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
墨菲定律,虽迟但到。
简阳那保佑庄家舅舅长命百岁的话,才说了没两日,简阳正在落鸡山搞消杀,准备第三次投入鸡苗的时候,就得了家里来报,说是庄家舅舅到衙门了。
已经久闻其名的简阳,高兴地扔了喷壶就要跑。
不过来报信的欢喜却说:“不用急!庄家舅舅都死透啦!跑再快也不赶趟啦!”
天雷滚滚。
天打雷劈。
天崩地裂。
天........
“天爷啊!!!!!”简阳悲从中来,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她抓着欢喜问:“咱舅没了可咋整啊!咱往后,可咋整啊!”
老蒋帮没了这庄家的舅舅,就等于东大没了长三角,鹰酱没了马斯克!
晴天霹雳啊!
这对外的采购和销售,以后可咋整啊!
欢喜也很拍着大腿道:“就是啊!!庄家舅舅这都活了四十来年了,没想说死就死了。
可他死了,自己倒是清闲了,我家小姐可怎么办啊?!
庄家的三个马队,百多家铺子,十多个庄子,外加各地的田地,茶园,果林.......可让我家小姐怎么管得过来啊!
我家小姐也真是命苦,明明可以当个闲人,可现下却........”
欢喜说着,居然忍不住抹起了泪来。
“等等!!”简阳脑瓜子嗡嗡的,“你是说,庄家舅舅死了,阿瑶则会继承舅舅的遗产?!”
“对啊,不然呢?”欢喜擦干了眼泪,略带不满道:“庄家人丁稀薄,庄家外公统共就生了庄家舅舅和我们家姨娘。
你也知道,庄家舅舅身体不好,根本不敢娶老婆,就怕到时候用了精气,人就一命呜呼了。
所以庄家现在就我家小姐一个后辈,庄舅舅没了,那庄家得财产,就都是小姐的了。”
“没人抢吗?!”简阳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哪家不都有些见利忘义的亲戚吗?”
“没啊,”欢喜耸肩道:“庄家向来一脉单传,庄家外公那一辈,也只他一个,别说男兄弟了,连女姊妹也是没有的。”
“那仆从呢?不是很多主子没了,大管事抢财产的吗?”简阳对人性,还是不怎么信任,“咱老庄家怎么没这事儿?”
这话怎么听,就怎么奇怪。
不过欢喜倒是并没觉得。
她给出的解释是,“那不敢~~去接应庄家车马队的,是魏捕头派去的人,老庄家虽然有钱,可他们世代从商,地位不高。
您可别忘了,我家小姐,可是王知府的女儿!!老庄家的管事再厉害,他们哪里敢跟知府抢财产啊?”
简阳这才想起来,“哦~~~~对哦!我爹可是知府!!差点儿给整忘了。
走吧走吧,虽然庄家舅舅凉了,但凉了的舅舅,咱们也得瞻仰瞻仰。”
“大人和夫人也是这个意思!”
两人于是匆匆回到了知府后院。
之后几天,简洪涛帮着庄家来的管事和一众仆从,给庄家舅舅举办了个简单的落葬仪式。
阿瑶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
为此,青莲大受感动,说是血脉亲情,到底不是不一般。
外甥女和舅舅压根都不认识~~~阿瑶就能哭成泪人。
要认识得话,那还不得哭倒西林三座山?
可实际上,只有简阳和欢喜知道,阿瑶在葬礼当天哭得天昏地暗,完全是因为看到管事的地上来的一长长长长长长长长串的各地铺子和田庄的清单。
而庄氏的账本,管事说已经派人去取了。
因为账本有点多,光对账的账房都要来十七八个人,所以可能要个十天半个月才能到。
阿瑶当时听了就觉得心情不好了。
而欢喜则问了句,“十七八个账房,得对多少账册?”
管事掐指一算,回说:“账册具体多少册,老奴倒是一时也盘算不清,不过咱们家的账册,是单独放在一处的,库房三间能堆满。”
于是,阿瑶就哭了。
她哭姨娘死得早,更哭舅舅怎么没留下一儿半女。
三间库房的账册啊!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再加上家里还有几百号的仆从和下人,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排。
老管事建议道:“既然姑娘在西林,那要不,咱们把家就搬来西林吧?
