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洗尘(1 / 1)

李时荣见到董师爷时是在船舱里,他带的五名亲兵有四人被挡在码头上,最后一名亲兵队长则被挡在了船舱外,他看着眼前这个干干瘦瘦的中年人,心里忽然有了一种踏实感,有了一种见到家人的感觉。他抱拳道:“这位先生,你们把我叫过来,说是有什么敕令,请问是代表哪家官府的?是武昌巡抚还是九江布政?”

董师爷笑眯眯的看着了他半天,突然问道:“你是希望哪家官府呢?”

李时荣皱了皱眉,没有马上接话,捧起茶碗吹了吹茶叶,喝了一口,放下茶碗呦呦回道:“我希望不希望有用吗?先生我敬你年岁比我大,我在衙署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办呢!请先生还是直话直说,否则恕我不再奉陪!”

“哈哈,李先生倒是心急,不过却也言之有理。先生之前提到有一种本地的特产叫五色米,是黑白黄绿红五色的吗?”

李时荣一怔,瞬时来了精神,他盯着董师爷道:“是红绿黄白紫五种颜色,先生要多少?我这里的是二两银子一石的。”

“我要的是八两银子一石的!不过我付的是布券!”

“啊,属下拜见情报总长!您亲自过来这边见我!属下惶恐!”说完起身一揖到底。

“是呀,少主知道了你的情况,让我亲自跑这一趟,对你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啊!”董师爷上前扶起他,双手握着他的双手道。

“好好好,感谢少主,感谢您!”

“好,就不客套了,我们抓紧时间。”

“您请说!”

“你的代号就是这句诗的最后三个字,这首诗也是以后联系你的暗号,你从今天开始就和原来所有人断开联系,进入休眠状态。直到有人用这句暗号来唤醒你和你联系才接受命令,明白吗?”

“明白!”

董师爷拿出一本厚厚的《尚书》,问道:“你今天可以把这本书带回去吗?我看你带的两个亲兵很是警惕!”

“的确不方便,现在那张献忠对我还不是很放心!”

“那没事,你回去后,去书局里买一本中国出版社的《尚书》,这就是你以后的编码书,你可以用之前传给你的那一串数字去核实一下,是否就是那句暗号诗。”

“好的,我自己进城去买,城里有几家书局。”

“好,另外我提醒你,比如有我们的人被抓了,或者张献忠叫你去抓我们的人,你都不能去救,不能暴露自己,直到用暗号激活你,明白了吗?”

“明白!”

董师爷在桌子上铺开一张大明江山舆图,指着地图接着道:“为了让你更快地取得信任,身居高位,这次我们会配合着把武汉三镇送给张献忠,之后你要让他横扫湖广和江西大部,把地方上的地主缙绅都杀一遍,再折返入川,你们现在的旗号不是叫大西么?”

“对,大西王。”

“那就去蜀地仿照蜀汉建国,建一个大西国,这样才能和李自成的大顺拉开距离,避免过早和他们火并,原来还需要防范那左良玉,现在也应该不用担心了。不过往南不要进粤地,赣粤之间的路可不好走,能到吉安衡阳一线就行了。”

李时荣看着桌上的地图,不觉一阵惊叹,问道:“这图可真好,我能拿走吗?”

“可以,不过你要藏好了,别引起他们的怀疑。”

“没事,我等会儿叫人进来偷偷拿走,你们就假装没注意被我的人偷了,如何?”

“可以,我来安排!差不多了,时间也挺长了,我们就此别过,往后山高水长,你要多多保重,事事小心!”

“那我的家眷怎么办?他们知道我已娶妻生子,还有姐姐姐夫。”

“你觉得如何安排比较好?是我们全部都接走,还是留一点和你在一起?免得他们起疑心?”

“都接走吧,免得以后跟着我到处奔波,我也不放心!还有我之前的上线下线,也都接走吧!”

“行,这样对你也最安全!”

“告辞!”

