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激战阿登(1 / 1)

面对当下错综复杂且严峻的局势,元首希特勒内心充满了焦虑与不甘,他迫切地渴望改写战局,重新夺回战争的主动权。此时的西线战场,已然成为决定德国命运的关键所在。

盟军在西线投入的兵力已超过二百多万,宛如一股汹涌的钢铁洪流,对德国形成了强大的压迫之势。他们不仅在人数上占据优势,武器装备更是精良齐全,各类先进的火炮、坦克、战机一应俱全,且燃料储备充足,这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具备了极高的机动性与持续作战能力。

盟军的坦克部队配备了大量新型号的战车,其装甲防护与火力输出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相比之下,德军部分老旧型号的坦克在与之对抗时显得力不从心。在火炮方面,盟军的远程重炮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能够对德军的防线进行远距离的精准打击,让德军的前沿阵地与后方补给线路时刻处于威胁之下。

空军力量上,盟军战机数量众多,性能卓越。战斗机具备出色的机动性与空战能力,牢牢掌控着西线的制空权,使得德军的空中侦察与支援行动困难重重;轰炸机则凭借强大的载弹量,频繁对德国的工业设施、交通枢纽以及军事基地展开大规模轰炸,严重破坏了德国的战争潜力与军事部署。

而充足的燃料供应,更是让盟军的各类装备能够满负荷运转。无论是坦克在战场上的纵横驰骋,还是战机在空中的频繁起降,亦或是运输车辆在补给线上的穿梭往来,都离不开燃料的有力支撑。这使得盟军能够迅速调兵遣将,灵活地变换战术,对德军防线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

如此强大的盟军,无疑成为了德军在西线战场上的一大劲敌,给德国的防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也让元首希特勒改写战局的愿望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在盟军于西线如潮水般的强大攻势下,德国局势岌岌可危,元首希特勒决心背水一战,发动阿登反击战,期望以此打乱盟军的战略部署与节奏,为德国在西线战场赢得转机。而这一重任,毫无悬念地落到了素有“救火大师”之称的莫德尔元帅肩上。

莫德尔元帅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与重大,他临危受命,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为了确保这场战役的胜利,莫德尔元帅力排众议,决定投入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参战。加上西线原有的可以调动兵力,此次参战兵力高达七十多万人,规模之大远超以往。同时,他还动用了四千多辆坦克,上万门大炮,无论是兵力还是物资投入,都远远超过历史上的那一次阿登反击战。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使得德军在战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火力优势,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莫德尔精心挑选了德国最精锐的部队,包括党卫军装甲师以及经验丰富的步兵师,这些部队在过往的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与坚韧的意志。同时,莫德尔元帅还积极协调各类武器装备的调配,确保参战部队配备最先进的坦克、火炮等武器,为即将到来的反击战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战争的成败,仅仅有陆军还是不够多,阿登反击战的的成功,有赖于空军的配合,此时的德国虽然战胜了苏联,但是在空军的实力和飞机数量上,远远不能和盟军相比。

为此元首不得不请求大明王朝空军的帮助。元首非常清楚,大明王朝生产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无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已经远超盟军一个档次都不止。

为了帮助德军在阿登反击战中获胜,大明王朝也是不遗余力的派出两个飞行大队,共一百多架me262战斗机进驻德国,配合曼施坦因和盟军展开空战。

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莫德尔元帅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伪装与欺骗手段。他命令部队在夜间秘密调动,严格执行灯火管制,避免被盟军的侦察机发现。同时,德军在其他地区制造假象,佯装大规模进攻,吸引盟军的注意力,使他们误以为德军的主要行动方向并非阿登地区。

在反击战打响前夕,德军对阿登地区的地形进行了细致的勘察与研究。阿登地区多为山地与森林,地形复杂,道路狭窄,但这也为德军的突袭提供了天然的掩护。莫德尔元帅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决定利用装甲部队的强大突击力,迅速突破盟军防线,而后步兵部队跟进巩固阵地,向纵深发展。

终于在一个阴云笼罩的日子里,曼施坦因元帅发动了阿登反击战,这真是一个好日子,大片的阴云挡住了盟军的侦察机和轰炸机的执勤,让反击战能够顺利进行。

1670年 12 月 16 日凌晨,阿登反击战正式打响。德军如鬼魅般从阿登山区杀出,盟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德军的虎式坦克与豹式坦克一马当先,冲破了盟军的前沿防线。伴随着坦克的轰鸣声与火炮的怒吼声,德军步兵迅速跟进,与盟军展开激烈的交火。

盟军在初期虽陷入混乱,但很快便组织起了抵抗。然而,德军的进攻如汹涌的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丝毫没有给盟军喘息的机会。莫德尔元帅亲临前线指挥,不断调整战术,激励着德军士兵的士气。

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德军的一支特种部队成功渗透到盟军后方,他们炸毁了盟军的通讯设施,破坏了其指挥系统,使得盟军的防线出现了混乱与缺口。德军装甲部队趁机长驱直入,迅速扩大战果。

经过数天的激烈战斗,德军成功突破了盟军的防线,并包围了大量盟军部队。盟军为了避免被全歼,不得不仓促组织突围。

在进攻的第八天,天气好转,盟军的飞机开始出来轰炸德军,但是却被德明联合空军打的损失惨重。其中最大的一次,盟军出动一千多架飞机。在阿登山区进行狂轰乱炸,得到消息的大明王朝空军两个飞行大队,和德军六个飞行中队,共三百多架战机应战,最后me262凭着高速、高空的性能,以及强大的火力,击落盟军近五百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德国空军在此战中亦有不俗表现,击落盟军一百来架飞机,只有不到四百架盟军飞机仓皇出逃。这一战让盟军彻底吓破了胆,以后再也不敢出动千架飞机以上的大轰炸,有力的抑制了盟军轰炸的范围和轰炸机出动的频率。

突破防线的党卫军第6集团军,在司令狄特里希上将率领下,带着麾下4个装甲师、4个步兵师、1个伞兵师,640辆坦克,在盟军中央防线取得突破,而德军则在追击过程中,更是缴获了大量盟军的武器装备与物资,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燃料-大量的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