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刘彻来送锅了(1 / 1)

春光灿烂,阳光明媚。

霍瑶的心情更加明媚。

因为今天的她,终于不用再敷药膏啦!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这玉兰花吃的太多了。

这膏药竟也是敷了十几天,这脸上的疙瘩才慢慢消掉。

看着镜中光滑的脸颊,霍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小半年来,自己吃喝完全没顾忌啊。

全都没过敏,怎么就栽在这玉兰花上了?

想不通,霍瑶便直接不想了。

大不了以后就不吃了。

反正这世间的花,吃不了玉兰花,就吃其他的嘛!

额,不对,这汉庭现在好像能吃的花不多啊。

霍去病倚着屏风,双手环胸,瞧着捧着脸,一脸苦大仇深的小女童。

忍不住乐了,“怎么了这是?”

霍瑶叹气,“这世上的食材,竟然有一种,我以后都不能吃了。”

霍去病真的是哭笑不得了,伸手便拍了拍幼妹的小脑袋。

“不怕啊,等阿兄打走匈奴,你能吃的食材又会多很多了。”

霍瑶瞬间笑眯了眼。

“匈奴人养的牛羊最好了,阿兄,到时候,我想自己养几头牛羊!”

霍去病只道她是为了吃最新鲜的牛羊,也并不在意。

“行,到时候汉庭也不缺牛羊了,你养几头在庄子自然是可以的。”

“好了,快些梳妆打扮一番。”

“今日难得咱们兄妹三人都歇着,我带你和阿孟踏青去!”

霍瑶瞬间来了精神,“真的啊!阿兄,太好了!”

“快些让大焱多准备些吃食!”

“我们能去河边踏青嘛?我想吃烤鱼!”

“趁现在杏花还没谢,咱们再吃个杏花宴!”

想想十几天前,原本以为回到府上,便能吃上心心念念的杏花宴了。

谁知道是竖着出门,横着回府。

那满满一桌的杏花做的菜肴,统统都浪费了。

光是回想,霍瑶都觉得心痛。

养病的这些日,除了第一日阿兄在府上陪她歇着。

以后的每一日,她都是随着阿兄去的上林苑。

原因无他,就是担心他在府上胡吃海塞。

两个兄长都不在,这府上还真没谁能压的住她了。

自己阿兄自然是心疼她的,不会让她只吃清粥,但也严格控制了她的饮食。

上林苑食材再多,她也没办法去霍霍了。

鱼、肉倒是可以吃,但绝对不能像以前那般敞开了吃。

这几日下来,霍瑶都觉得自己瘦了!

霍去病嘴角的笑意压也压不住。

“放心吧,你上次说的那些杏花做的菜肴,我一早便让大焱准备了。”

“至于去哪里,等到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说完,又拍了拍幼妹的小脑袋,这才出了门。

在仆从的服侍下,霍瑶很快便换了新衣,又带上了心仪的饰品。

欢天喜地的正欲出门,霍瑶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立刻转身返回了里间。

翻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包裹,这才兴高采烈的去找两位兄长。

凉亭之中,霍光正悠闲的煮着茶水。

待到茶水沸腾,霍光这才不疾不徐的执起小壶,斟了三杯茶水。

大枣的甜润醇厚、龙眼的温润甜香,瞬间盈满鼻尖。

在长安待了这么久,霍光也从原来的不适应到现在的麻木。

像龙眼这么珍贵的药材,整个汉庭,估计就皇室和几家重臣家中会有。

哪家不是保存的好好着,留着将来治病。

也只有瑶瑶,会想出来拿它来泡茶了。

“整个汉庭啊,瑶瑶怕是最会享受的那个人了。”

霍去病晃了晃手中的杯盏。

“这又如何?家中既然有这东西,她喜欢吃怎么吃便怎么吃。”

待温度稍降了些,他举起茶盏,轻轻的饮了一口。

嗯,甜,够甜,太甜了。

估计也就小女郎才会喜欢这般甜腻腻的茶水了。

心中想着,霍去病默默的将茶盏移开了些。

他还是喝些枸杞子茶吧,还是那个甜度正好,没那么腻。

霍去病的动作,霍光瞧在眼里,嘴角忍不住上扬了几分。

“这茶瑶瑶可特地说了,让我们都多饮一些。”

“熬夜补气血最好不过了。”

霍去病这才想起了,瑶瑶的确说过这话,好吧,都是妹妹的心意。

那就把这一盏给喝了吧。

看着长兄脸上这为难的神态。

霍光抬起杯盏,掩盖嘴角越来越深的笑意。

瑶瑶做了这么吃食、茶饮,还真是很少见到阿兄第一口就不喜欢的。

哦,差点忘了,还有香椿。

那是他和阿兄都不爱的食材。

想到这里了,霍光的眉心微微一动,他放下茶盏,看向霍去病。

“阿兄,昨日,陛下也请了义御医。”

霍去病剑眉微挑,有些诧异,随即眼中立刻闪过担忧。

“可是陛下出什么事了?”

