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手搓核聚变发电站?(1 / 1)

祖宗,救我 下棋者不语 1623 字 12小时前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林仲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他收到小仲传来的设计方案,眼神中闪烁着期待。当他缓缓翻开那厚重的文件夹,一幅幅精美的设计图映入眼帘,机场与小型码头的规划宛如天成,既考虑了交通的便捷,又巧妙地融入了海岛的自然景观之中,仿佛它们本就是这岛屿血脉相连的一部分。

而凤栖宫的复刻设计,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匠心独运,大气而不失典雅,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

林仲的嘴角不禁勾起了一抹满意的微笑,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小仲才华的赞赏。

然而,他并没有急于做出决定,而是将这份方案转发给了在外地工作的女朋友们,希望她们也能分享这份喜悦。

不久,手机屏幕上的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女朋友们的回复如潮水般涌来。有的说:“这方案太棒啦,凤栖宫矗立在岛上肯定美极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看看了!”有的则关心起实用性:“机场和码头的规划很合理,以后咱们去岛上就方便多啦,想想都开心!”字里行间,满是对小仲设计的喜爱与对未来海岛生活的憧憬。

林仲看着这些充满热情的回复,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他微笑着将海岛的设计方案定了下来,仿佛已经看到了东渡岛未来的美好景象。

随后,林仲便让小仲联系国内的一些机械厂,定制一批特殊的零件。这些零件是用来组装智能工程机械的,跟波奈星上的技术一样,全部由智脑来控制。

毕竟在东渡岛,人力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使用智能工程机械还能起到一定的保密作用。

得益于兔子国完善的工业体系,从下单到收货,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所有零件便已整装待发。

林仲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将这些珍贵的物资一一送往东渡岛。

海风拂面,他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当天晚上,林仲并没有休息,而是亲自上阵,手搓了一个机器人。

他手法娴熟,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

不一会儿,一个外形酷似人类、动作灵活、眼神中透着智慧光芒的机器人便诞生了。

“从今天起,你就负责组装这些智能工程机械吧。”林仲对机器人轻声说道,眼中满是信任。

机器人仿佛听懂了他的言语,点了点头,开始有条不紊地组装起智能工程机械来。

林仲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满足与自豪。

然而,林仲的野心并不止于此。

他深知,要想让东渡岛真正实现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需要一个稳定的能源供应。

于是,他决定手搓一个核聚变发电站。而这一切的资料,小仲都已经为他准备好了。

核聚变技术的难点在于材料。

幸运的是,常温超导材料目前已经在赵忠贤博士的实验室中实现了小批量的生产。

林仲心想,赵博士对核聚变技术应该也充满了兴趣吧。

第二天清晨,林仲便踏上了前往赵忠贤博士实验室的旅程。

一路上,他心情格外舒畅,仿佛已经看到了核聚变发电站建成后,东渡岛将拥有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那些智能工程机械也能更高效地运转的景象。

当林仲走进赵忠贤博士的实验室时,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

他礼貌地向博士说明了来意,并详细介绍了自己关于核聚变发电站的设想。

赵博士听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激动地说:“林先生,你的想法很有前瞻性啊!核聚变技术一直是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如果能实现,那将是一场能源革命。我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愿意和你一起合作。”

林仲听了,心中大喜。他紧紧握住赵博士的手,感激地说:“赵博士,太感谢您了!有您的加入,我相信这个项目一定能成功。”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仲和赵博士以及他的团队一起投入到了核聚变发电站的研究和建设中。

他们日夜奋战,不断论证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实验室里,灯光通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与坚定。

某座大山的山腹里,一场前所未有的工程正在悄然进行。

林仲跟着赵忠贤博士的团队第一次踏足这里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整座大山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挖空,变成了一个安全等级和保密等级都是最高的研究基地。

这里,将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林仲虽然已经进入了元婴期,属于非人类的状态,但看到这种规模的工程时,心中还是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激动。

他深知,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赵忠贤博士及团队的支持,更离不开上层的鼎力相助。

在研究基地里,林仲花了一天时间,把核聚变发电站的所有零配件的图纸都画了出来。

他的手法熟练而精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然后,他将图纸交给了这边的机械厂去生产。

等生产的时候,林仲拉着赵忠贤博士的团队进行核聚变小型化。

他深知,以目前地球的科技水平,还只能做到将小太阳点火,并且保持的时间非常短。

原因就是缺材料。

但这个问题在林仲这边并不存在。

他存在的问题就是这边的机械厂能不能生产出合格的零配件。

至于小型化问题,他早就有了图纸。

但为了不惊世骇俗,他故意拉着赵忠贤博士的团队一起研究。

那些聪明而又眼神清澈的科研人员只感觉每天的进度都走得很快,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们前进。

这边才将核聚变小型化的方案论证完成,这边的机械厂已经将零配件全部生产出来了。

因为林仲把所有零配件全都打散,分配给机械厂生产,所以,机械厂并不知道自己生产的具体是什么。

“小林,你这些是什么?”赵忠贤博士看着平铺在地上的零件,好奇地问道。

这几天他早就被林仲的学识给征服了,心中充满了敬佩。

林仲清点完零件,这才笑着回答道:“哦,核聚变发电站,小型的。”

“什么?所以,你其实早就将核聚变发电站小型化了,只是为了让我们有点参与感,才和我们一起研究的?”赵忠贤博士马上就想通了其中的细节,无奈地笑道。

“那倒也不是。小型化容易,但是论证难啊。没有赵博士你们的帮助,我弄的这个小型化核聚变发电站可就没办法进行下一阶段的实验了。”林仲笑着解释道。

“呵呵。”赵忠贤博士只能尴尬地笑了两下,但心中对林仲的敬佩之情却更加深厚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仲带着赵忠贤博士的团队将小型化的核聚变发电站组装了起来。

当看到一个集装箱大小的核聚变发电站出现在眼前时,赵忠贤博士和他的团队成员都惊呆了。

他们仿佛见证了奇迹的诞生,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

“小林,这能行吗?”赵忠贤博士忐忑地问道。

“赵博士,你不是带着团队论证过吗?没问题的。”林仲笑着安慰道。

“你觉得我们生产的常温超导材料合格吗?”赵忠贤博士还是不放心地问道。

“没问题的。”林仲坚定地说道。

得到肯定答复的赵忠贤第一时间就将研究基地里发生的事情上报上去了。

他知道,这个项目一旦成功,将会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林仲原本想点火试试的,也被人劝了下来。

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他深知这一点,所以选择了谨慎行事。

与此同时,在东渡岛上,机器人也在忙碌地工作着。

它按照林仲的指令,有条不紊地组装着智能工程机械。

那些庞大的机器在它的手中仿佛变得温顺起来,一个个零件被精准地安装到位,形成了一台台高效、智能的工程机械。

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工程机械逐渐组装完成,开始对海岛进行初步的改造。它们挖掘着土壤、搬运着石块、铺设着道路……每一项工作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而凤栖宫的地基也已经打好,机场和小型码头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工地上,机器轰鸣一片繁忙的景象。

闲着无事的林仲通过卫星视角,仿佛站在东渡岛的山顶,望着眼前日新月异的变化。

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他知道,这座曾经不起眼的岛礁,即将在他的努力下,变成一座充满科技与梦想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