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五三二(1 / 1)

巅峰青云路 登封造极 1154 字 3小时前

左开宇带着邓玉竹上了飞机。

飞机的目的地并非南玉市,而是迎港市。

雷振南一周前就派了代表到铁兰县寻找左开宇,但是左开宇当时在明珠市处理邓家的事情,所以改了时间。

今天,他就是去和雷振南谈合作的。

下了飞机,雷振南的接机代表接到了左开宇和邓玉竹,带着两人前往巨能集团旗下的酒店入住。

到了酒店,南玉市的代表以及铁兰县的代表都到了,就等左开宇这个主角到。

南玉市政府派来的代表是常务副市长,名叫廖传武。

廖传武笑着说:“开宇同志,真没想到,你这另辟蹊径,竟然真给走出了一条路。”

“把中药材制成营养品,然后销往东南地区的国家。”

“而且,你还找到了巨能集团来制作并销售这个营养品,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此事必成!”

左开宇笑了笑:“廖市长,这不是我的功劳。”

“在这件事上,我确实算得上摘桃子了。”

廖传武一听,便说:“哦,是吗?”

“开宇同志,何必如此谦虚呢,这不是你的功劳,难不成另有其人?”

“我可知道,你们县的古豪放同志可没有精力跑来迎港市策划出这么一个项目来。”

让市政府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是左开宇的决定。

因为左开宇清楚,若是只有铁兰县的参与,铁兰县能赚钱,可面对中药材公会的也只有铁兰县。

让南玉市政府参与进来,那面对中药材公会的就是整个南玉市。

到时候,其他县区也可以把中药材售卖给巨能集团,如此,才算是打破公会对渠道的垄断。

左开宇回答廖传武说:“廖市长,这个项目实际上是前任邓县长一手策划出来的。”

“我只是接手了而已。”

“因此功劳是邓县长的,我不敢居功。”

听到此话,廖传武倒是微微挑眉,说:“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邓明阳同志之前可没有向市里汇报啊。”

如果邓明阳汇报了这事儿,廖传武想着,邓明阳死后,他就来接手这件事,也就是他的政绩。

却没想到,倒是被左开宇捡了个便宜。

不过,左开宇竟然还如实告知,这是邓明阳一手策划出来的项目,看来左开宇还是年轻了些,不懂得怎么拿政绩啊。

左开宇听到此话,似嘲非嘲的说:“邓县长在铁兰县当孤胆英雄呢。”

“这事儿,市政府不一样也不知道吗!”

廖传武顿了顿,他听了出来,左开宇是在指邓明阳离世的事情。

他只得回应说:“是啊,可惜了,可惜了。”

随后,廖传武转移了话题。

他从身后秘书的手中取来一份文件,说:“开宇,说正事吧,这是我们初拟的合同,你看一看。”

左开宇点头,接过了合同。

在合同中,确定了利润的分配。

巨能集团从南玉市购买中药材,前期主要是从铁兰县购买,购买价等同于市场价。

但是,因为该方案由南玉市铁兰县提出,所以,在后续的利润分配上,巨能集团得七成纯利润,南玉市得三成。

当然,南玉市已经让市国资委成立一个公司,入股了巨能集团旗下的养生公司。

所以,这三成利润是到市国资委下的新公司。

而这三成利润,再进行分成,铁兰县得其中的六成。

左开宇看完后,摇了摇头,说:“廖市长,你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营养品的配方。”

听到此话,廖传武问:“哦,营养品的配方不是巨能集团的吗?”

左开宇摇头:“不是,是我们的。”

廖传武不由笑起来:“配方是我们这边的啊,那这利润分成可以再改一改,六四,对,六四分成。”

“他们六,我们四。”

左开宇却说:“廖市长,这利润分配不对。”

“应该是五三二!”

“我们政府不赚钱,而且,我们政府此番来签署这个合约,也不是为赚钱而来。”

廖传武愣住了。

这话是何意?

他说:“开宇同志,怎么就五三二了?”

“难不成,你的想法是巨能集团旗下的公司得五成利润,你们铁兰县得三成,我们市国资委下的公司得两成吗?”

左开宇摇头,说:“不,廖市长,这五三二中,五与二由你和市国资委的代表与巨能集团谈判,到底是五二还是六一,我不在乎。”

“其中的三不可变,这三成利润要给到邓县长的女儿,她要成为股东!”

廖传武听到这话,皱起眉来,说:“开宇同志,就算这个项目是邓明阳同志拉起来的,也没必要给她女儿三成纯利润吧。”

左开宇说:“廖市长,不仅这个项目是邓县长生前策划的,就连这个营养品的配方都是邓县长以身试药试出来的。”

“因此,给他女儿三成纯利润,这一条,要写进合同之中,只要这个营养品还在售卖,不管将来是售卖到国外还是国内,三成纯利润都是邓县长女儿的。”

“我们政府还要给邓县长的女儿做担保!”

廖传武愕然看着左开宇。

他思索良久,说:“那合同暂且这么定下来,至于到底怎么分配比例,晚上先谈。”

左开宇点点头。

晚上,吃过晚饭后,巨能集团旗下的养生公司总经理来到酒店,在会议室开始和南玉市政府代表,以及铁兰县政府代表进行合作谈判。

这位总经理名叫费轩昂,他看着合同,摇了摇头,说:“五三二这个利润分配比例我们公司不能答应。”

“我们公司至少要六成利润!”

“原因很简单,我们前期有研发成本,中期有渠道成本,后期有售后成本。”

“按照我的预估,需要七成的纯利润,且三年时间,才能把投入成本覆盖过来。”

“可谁又知道这三年会发生了什么呢?”

“这个营养品能不能在市场上销售三年,到时候若是出现竞品,我们的利润又会降低,因此七成才在我的接受范围内。”

“可我们雷总说了,这是一次诚心合作,叮嘱我让利一成,因此六成纯利润是我们公司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