霍光的神色有些复杂,“与瑶瑶一般,只是陛下脸上没有冒出小疙瘩......”

霍去病:“......”

沉默了片刻,霍去病神色诡异的开了口。

“陛下,这不会是,吃香椿吃的吧?”

霍光也不知道该如何自己当时的心情。

绣衣直指还未传任何消息回长安,陛下仅凭古籍上的一些记载,似乎就认定了这香椿定有神奇之处。

连着十几日,那是天天吃,顿顿吃。

终于成功的将自己吃倒在了龙床上。

若非皇后、春陀苦苦相劝,只怕陛下还要继续吃这香椿的。

霍光没有回答霍去病的话,反而问道:“阿兄,这上林苑的香椿,应该不多了吧?”

听着霍光的话,霍去病确认了,他的脸不受控制的微微抽搐了一下。

忍不住在心中暗叹了一口气,对于这位陛下,他也算是服气了。

又不是瑶瑶这般幼童,吃起东西竟然也这般不知节制。

同时,他也在心中再一次确认了陛下对于长生的执念了。

不比始皇少。

忍不住的摇了摇头,霍去病饮尽了那一盏大枣龙眼茶,这才回答了霍光的问题。

“可不是,头茬早已经被摘光了,如今摘的都是第二茬了。”

“等着第二茬摘完,陛下估计也不想再吃了。”

毕竟妹妹也说了,二茬、三茬后的香椿只会越长越老,简直无法入口。

若是没发生这档子事,陛下或许为了长生,能忍受这口感接着吃。

如今都吃倒了,口感又变差了,陛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委屈自己的嘴和胃的。

兄弟二人正说着,便听到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很快,小女童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院门口。

就见自家妹妹,笑的春光灿烂,冲着他们,高高的举起了手上的包裹。

“阿兄、次兄!今日天色这般好,不如你们便换了我给你们准备的新衣,我们一块去踏青吧!”

霍去病饶有兴致的看向妹妹手中的包裹。

“行,那我和阿孟这般去换衣裳,你便在这儿饮些茶水吧。”

说罢,从霍瑶的手中取过了包裹。

霍瑶忙递上了一个木匣子,“阿兄,这是给你和次兄准备的发簪!”

霍去病挑眉,欣喜接过。

这簪子他知道,那是瑶瑶刚进长安那会儿,在那家首饰店里定做的。

首饰店很早便送来府上了,只是瑶瑶一直没有拿出来。

他很早便好奇,瑶瑶准备的这发簪是什么样式了。

“阿孟,走,我们快些去换衣了。”

霍光这才不慌不忙的起身,路过霍瑶,顺手摸了一把妹妹的小脸。

“怎么小了些,该多吃些肉了。”

霍瑶满脸惊喜,“次兄!我也这么觉得!”

霍光忍着笑又戳了戳妹妹的小揪揪,这才不疾不徐的跟着阿兄去了房中。

霍瑶蹦蹦跳跳的来到了亭中,看到早已给她斟好了茶水。

她端起杯盏,饮了一口。

嗯,这温度正好,不冷不热。

滋味也刚刚好,甜甜的,好喝!

霍瑶喜滋滋的一口饮尽,等着一会儿看两位兄长穿新衣的样子。

她的兄长们这般俊美,再穿上她设计的新衣,绝对是长安城中最靓的崽!

她这边满怀期待,一个洪亮的声音,如惊雷般传到了她的耳中。

“小丫头,你想什么呢?这么乐呵?”

霍瑶一口茶水全喷了出来。

她瞠目结舌的看着来人。

“父皇?!舅舅?舅母?太子?阳石姐姐?你们怎么来了?”

刘彻一脸嫌弃,“你好歹也是汉庭的公主了,怎么能做出这般不雅之事?”

霍瑶:“......”

你突然跑到我家来吓我,我还没和你计较,你倒是先嫌弃上我了?

霍瑶果断的转过头,不搭理刘彻,满脸笑意的看着卫青。

“舅舅!今日我要和次兄、阿兄一块去踏青。”

“我们一起去啊!去烤鱼吃!”

