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大气的林川(1 / 1)

他家里,也不乏百万,甚至千万的古董。

但那都是长辈存的,他实际上没有眼力去玩古董。

但他到底是见过些世面的,很快冷静下来。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那笔筒,又转向脸色变幻不定的道具老师张师傅。

沉吟片刻,他咧嘴一笑,拍了拍张师傅的肩膀。

“老张,可以啊你!深藏不露啊!”

“这笔筒是你慧眼识珠淘换回来的,虽然用的是剧组的经费,但这份运气是你的!”

他话锋一转,显得格外豪爽。

“这样,如果这笔筒真像周阳说的那么值钱,咱们找专业机构鉴定一下,要是真能卖个几百万,利润咱俩对半分!怎么样,能接受吗?”

张师傅闻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原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分钱没有!

可万万没想到,林川竟然如此大方!

“林……林导!”

张师傅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哽咽,眼眶瞬间红了。

“您……您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我……我还以为……我还以为您会全拿走呢!毕竟这钱是您的……”

他一个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此刻竟有些语无伦次。

毕竟,利润对半分那也是两三百万。

他一个月才六千多,得赚多少年才能赚到两三百万啊!

林川却答应给他分钱,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恩情!

这林川,倒是个人物!有格局!

周阳在一旁看着,心中暗暗点头。

林川哈哈一笑,扶起张师傅:“老张,瞧你这话说的,钱是剧组的没错,但发现宝贝的眼光和运气是你的!”

“我林川做事,讲究个‘公平’二字!这叫什么?这就叫‘天降横财,有福同享’嘛!哈哈哈哈!”

林川那番“有福同享”的豪言壮语,掷地有声。

不仅让张师傅感动得涕泗横流,连带着周围几个竖着耳朵偷听的剧组工作人员,看向林川的眼神都充满了敬佩。

张师傅紧紧握着林川的手,又转向周阳,深深一躬。

“周老板,林导,我老张嘴笨,不会说什么漂亮话,这份情,我记下了!”

“这笔筒要是真能卖钱,我老张绝不贪心,全凭林导做主!周小哥您是慧眼识珠的恩人,这份人情,我老张也一辈子不忘!”

这老张,倒也是个实在人。

周阳心中暗忖,对这朴实的道具师傅多了几分好感。

他能看出林川话语中的真诚,也明白张师傅此刻的激动绝非伪装。

这种意外之财面前的人性展露,往往最为真实。

林川笑着拍了拍张师傅的肩膀,示意他不必如此,随后却一把将周阳拉到了一旁,压低了声音。

“我说周老弟,你这眼睛也太毒了吧,这破木头疙瘩,你一眼就瞅出是宝贝?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还有什么隐藏技能没亮出来?”

周阳轻笑一声,不置可否。

林川搓了搓手,眼神里闪烁着兴奋与一丝无措。

“不过五百万啊!这可不是小数目!问题是……这玩意儿,咱怎么给它变现啊?”

“直接拿去古玩市场?我怕被人坑死!找拍卖行?门路咱也不熟啊!”

他一个拍网剧的导演,对古玩行当的门道两眼一抹黑。

这倒是个问题,不过对他来说,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周阳闻言,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人的身影。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

“林导,这事儿你先别急,你要是信得过我,这笔筒,我倒是可以帮你找个人看看,搭个线。”

“至于最终能卖多少,那就得看市场行情和买家的眼缘了。”

“你有人脉?”

林川眼睛一亮,“靠谱不?兄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放心。”

周阳淡淡两个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专业的事,自然要找专业的人。”

林川盯着他看了几秒,那份从容淡定让他不由自主地选择了信任。

他猛地一拍大腿:“行!周老弟,哥哥我信你,这事儿就拜托你了!”

“这样,今天戏拍完,这笔筒你就直接带走,全权处理!卖多少钱,我都没有意见!”

这林川,魄力可以。

懂得放权,也懂得抓住机会。

周阳对他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下午的戏份对于周阳和徐瑶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几十句简单的台词,几十个配合的镜头,轻松拿捏。

徐瑶一番忙碌,之前因“断亲”事件带来的阴霾也消散了不少。

等到晚上八点,一天的拍摄结束。

周阳和徐瑶领了今天的日结工资。

周阳没有做饭,自然只有一万了。

林川特意又叮嘱了他几句关于笔筒的事情,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周阳将那个貌不惊人,却价值连城的黄花梨笔筒用几层软布包好,放进自己的背包。

然后载着徐瑶,帕加尼再次轰鸣着离开了这偏僻的剧组基地。

回到灯火通明的江景别墅,徐瑶先去洗漱,把空间留给了周阳。

周阳坐在客厅柔软的沙发上,拿出手机,点开了微信。

熟练地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头像——一个古风美女手持团扇的写意画。

他食指轻轻在屏幕上一点,对着古怀月的头像“拍了拍”。

下一秒,屏幕上弹出一行小字,是古怀月设置的“拍一拍”回应——“你拍你宝贝干啥?”

周阳忍俊不禁,嘴角抽了抽。

这女人,真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自信且自恋啊!

他正暗自吐槽,就看到聊天框顶部显示出“对方正在输入中…”的提示。

果然,没过几秒,古怀月的信息就发了过来,言简意赅:“?”

一个问号,充满了她特有的高冷范儿,翻译过来大概就是:有屁快放。

周阳也不废话,拿起茶几上的黄花梨笔筒,调整好角度和光线,用手机拍了一段十秒钟左右的小视频。

将笔筒的材质、纹理、包浆,以及底部的款识都尽可能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视频发送过去后,他紧跟着敲下一行字:“古大小姐,收到个玩意儿,瞧着像是明代文震亨用过的黄花梨笔筒,你家拍卖行收不收?”

信息刚发出去不到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