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安抚(1 / 1)

宁江州城,宛如一座刚从修罗地狱挣脱而出的残骸,空气中交织着令人作呕的硝烟与血腥气息,那是无数生命消逝后留下的残酷印记。

残阳如血,将整座城池浸染得如同一幅狰狞的血色画卷,仿佛大地也因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而悲恸泣血。

凛冽的寒风恰似一头挣脱牢笼的咆哮恶兽,在断壁残垣间横冲直撞、肆意肆虐,无情地卷起地上的尘土与破碎杂物,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凄厉尖啸,似乎妄图将这座饱经战火蹂躏的城市彻底掩埋在历史的尘埃深渊之中。

阿骨打稳稳端坐在那匹高大神骏的战马上,身姿挺拔如同一座巍峨耸立、不可撼动的山峰。

他那坚毅的面庞,在血色残阳的映照下,仿若被镀上了一层冷峻的钢铁之色,更显威严庄重。

此刻,他俯瞰着城中那无数神情惶惑、满眼恐惧的辽国降者与百姓,心中思绪如汹涌澎湃的浪潮,翻涌不息,思索着关乎女真族未来兴衰荣辱的深远大计。

他深深明白,单纯凭借武力实现的征服,不过是转瞬即逝的虚幻胜利,唯有赢得人心,方能在这片土地上真正扎下深根,铸就千秋万代的宏伟基业。

一场悄无声息,却又对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心理博弈,就在这凝重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氛围中,缓缓拉开了帷幕。

阿骨打首先将辽将渤海人大药师奴单独召见至营帐之中。

营帐内,烛火在呼啸的寒风中摇曳不定,昏黄的光线在营帐四壁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子,仿佛无数双隐秘而诡谲的眼睛在暗中窥视着这场即将展开的关键对话。

大药师奴踏入营帐的瞬间,一股寒意顺着脊梁骨直往上窜,心中被忐忑不安的情绪填满,脚步不自觉地变得迟缓而迟疑,眼神中更是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深深畏惧。

阿骨打见他进来,并未即刻开口说话,而是目光深邃且平和,不动声色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试图透过他的神情,洞悉其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过了良久,阿骨打微微抬起手,做出示意他坐下的动作,声音低沉醇厚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强大力量:

“大药师奴,你可知道我为何唯独召你前来?”

大药师奴身子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赶忙低下头去,恭敬而谨慎地说道:“末将不知,还望将军明示。”

阿骨打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笑容中带着几分安抚与诚挚之意:

“我知晓你在辽军中向来素有勇名,今日并非是要刻意为难你,而是有一件至关重要之事想与你相商。

如今辽主无道,致使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我女真起兵,意在推翻辽之暴政,还天下一片太平盛世,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倘若你能够诚心归附于我,我必定会予以重用,与你一同图谋大业,共创辉煌。”

大药师奴心中猛地一震,他缓缓抬起头,偷偷打量着阿骨打,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捕捉到哪怕一丝一毫的虚伪与狡诈。

然而,映入他眼帘的却是阿骨打坚定而诚恳的目光,那目光犹如深邃的夜空,浩瀚而真挚,让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剧烈的波澜。

他的思绪瞬间飘回到在辽军中所亲眼目睹的种种腐败与黑暗场景:官员们贪污受贿,克扣军饷,致使士兵们生活困苦;对待百姓更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再思索起自己在辽军中前途渺茫,大药师奴一时间,内心陷入了天人交战的痛苦挣扎之中。

沉默持续了许久许久,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大药师奴终于缓缓起身,单膝跪地,语气坚定且决然地说道:

“承蒙将军厚爱,末将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骨打见状大喜,赶忙快步上前,亲自将他扶起,用力地握住他的手臂,说道:“好!从今往后,你我便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一同为这天下苍生而奋勇战斗,共享荣华。”

妥善处理完大药师奴之事后,阿骨打走出营帐,再次来到城中。

他看着那些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般的百姓和降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与责任感。

他登上一处相对较高的高台,极目远眺,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大声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今日这场战争,绝非我女真有意挑起,实在是辽主残暴不仁,欺压我们已久,致使我等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抗。

如今宁江州已被我们攻破,你们再也无需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我阿骨打在此郑重承诺,只惩处首恶之人,不会追究从犯的责任。

倘若你们能够诚心归附,女真定会一视同仁,绝对不会亏待大家。

从今往后,我们大家皆是一家人,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重建美好的家园,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声音犹如洪钟般响亮,带着坚定与温暖,在城中的大街小巷四处回荡,清晰地传进每一个人的耳中。

百姓们原本充满恐惧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如曙光般的希望,那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如沟壑般纵横交错的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到阿骨打面前,“扑通”一声重重跪下,老泪纵横,声音颤抖地说道:

“多谢将军不杀之恩!我们在辽人的统治下,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只盼着能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

阿骨打赶忙跳下高台,快步走到老者身旁,亲自将老者轻轻扶起,和声说道:

“老人家快快请起!从今往后,女真一定会全力护佑你们,让大家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有我阿骨打在,定不会让大家再受委屈。”

这一幕,让在场的众人心中都大为感动,眼眶湿润。

辽国降者中,有一位年轻的将领,原本一脸戒备之色,眼神中透露出警惕与怀疑,此时也不禁被深深触动,心中的坚冰开始慢慢融化。

他向前迈出一步,单膝跪地,神情庄重地说道:“将军如此仁义,我愿率领麾下将士归降,为将军效力,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愿为将军的大业,抛头颅,洒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