卫青忍着笑,一如既往的温柔可亲。

“你这丫头,怕不是指望着我给你抓鱼吧?”

霍瑶笑着装傻,浑然一副自己没听懂的样子。

平阳公主笑着抬袖掩了掩唇,“瑶瑶,这几日我庄子上送了不少食材到府上。”

“我府上的膳夫也研制了一些新菜肴,你那日得闲来府上品鉴一番。”

霍瑶连连点头,“好呀好呀!”

“只要有好吃的,我肯定去!”

嘴上应着,霍瑶心中却不由自升起了一股警惕。

不知道为何,她总感觉今日的舅母有些怪怪的。

她好像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开心。

阳石瞧着霍瑶那惊喜的模样,捂嘴笑了,“瞧你这贪吃的模样,将来莫不是要嫁一个膳夫不成?”

跟在刘彻身边这几日,阳石的胆子明显大了不少。

人也显的更加活泼了些。

瞧着刘彻没有生气,竟也敢当着他的面,与霍瑶说笑了。

霍瑶嘿嘿的笑着,“只要阿兄、次兄同意,我没意见!”

刘据只是抿嘴笑着,并没有接任何话。

霍瑶却还是朝他望去了一眼。

这几天虽然二人都在上林苑,但她脸上顶着药膏,又被控制了饮食,实在没有闲情逸致在外面闲逛。

每日都是待在阿兄的屋子。

这也算是,十几日来二人第一次见面。

霍瑶也察觉到了刘据的变化,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仔细一瞧,她便发现,刘据眉宇间的那丝稚气已然全部消失。

人也是愈发的成熟稳重。

不过十几天的光景,他仿佛成长了不少。

察觉到霍瑶的目光,刘据笑着开口。

“那恐怕不行,表兄可舍不得瑶瑶嫁给一个膳夫。”

“但表兄定会将手艺最好的膳夫,都送到瑶瑶的府上。”

霍瑶惊叹,“太子哥哥,你可了解我阿兄啊。”

刘据只是浅浅的笑着,并未接霍瑶的话。

这段时间,他每日都在忙碌。

上半日跟在父皇身边学习政务,下半日便去上林苑跟着表兄操练骑兵,跟着舅舅学习兵法。

但每日回宫,他都会察觉到不同。

他留心过,宫中的内侍宫女,不少面熟的都被母后换掉了。

虽然等他回来时,宫中一片祥和。

但从宫女、内侍脸上畏惧的神情。

他也猜到母后定然是做了什么。

长这么大,他是第一次见识到了母后的手段。

一向温柔和善的母后,竟然也有这般雷霆般的手腕,这是刘据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原以为父皇会不满母后的手段,却不料父皇对此大力夸赞。

就连三姐姐,也是万分佩服母后的手腕。

甚至在他面前表示过,要和母后好好学一学这样的手腕。

刘据只觉得世界好像不一样。

春陀笑呵呵的看着几个主子打趣闲聊。

一旁的家令,冷汗是出了一层又一层。

这可是当今天子啊,公主殿下这般对他,就不怕天子发怒吗?

瞧见霍瑶这般无视他,刘彻上前便毫不客气的给了她一个脑瓜崩。

“好你个没良心的,我特地给你送铁锅来,你竟还不搭理我!”

嘴上这般说着,语气中却全是笑意,就连手下也没使一份力道。

霍瑶惊喜的都跳了起来,好话更是不连串的蹦出来。

“真的吗!父皇!你真是世界上最好的父皇了!最疼爱孩子的父皇了!”

“没有父皇我将来可怎么办啊!下辈子我一定还要做你的女儿!”

刘彻真的是哭笑不得,这样的谢恩话语,几十年来还真头一遭遇到。

不过这话,怎么听着就这么得劲呢?

比那些个辞藻华丽的更让他听了舒心。

“停停停,好听的话便不要说了,还是来点实际的吧。”

霍瑶哪里会不明白,忙牵着刘彻的手,拉着他往桌案走去。

刘彻挑了挑眉,登基二十多载,这样直接上来牵他手的人,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几个孩子便不用说了,就是有心也没这个胆。

但他并未生气,反而觉得这种感觉挺新奇的,甚至主动捏了捏掌心的小胖爪。

肉鼓鼓的,手感不错。

家令的眼都直了。

我的殿下啊,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大!

阳石瞧着霍瑶的动静,想来想自己牵着父皇的场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算了,这种事情还是让瑶瑶来做吧。

刘据眼角一跳,生怕父皇动怒,急忙看向刘彻,见他满脸笑意,这才放下了悬着的心。

突然又多了几分希冀,既然瑶瑶可以牵父皇的手,那他是不是也可以?