两人在船舱里突然放大了声量,嘴里相互骂骂咧咧,争得像乌眼鸡一样。董师爷把茶碗啪的摔在地上,惊得门外的众人都冲了进来,小小的船舱里突然一副剑拔弩张的样子。董师爷起身怒道:“走,把这两个反贼关在这里,等陈大人回来,我们禀明朝廷!杀了祭旗!不识抬举的东西!”

说完带着自己的人出了船舱。李时荣见人都出去了,赶紧悄悄向那亲兵示意把桌子上的地图收起藏好了,然后对门外叫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大人你也是个读书人,这点规矩都不懂,还不如我们这些你口中的反贼!大明的天下就是毁在你们这些狗官的手里!”

“大人,你一声令下,我们现在就把这些反贼宰了,不过之前我们可是和他们议和了的,这传出去不好听啊!”

“算了,关他们到天黑,再赶出营去,哼这种无名鼠辈,杀了也是污了我大人的刀!”

“就是就是,大人息怒!饿他们两顿看他们还嚣张!”

后半夜,六个人一行跌跌撞撞,有气无力的走了七里多地,终于回到了黄州城下,紧闭的城门显得非常阴森,他们去时的马都被收走了,回来的路又是泥泞不堪,六个人都是一副狼狈像。在城下他们大声叫门,刘文秀亲自带着人把他们接了进去,见几人的狼狈模样不禁愤怒不已,李时荣只能安慰道:“刘将军,不用发怒,官军并没有把我们怎么样,我这次去带回的信息很重要,我还偷到一样宝贝,这一路上我一直担心被他们发现后会来追击我们,现在平安进了城,我们这次是赚大了,韩旗官,你快把那张地图拿出来,交给刘将军保存!”

小队长忙脱下靴子,再打开绑腿从里面把那张折了几折的地图挖了出来,呈给了刘文秀,道:“三将军,我怕放在身上给汗水打湿了,放在绑腿里比较安全,只是有点脚臭,您多担待!”

“心还挺细啊!”李时荣在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不错,等大西王回来,我要好好在他面前夸夸你,奖赏一番!”

“多谢大人!”

刘文秀借着火把的亮光大致看了一眼,不觉大惊,道:“如此详细的舆图,我还真从来没见过,这可是件宝贝,李大人您可又立功了!快快,送李大人他们赶紧回衙署沐浴更衣,好好休息!”

太仓南园里歌声轻曼,舞姿妖娆,朱老太爷正为从外地任满归乡的彭歌祥彭参事接风洗尘,那群朝鲜歌姬也正卖力的跳着诱人的舞蹈,彭大人自是看得满眼春色,摇头晃脑地道:“朱兄这小日子过得是越来越有滋味了,这些个新罗舞姬是哪里弄来的?别有一番风韵啊!这园子以前可是叫‘太师府’,兄台这是发达了!”

“贤弟取笑了,我也只是借了这园子的一小块做了个别院,王家这些年人口凋零,也用不到这么大的场面,自是拿了以前的产业换点零花钱,我们这些门生故吏自然是要捧场的,您说是不是?”

“朱兄谦虚了,现在谁不知道你家牵头的那个什么联盟是我们江南这边的这个。”说着伸手挑了挑大拇指,“连那福建的郑家都要给你们面子,我在广州也见过你们的买卖,真是生意兴隆啊。这两年,朝鲜那里的舞姬可是稀罕货,就是那郑家也未必能轻易弄来,朱兄的手伸得不短啊!”

“贤弟游历天下,见多识广,如此说来为兄倒是觉得颇有不安,还请贤弟明示!”

“既然朱兄有此一问,我也不瞒如实相告了。我此次去应天述职,和那熟识的吏部员外闲聊时听说了两件事,现在想来还都是和兄台有关系的,朱兄有没有兴趣听听?”

朱老太爷从侍女手上拿过酒壶,亲自斟满了酒杯,道:“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