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恐怖的记忆力(1 / 1)

回到酒店,李羡鱼试着给袁宴茹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一下就接通了。

“不好意思啊李羡鱼,我正想给你打电话呢!”

“剧组这边还要录制一些我们的生活片段,吃饭睡觉这些都要,我现在就跟杨姐睡一个房间……录制期间都不能无故离组,要不你还是先回皇城去吧?”

李羡鱼微微一愣,这些之前都没沟通过吗?

你还真是个傻大胆啊,啥都不知道就敢签合同!

那边,袁宴茹偷偷吐了吐舌头,

“我原来不是想着半夜能偷偷溜到你那边去嘛……”

李羡鱼无语,敢情就我一个人不知道啊!

行,你可真行,不怕社死你就偷偷溜过来,晚上锁门就算我输!

“对不起啊,别生气了好不好,大不了等我回了皇城再好好补偿你……”

挂断电话,李羡鱼感慨着摇了摇头。

他现在基本确定李思思是在忽悠他了,就她这样,他要是提出结婚,不立马答应才怪!

可是,那是之前,现在跟李思思有了这一腿,倒是不好再提结婚这事了。

麻烦!

算了,先就这么拖着吧,真有哪天拖不下去了,就干脆去弄个阿拉伯国籍。

到时候,别说这两个了,再补两个进来都木有问题!

胡思乱想了一会儿,他洗漱收拾了一番,躺床上开启了寸尊福人物卡!

一开始讲的果然还是那三大原则,他也终于知道了第三个原则是什么。

“术有尽而石无尽,尽信而无备者亡。”

这一次,老先生倒是好好的给他解释了一番。

赌石就是一种技术,水平再高那也是有限度的。

可是翡翠原石的表现却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如果不思进取或者不知道节制,迷信自己的赌石技术,那最后肯定只剩下败亡这一条路。

讲完三大原则之后,老先生随手一挥,桌子上就出现了十块大小差不多的石头。

“你先看一下,然后告诉我你的判断,我看看你基础怎么样,再考虑该如何教你。”

李羡鱼心头一喜,果然跟那张人物卡一模一样,那就不能一下把时间都给耗完了,留几个小时下来,关键时候那也是能救命的!

镇定了一下心神,他拿起一块料子仔细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一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

“如果这会儿我选择使用透视卡……那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果全部10块石头全都透视了,这张人物卡会不会原地爆炸?”

李羡鱼今天折腾了一天,再次拥有了117张透视卡,感觉有那么一点点的小膨胀。

想到这儿,他忍不住开始偷偷召唤系统。

就是试试,看这种状态下系统能不能套娃,真用了才是傻了。

结果尝试了一下,系统根本就没有反应,他才彻底老实下来,不再胡思乱想,拿着料子认真的看了起来。

时间就在寸尊福的讲解中慢慢过去,看看事先设定的3个小时就快要到了,李羡鱼找了个机会,学着寸尊福那样随手一挥……

嗯,怎么没有反应?跟那边不一样?

想了一下,他又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块原石上边,结果这一次,一块有点虚幻的原石慢慢的出现在了桌子上。

“呵呵,原石跟其他东西可不太一样,你想完整的记忆下来基本不太可能,所以你具现出来的才会有点虚幻。”

看到李羡鱼的动作,寸尊福瞬间就明白了这小子想干什么。

他拿起那块有些虚幻的原石看了看,随手往地上一扔,

“还行吧,应该能看到糯冰,色不好说,有几个你认为无关紧要的地方没有记忆清楚……”

石头在半空中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李羡鱼却不惊讶,这个早在那边就已经见过了。

只是,刚刚寸尊福这句话还是有点吓到他了。

这已经是他记忆最清楚的一块原石了,可依然虚幻的好像假的一样。

可刚刚对方用来教学的那些,一个个感觉就跟真的一模一样,难道,两人的记忆力就真的有这么大的差别?

更别说,对方连那些料子解开后的样子也具现的无比真实,这真是人力能做到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的记忆力就太可怕了!

那么这是不是也代表着,他如果做不到这种程度,是不是就不可能达到对方一样的水平?

一时间,李羡鱼想了很多。

之前他还没有这么迫切,觉得一年之内能不能挣到3个亿都无所谓,反正慢慢跟着人物卡学习,还有透视辅助,他也能在赌石这一块呼风唤雨如鱼得水,无非就是时间早晚而已。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他觉得,如果不抓住那个能够真正拥有寸尊福全部传承的机会,就算给他再多的人物卡时长,他可能也无法达到对方的那种水平!

寸尊福看着一脸震惊的李羡鱼,默默微笑着却不解释。

他能告诉他这是借助了系统的能力吗?

他要真是能把每一块原石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忆的这么清楚,他早就不是人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也没必要去记忆的那么清楚啊!

李羡鱼等了一会儿见对方没搭理他,摇摇头,开始慢慢具现第二块印象比较深刻的原石。

虚幻就虚幻吧,只要能给一个大概的判断就好。

实在不行就上透视,这好歹也算是帮他筛了一遍。

“这块看起来有点像是高冰……不过小子,我提醒你,刚才我也给你讲过了,赌石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每一个点的表现都至关重要。”

“我现在做出的判断,只能基于你提供给我的这些特征,和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天渊之别,你还要继续下去吗?”

李羡鱼犹豫了一下,坚定的点点头。

他要的就是一个基础判断,剩下的他自然会用学到的东西再去仔细研究。

这样,有可能的巨大收获就像胡萝卜一样,一直在他前边吊着,他学起来才会更有动力,进度也能更快一些。

更何况,他也需要试验一下这样做的效果,真要拿不准,最多也就不过一次透视机会的事。

他现在可不缺少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