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抬船出逃(1 / 1)

一家人商量着出去抬船,刚走出门就遇到了来借工具的李家人。

刘三东想着东西也不能白借,便道:“这样,你帮我们抬船,我借给你工具,还教你们做筏子如何?”

“筏子?”

“自然是筏子,今日就要走,除了筏子还能做什么,快走吧。”刘三东急的推着两人就往海边走。

他还边走边说:“你说说,你们来的真不是时候,早几日过来,还能在镇子上买点东西,如今你们两袖空空,什么都没有,我都不知道你们能活几日。”

“......能否在村民手里买些东西?”

刘三东无奈地摆摆手:“咱们村是附近最穷的一个,虽不至于一条裤子一家人轮流穿,但连县令大人府上的小厮比不上,人家最起码还有鞋穿。”

李元这才低头看去,刘三东没穿鞋,当然了,他也没穿。

两人的脚上都是各种各样的伤口,看着触目惊心。

走到海边的时候,刘三东伸长手臂拦了他们一下:“你们就停在这里吧,别下水了,否则这要一腌,就别做筏子了,给自己挖坑吧。”

李元不明所以:“挖坑做什么?”

“都疼死了,还不挖坑把自己埋了吗?露天暴尸多不好啊。”刘三东道。

李元:“......”

最后,刘三东和媳妇儿老娘一同下海,将船往岸上拖,拖到一半刘三东忽然道:“咱不能直接撑过去吗?”

“你忘了?两边之间有个璇儿,掉进去可咋办。”王金妹白了他一眼:“就为了省点事儿,就把脑袋别裤腰带上?也不嫌沉?”

刘兰花:“其实咱们如今这皮包骨样,应该不咋沉,但咱们该抬船抬船,别胆大丢了命,这时候可没空挖坑,只能扔海里了。”

李元:......原来这一家讲话都是这样的。

终于,船被拖了回来,李元招呼借东西的李家人帮忙将船一起扛了起来,费力地一步一步往山上走去。

其他村民看到之后,有样学样的都去找李家人帮忙。

反正都这时候了,大家互帮互助还有希望活下去,但谁也别占谁便宜,做事前先商量好,商量好了再走。

-

这边李留云等人先一步上山,虽走得慢,但好在没有负累,倒是比后面抬船的要快上不少。

“这条路鲜少有人走,但看今日痕迹,倒是走的又快又急,莫不是这条路?”

“这条路上的树皮怎么都叫人剥干净了?”

“许是家中无粮。”

“这可如何是好,我还想着拿藏着的银钱去买一些粮食回来,也不知道现在能不能托人去镇子上?”

“不能了,镇子上这时估计也乱了,连县令都跑了,唉......”

李留云示意大家安静,喘着气道:“大家省着些力气,先顺着这条路往里走试试,只要我们找的路没错,按照小姑娘说的,路尽头就有老板卖米粮。”

“走吧。”

-

苏凌和花花已经坐在柜台边吃完了午饭,正喝着奶茶,享受着初夏的海边。

“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过来?不会明天吧。”

苏凌说着,忽地站了起来,拿着望远镜往远处望去。

花花起身凑过去,也拿了一个望远镜。

而此时本该在家里待着的刘小鱼,在家喝了点草根汤后,趁着还有点力气,再次往山上跑去,并且很快就遇到了李留云他们。

“你们还在路上呢?”

李留云望着她,似是有些惊讶:“你是要给我们指路?谢谢你啊小姑娘。”

刘小鱼摆手:“哦,那不是,我只是忽然想起一件事,想去找老板而已,你们如果不认路的话,可以跟着我走。”

“我人小腿短,你们肯定跟得上。”

李时升面露悲苦:“可我们已经多日未曾进食过了,身上还有伤,怕是走不快。”

刘小鱼:“我也很多天没吃了,身上也有伤,看,我小腿这儿,这伤痕像不像一条鱼,跟我的名字一样,我就叫小鱼。”

李时升反应过来立刻道歉:“抱歉,我不是故意说我们多惨,只是想告诉你我们走不快的原因,毕竟真要论辛苦,我们读书人的辛苦与你们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小鱼:“你说的话好长......反正你们跟我走就是了。”

刘小鱼说罢,便领着他们往海边走。

.

在苏凌望眼欲穿,拿起望远镜看了很多次之后,终于看到了刘小鱼的身影。

她又回来了。

苏凌将望远镜拿下放到一边,看着努力小跑过来的刘小鱼,喊道:“你慢点。”

这孩子肚子瘪的,一看就是没吃饭的,来回跑两次,也不怕晕半路上,胆子真大。

“老板,老板,你这里有现在就能吃的东西吗?”

刘小鱼将十个铜板搁在了柜台上。

苏凌点头:“两文钱一个馒头或者菜包子,肉包子三文一个,要那个?”

“老板,你说的我都没听过。”刘小鱼眨巴着眼睛,但光听着就有点想咽口水。

这该有多好吃啊。

苏凌干脆问:“你现在的需求是吃饱,还是要好吃?若是为了吃饱,那就首选馒头,暄软香甜,个头也不小。”

刘小鱼将铜板往里一推:“那我要馒头。”

苏凌收下铜板,弯腰装作取出馒头的样子,用荷叶包了五个馒头递了过去。

馒头暄软洁白,热气腾腾。

刘小鱼怔怔望过去的时候,拼命地擦了擦手,喃喃道:“好白啊。”

苏凌:“小心拿着,有点烫啊。”

“好。”

刘小鱼捧着馒头让到一边,找了个空地席地而坐,将馒头放在腿上,然后用用力擦红的手,小心地戳了一下馒头。

“哇!”

刘小鱼发出了惊叹。

不止刘小鱼,跟着上前来的人也发出了惊叹,而且他们想的更多。

因为馒头是热气腾腾的,可这船里看起来并不像是有蒸笼的样子,也没有热气溢出,而且这馒头太白了,得多少道工序,才能碾的这么细致。

还有那位老板,老板的装束很简单,但很奇怪,不是他们这个时代见过的任何一种服饰。

刘小鱼戳着馒头了,一抬头望着跟在自己身后的人仿佛被定住一样一动不动的,便喊了一声:

“回魂嘞!”

众人被吓了一跳,慌忙回望。

刘小鱼:“赶紧买啊,老板可是从鹏鹏山来的。”

苏凌抿了下嘴,望着来人自我介绍:“你们好,我来自蓬莱山,出门卖货,价格实惠,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