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时也命也(1 / 1)

小松代洋二的话说完,土肥圆贤二收起刀,把他扶起来,说了一句:

“小松君,辛苦了。”

土肥圆贤二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被击溃,完全不是小松代洋二的错。

土肥圆贤二随后看向炮兵指挥官,问道:

“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此话一出,炮兵指挥官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闭上眼睛说道:

“将军,您现在就可以处决我,但我还是要说,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个中国特务干的。”

土肥圆贤二冷哼一声,并没有拔出刀,而是命令士兵道:

“把他们都扭送南京,上军法会议论罪,即刻启程。”

军法会议就是日本人自己的军事法庭,主要是处理军队内部渎职、叛变、宣扬反战言论等罪行。

他们的罪行最起码是一个渎职,如果那个真实存在的中国特工军法会议不相信,还有可能被当做帝国的叛徒。

等到他们被送走后,小松代洋二和土肥圆贤二单独来到山头之上,没有其他人跟着。

“小松君,这一次确实怪不了你,但帝国的损失你得想办法弥补,不然军部参谋本部的其他人肯定会秋后算账。

到时候我想保你都不一定保得住。”

土肥圆贤二很明显话中有话。

小松代洋二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想法,躬身道:

“将军放心,下个月我会安排10万美元到夫人的瑞士银行账户上。”

这个时候的10万美元大约相当于250多个大黄鱼,存入瑞士银行兑换成瑞士法郎那可是足足40多万瑞士法郎。

小松代洋二这可是下了血本了。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土肥圆贤二话锋一转说:

“我要说的是,前线吃紧,这里的工厂都损毁了,想要重建也来不及,接下来的物资你需要在上海来筹集,不管用什么方法,能筹多少是多少。”

“哈依!将军阁下请放心!”

小松代洋二此刻已经确信,自己这一个难关算是度过了。

“行,那我现在就回南京。”土肥圆贤二随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小松代洋二。

小松代洋二立马明白对方的意思,连忙说:

“瑞士银行那边我会安排妥当,请将军阁下放心。”

见小松代洋二这么懂事,土肥圆贤二点了点头,随后离开山头,返回南京。

望着土肥圆贤二离去的背影,小松代洋二双手都快捏出水来。

小松代洋二来中国之前,那可是意气风发,没想到被一个小小的将军压得喘不过气来。

要知道,当年他要是答应东条家族的联姻,进入军部参谋本部成为土肥圆贤二的上司也是轻轻松松。

可当时的他偏偏硬气,不愿意靠女人上位,以为自己能够在中国战场上做出成绩,靠军功上位。

只是没想到最后辗转来到了情报部门,成为梅机关的机关长。

时也命也。

.......

刘如光这边也拿到了林江留给他的信。

打开之后,他第一个看的是最下面的落款,上面写着“鲶鱼”二字。

“鲶鱼”知道自己的身份。

这一点,刘如光倒也没有太多意外,只是他没想到“鲶鱼”竟然会给自己写信。

接着看信的内容,他大吃一惊。

因为“鲶鱼”的内容就两点。

第一,刺杀季坤的事交给他,而且制定了刺杀时间9月19号,让红党的人不要出手。

第二,“鲶鱼”让他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一定要让日本人知道。

这两点,让刘如光摸不准头脑。

首先,刺杀季坤的事红党确实做了很多部署,外界也知道季坤是红党必须要除掉的人,这个不假。

“鲶鱼”要帮忙除掉此人,还不让红党出手,有可能是对方和季坤有仇,想要亲手了解此人,这个也说得通。

但是对方要求自己一定要把消息泄露出去,这就不符合常理了。

如果真的把消息泄露出去,那日本人严防死守,就算“鲶鱼”有通天的本领,也没有办法完成任务啊。

离谱!

当然,最离谱的还是9月19号当天完成刺杀。

这都把时间告诉日本人了,日本人也不是傻子。

离谱归离谱,但刘如光想到当年刺杀江中宜子的时候,“鲶鱼”插入对方心脏那一刀的离谱程度,他也觉得还好。

毕竟,当时的刘如光无论怎么计算都没有计算出对方是如何搭上自己精心计划的关灯便车。

而且,还做得天衣无缝。

既然是“鲶鱼”要求的,那必须按照他要求的做,他相信“鲶鱼”是有自己的考虑。

当天下午他便只身前往公共租界,见到了这次的行动小组成员。

当他宣布暂停行动的时候,行动小组的所有人都表示不解。

柳盼盼第一个不满意,直接开口问道:

“让我们暂停行动,难道季坤这个叛徒就不除了吗?”

刺杀季坤是她来上海的任务,也是她第一次执行锄奸任务,为此她每天都在做计划。

结果到头来说暂停就暂停,她想不通。

刘如光想到“鲶鱼”并没有想保密的意思,便直接说:

“鲶鱼传来消息,让我们不要操心季坤的事,他会在9月19号完成刺杀。”

此话一出,除了柳盼盼以外,其他人都连连点头。

“鲶鱼是谁?他算哪根葱?他要刺杀我们就得让路?要是他刺杀失败了,我们想再去刺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柳盼盼牙关紧咬,不服气。

“柳盼盼,注意你的言辞。”

“就是因为鲶鱼的存在,日本人如今做很多事才畏首畏尾,我们才能在夹缝中生存,我们红党每个人对他都要有最起码的尊重。

还有,鲶鱼这个代号自从出现过后,从未失手过。”

刘如光对“鲶鱼”是尊重的,因为他知道,不管对方是哪个阵营的,至少他是抗日的。

“鲶鱼难道是军统的?”

柳盼盼听对方这么说,好奇问道。

“没人知道,从现有的情报来看,他曾经是军统的一个外围成员,但是早已经脱离军统。

之后便没有人知道他的消息。

但他隔段时间就会干出一件大事,比如这一次。”

刘如光深吸一口气。

这时候,旁边的一名成员问道:

“领导,我想知道,鲶鱼为什么要定一个确切的时间,9月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