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胎记(1 / 1)

绍桢重新拾起炕桌上的《律法新编》来看,大郡主瞄了一会儿,忽然看见自己上午才见到的生字,指着问:“这是什么字呀?”

“盛,在这里是容纳的意思。你看得懂?”

大郡主有点小得意:“一半一半吧!”不等她问就主动说:“我是看你写的《晰鉴图说》认的字哦。”

绍桢惊讶道:“你还有这书啊?”

大郡主比划着说:“我在端敬殿的花丛里捡到的,不是偷二哥哥的,也没人来找,我就自己看了……”声音越来越小,像怕被她责骂似的。

“哎,”绍桢叹气,“不要紧,原来是被你捡了,我重新印了一本给顺哥。没事啊,你收着吧。”夸她:“真聪明,没人教就会认字了,你二哥要我哄着劝着才肯学。”

大郡主脸蛋通红。

有人撩帘进屋,是顺哥院子里的一个宫女:“张大人,这是厨房新做的鲜奶炸糕,您尝一尝——咦,您什么时候带着小千金进宫了?”

绍桢惊奇道:“这不是我女儿,这是大郡主,你认不出来吗?”

宫女连忙行礼:“奴婢给郡主请安。”等大郡主叫她起来,才解释道:“大郡主很少出来走动,就是年宴也只露个面就回去了,奴婢不常看见郡主。”

绍桢点头,看了看郡主的脸蛋,玩笑着问那宫女:“我跟郡主长得很像吗?”

这宫女才犯错,摸了摸鼻子,含糊道:“是有点。”

绍桢也不为难她了,笑道:“点心就放这里吧,顺哥可能快醒了。等会儿雨停,你送郡主去孔侧妃那边。”把郡主的事情交代了一番。

自从出了程六儿的事,顺哥身边侍候的人更是从头到脚被查了一回,留下来的都是心性正直之人,这宫女一听就郑重地答应了。

等宫女出去,绍桢继续看书,过了一会儿才发现大郡主好像一直在盯着那盘点心看。

她不禁扶额,拖着那点心到郡主面前:“我都忘了叫你吃了。吃吧,想吃多少吃多少,别胀着就行。”

大郡主高兴地伸出小手:“我闻着是甜的,我喜欢吃甜的!”捏了一块送进嘴里,吃相很秀气。

绍桢问:“好吃吗?”

“好吃!”

绍桢笑着翻过一页。

大郡主吃完了一块,指着炸糕上的图案说:“好像是梅花!”

绍桢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嗯,是梅花。你二哥有个梅花胎记,他这里的点心都要印梅花。”

大郡主更惊奇了:“真的吗?我也有个梅花诶!我给你看!”卷起袖子,露出一截白白的手臂。

绍桢下意识看过去,果然见那里一小块淡粉色,确实是梅花。

她的视线顿时凝住。

这个图案,好像和顺哥的一模一样,连位置都不差分毫。

世上还有这么巧合的事?

她慢慢道:“郡主从小就有吗?”

大郡主见她感兴趣,很是骄傲:“嗯!青箬说这叫胎记。”

绍桢嗯了一声:“倒是和你二哥的一样呢,不愧是前后脚出生的兄妹。”

她的声音又低又柔:“小宝宝,你叫什么名字?”

大郡主第一次被人这么喊,有点茫然,要回答的话却令她羞愧:“我没有名字。”

“为什么呢?”

“奶娘说的,我身体不好,怕取了名字,在阎王爷那里落了名号,要勾我的小命走。爹娘和其他娘娘们都叫我大姐儿。”

“哦……”

大郡主仰头看了看她,绞着手指,有些迟疑道:“我给自己取了个名字,你想知道吗?”

“想。”

大郡主说:“韫儿。”

“韫儿?”

“嗯!韫于荆石的韫,我在你写的书上看见的哦,”韫儿絮絮叨叨的,“我觉得这个字很好听,青箬说它的意思不好,但我还是喜欢。你可以叫我韫姐儿。”

绍桢神情空洞,嘴角却露出一丝微笑。

的确意思不好。韫,藏也。怎么就挑中了这个字。

她当年被太子撞见说梦话,醒来自己都不记得了,好像就是喊过这个名字吧?

方才送点心的宫女又进来了,对她说:“张大人,外面雨停了,我来送郡主去昭俭宫。”

绍桢木然道:“你带她去吧。”

韫姐儿主动从炕上跳了下去,对她道谢,再朝那宫女走,到了门边,忽然回头。

“我还能来找你吗?”

绍桢视线聚焦,凝望着这孩子干净无瑕的小脸:“当然。”

韫姐儿抿着嘴笑了笑,被宫女牵着手出去了。

绍桢呆呆地独坐屋中,忽然披上斗篷起身,疾步走出去,对院子里侍候的宫人道:“顺哥醒了就叫他练字,我忘了有件急事没办,不过来了。”不等宫人应声,提步就走了。

宫人疑惑地看着他的背影。这风也不大啊,张大人怎么看起来走不稳当似的。

应该是很紧急的事吧……

宫人这么想着,进屋去守着二皇孙了。

……

绍桢回了她在东宫的值房。

小吏看见她很是惊讶。

“大人今日回来得很早啊。”往常都是一个半时辰才回来,这会儿,才半个时辰吧……

绍桢心不在焉地点头,连斗篷帽子都没摘,从桌上拿了自己的工部腰牌,还有出入宫禁的令牌,仔细收好,再嘱咐小吏。

“我忽然想起来,上午在衙门里有份卷宗写漏了一笔银子,数额巨大,待会儿恐怕就要送到方尚书那里了。要赶回去看看能不能提前补救,可能下午就不过来了。今日本来就没有正经的经筵,你去端本宫那边跟太子说一声吧,他应该不会怪罪的。”

这小吏官阶不高,又是交给绍桢处理杂事的,自然应下,又有些疑惑道:“大人方才不是从二皇孙院子过来吗,怎么不顺路说一声。”

绍桢故作恍然:“哦,我一心想着这事,都给忘了,现在过去也来不及,还得劳烦你。”

小吏理解地点点头:“大人快去吧。”

绍桢拢紧了斗篷,步入北风中。

出宫、过承天门,五军府在长安右门以内,六部在长安左门以内。

上桥过了金水河,径直朝右走,进了长安右门,从西公生门拐进一条宽巷,过了一排朝房,在高大的朱红大门前停下。

匾额上题“左军都督府”五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