只是再一回想父皇那张严肃的脸,刘据瞬间收回了所有想法。

卫青眼神微滞,但很快便恢复了正常。

去病向来胆大,教出的妹妹也是这样的性子。

但陛下既然不怪罪,那也无妨,但以后还是要注意些,不可再这般无理了。

平阳公主瞧着,眼神微眯。

脸上的笑未变,笑意却不达眼底。

是她看走眼了,原以为是个乖巧的,也是惯会溜须拍马的。

这霍家三兄妹,没一个好对付的!

她的目光不经意的落到了一旁的阳石身上,瞬间又冷上了几分。

霍瑶引着刘彻落座,这才端起小炉子,为他斟茶。

“父皇,小心烫啊。”

说话间,霍瑶也给另外几人都斟上茶水。

“舅舅、舅母,你们也快尝尝!”

“太子哥哥、阳石姐姐,你们也别客气!”

跟着一旁的春陀,急忙接过了霍瑶递给众人的杯盏。

“我的殿下啊,这些事就交给奴婢来办吧,您那就陪着陛下饮茶吧。”

有人帮忙,霍瑶自然不会拒绝。

霍瑶那是丝毫不见外,盘腿便坐下,热情的推销着。

“这是大枣龙眼茶,正适合熬夜办公的人饮用,你快尝尝。”

刘彻饶有兴致的看着杯盏的茶水,还没饮用,他便已经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龙眼味。

“你倒是会享受,这上供的龙眼,可是味好药材。”

“朕都舍不得这般拿来泡茶喝,你倒是先泡上了!”

霍瑶一本正经,“父皇可不能冤枉我,我也不是光用来泡茶喝的。”

“这龙眼泡完茶后,果肉还能用来做糕点。”

顿了顿,她又苦起了一张脸,“只是用来做什么糕点,我还没想好......”

刘彻忙道:“不急,你慢些想,想要什么食材,直接去取便是了。”

霍瑶眼珠子一转,“父皇,万一汉庭的食材,都吃腻了,怎么办?”

刘彻挑眉看向她,“哦,那你说怎么办?”

“简单啊!只是要麻烦舅舅、阿兄、张大人了。”

“何出此言?”

“汉庭的食材吃腻了,那便让舅舅和阿兄去打其他的地方,那里的东西自然就全归父皇了。”

“咱们在把路修上一修,这样张大人出使西域也方便些,还能带更多的好东西回来呢!”

刘彻忍不住大笑,“仲卿,听见没,为了这馋嘴丫头,你也得将西域打下来不可!”

霍瑶一本正经,“不!那是为了父皇!为了汉庭的百姓!”

刘彻心情大悦,霍瑶的这几句话,简直是太对他的胃口了。

看着霍瑶的脸色也越发喜爱。

平阳公主握着杯盏的手更紧了,她笑着插嘴道:

“瑶瑶到底还是孩子,长安这边的路修好便罢了,若是边境的路也都修了,那岂不是给汉庭埋下了隐患?”

亭中的氛围骤然一冷,刘彻脸上的笑瞬间淡了。

卫青看着平阳公主,眉头微蹙,颇为不解。

刘据神情异样,看向平阳公主的眼神饱含深意。

瞧见阳石正欲说话,他不动声色的扯了扯她的衣袖。

对上姐姐不解的眼神,刘据微微一笑,将目光重新落到了霍瑶身上。

直觉告诉她,瑶瑶有自己的方子化解现在的尴尬。

若是三姐姐贸然插口,只会适得其反。

平阳公主此刻也颇为懊悔,话一出口,她便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只是已经收不回来了。

霍瑶眨眨眼,望着平阳公主的眼中带着一丝天真。

“舅母,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啊。”

“让舅舅和阿兄多培养几个厉害的将军,父皇再让少府多制造一些厉害的兵器。”

“何须再惧怕那些蛮族?”

刘彻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些,“看来,仲卿以后可有的忙了。”

“不仅要打仗,还要为汉庭多培养几个将才。”

卫青忙站起来郑重行礼,“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刘彻随意的甩了甩手,“现在在宫外,你就是朕的姐夫,讲什么虚礼。”

听到这话,平阳公主提着的心,稍稍缓了缓,忙端起了茶盏。

“瞧我就是内宅妇人,眼见就是不如仲卿,我这便以茶代酒,自罚一杯。”

话落便饮尽了杯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