字:

[我想要最好的,你呢?]

“以这句话为广告语进行投放。”

邵维鼎指着画面道:“从明天开始我要在美国的大街小巷,各大电视网上看到。”

“这也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