老奴瞧着咱知府后院地方也小了些,咱老爷太太,还有老太太也就两三个下人服侍,有俩还是瘸的.......实在是有些简朴过头了。
正好家里还有三百来个仆从,让他们过来也能好好服侍咱家知府大人~~~”
“等等!!”欢喜从简阳那儿学来了口头禅。
她抬手制止了庄家管事,“不儿,咱舅就一个人,为啥需要三百多个下人啊?”
真吓人。
“呵呵呵呵呵,”老管事笑出了有钱人的低音炮,“好叫小姐晓得,咱家是行商人家,讲究的就是个排场。
要真说够不够用的话,家里的五进宅院,就少爷一个主子,也是太大了。
可做买卖的人,没有这些排场,人家也不信您有能力做大买卖啊。
所以这些下人也好,大宅院也罢,都是买给别人看的。”
“那咱们这儿怕是用不到这些人。”阿瑶认真道:“父亲和母亲是不爱铺张的,再说咱们后院也住不下这么多人。”
虽说前些日子简大和简三家的小院都造好了,这两家也都搬出去了,可衙门后院再怎么宽敞,也确实住不下三百来个下人呐。
“问问老爷吧,”欢喜突然想到个事儿,“之前老爷还说要招人修桥打撸扯什么钢索呢,也许他那儿需要人。”
“那也行。”阿瑶点头,心下琢磨着,也许简阳那里也需要人也不一定。
结果一问下来,父女二人确实需要帮手。
简阳这里要人搞食品加工。
虽然上山寨已经有人愿意来了,可那也只够处理兔子的。
后头落鸡山干起来了,不还得处理鸡鸭鹅呢吗?
那需要的人手,可比处理兔子的人手要多不少呢。
另外,还有简大简三的花卉种植和药材种植,也需要人手。
他们让庄家送来的第一波兰花,已经死完了。
简阳琢磨着,再死上两波,估摸着就能稳住了。
到时候剪枝浇灌除虫啥的,也都需要人手。
简洪涛这里就更别提了,恨不能一个人掰成八个用。
毕竟,要用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城墙要修的用人。烟城的破烂城墙,很多地方都是用篱笆随便糊弄的地方,这会儿都得换成实心砖的。
从烟城到码头的路也要修。
虽说做不到通铺青砖石板吧,但好歹得把地给夯实了啊。
从烟城到码头,泥地得夯上百公里,这活计可不是十几二十个人能干得过来的。
另外,因为西林山多,很多地方出山,得翻上三天的山。
以至于行政令下去,起码得要五六天才能到县里。
然后从县里到乡里,乡里再到村里或者寨里。
没个十天半个月,基本上是下达不到的。
现在亏得是福海卫的人很多都被派去了各县,来回还能快点。
要放在以前,送信的怕是得跑上两三个月才能回来。
这也是导致西林百姓宁愿在山上做寨民,也不愿意听朝廷的。
朝廷压根没能力管事儿,咋整呢?
所以简洪涛就想在比较大的山寨或者村落里头,架上通信塔,拉上缆线。
当然,这不是为了通电话。
毕竟简洪涛虽然能手搓马桶搋子,但是却没办法手搓电话机。
电机的东西,他确实也是不太懂。
他是准备搞个跟以前银行里头的那种,夹着票据飞来飞去的账卡转盘。
不过是超大型的。
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利用高低差,把需要传递的消息在钢索上飞来飞去。
如果这个设想可以实现的话,那西林府的行政效率就会高很多。
而且以后如果可以的话,还能试试用钢索运输货物。
不过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
目前简洪涛就是想先试试烟城附近的几个山寨之间,能不能通联。
踩点选地,架设通信塔,打造钢索,拉索,等等之类的事儿全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简洪涛现在是缺钱又缺人。
所以说句难听的实话,庄家舅舅.......死得也是很及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