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太后见景帝(1 / 1)

“白莲教起义?”陆景一愣。

“是啊,近些年的年景不太好,各地大旱、洪涝、蝗灾之类的天灾数不胜数。天下不太平,各种起义都有,连江南富庶地区都有人揭竿而起。”

“如今的白莲教更是声势浩大,已经攻陷了好几个州府。陛下今天在朝会上宣布派兵征讨,点了几个将,清绾也被陛下点到,所以她现在才带兵出发江南,前去镇压。”

“你在宫内,也能知道宫内外的情况?”

陆景诧异的问。

夏晴岚笑着道:“冷宫虽然封闭,不过也不是一点信息都传不进来,也就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

“我父兄以往皆是朝中重臣,所以我对天下大事,也略有兴趣,平时和其他后妃闲聊,她们有些人信息渠道比较多,我从她们口中听到一些外面的消息,有时也会多问几句。”

“所以,现在的大景,已经达到危如累卵的地步?”

陆景眼中冒出兴奋的光芒。

要是大景已经到了群雄并起,皇朝崩坏的地步,那他不介意朝着大景的破房子狠狠的踹一脚!

夏晴岚看了一眼有些兴奋的陆景:“有没有达到危如累卵的地步,我不知道,不过,这些年确实有些民不聊生,天下哀怨,不然,各地不至于都有起义军为民请命。”

“这样啊。”

陆景摸了摸下巴。

要是自己帮助那些起义军推翻景帝的统治,那不就能给景帝制造大量的麻烦了?

陆景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能大量刷气运值的出路!

自己在冷宫里待着,弄死一些杂毛,都只是小打小闹。

只有参与天下的争锋,布局整个皇朝,那才是真正能混乱景帝气运的操作!

而且。

既然景帝惹得天怒人怨,自己出手,也算为民除害。

“既然清绾要带兵出征,这段时间都没办法回来了,赵子平的事,就先放下吧。”

“那行。”陆景点头。

…………

御书房。

景帝周泽正在看手中的奏折,脸上尽是阴郁的神色。

白莲教起义声势浩大,教众达到十数万,短短半个月,已经攻陷了江南地区好几个州府。

江南可是大景最为富庶的地区,要是白莲教的起义不能镇压下去,可是会极大的影响大景赋税的。

“白莲教……可恶,这些泥腿子,居然还真成了气候。”

景帝暗骂一声,甩开手上的奏折。

有关白莲教的消息,锦衣卫已经多次给他呈递了相关奏折。

不过他并不当一回事,觉得白莲教成不了气候,因此也就只是下令让当地的主官负责解决,没特地派人过去处理。

没想到,这才没几个月,好几个州府的主官就被白莲教的人拉出官府,当众砍头!

这是在向自己挑衅,是在蔑视皇权!

“陛下息怒,肖供奉、韩将军和长公主殿下都已经出马,必定能镇压白莲教的那群宵小,陛下只需要在宫内等待他们的好消息。”

一旁的曹公公适时的开口宽慰道。

“他们出马,我倒是不担心压不下去,只是白莲教已经在那几个州府都开仓放粮,拉拢民心。今年的赋税,只怕得比去年少收上来一两成。”

景帝神色忧愁。

一两成的赋税,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一笔极大的数目。

特别是如今国库空虚,更需要赋税。

朝廷少了一两成赋税,可是很要命的,没钱,很多事情都办不成,甚至军心都会不稳。

“陛下,朝廷节衣缩食,紧着点来,还是能度过去的,反正明年赋税也就恢复了。”

“唉,也只能这么办了。”

景帝叹了口气,似乎想起了什么,看向一旁的曹公公,问道:“对了,苏供奉是否已经回宫?”

“陛下,苏供奉今天下午就能回到皇宫。”

“那就好。”

景帝闻言,神色明显松了口气。

正在此时,门外有太监进门禀报:“陛下,太后娘娘来了。”

景帝神色一喜:“母后来了?”

说着,他赶忙站起身,前去门口迎接太后。

很快,一个雍容华贵的美妇走进御书房。

“母后,您怎么来了?”

景帝看着那越来越漂亮的美妇人,眼中有着一闪而逝的惊艳。

自己这位母后,实在是漂亮的不像话。

那股熟妇的气质,连他看了,有时候都觉得有些恍惚。

他搀着太后的手,恭敬的把她迎进御书房。

侍女为两人各自沏了一杯供茶,然后和曹公公一同走出御书房。

太后笑了笑:“哀家来找你有点事。”

“陛下,你最近在忙什么?好几次哀家过来,曹公公都说你没空,哀家也只好打道回去。”

太后坐下后问道。

景帝眼神闪烁了一下:“母后,我最近忙着禁地里的事情。”

“禁地?”太后一愣,也就没再多问。

禁地里的东西,按照祖制,她一个妇道人家,不能过问其中的事情。

“对了,清绾的侍女今天说你派清绾出宫带兵打仗去了,可有这事?”

“嗯,江南有些事情发生,需要清绾去处理。”

太后点头,也没细问原因,开口道:“说起来,清绾回来之后,我们得考虑她的人生大事了。”

“是啊,清绾已经24岁,早就该考虑成亲之事,朕之前多次和您提议,您不愿意,她现在这个年纪,实在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景帝见太后主动说起了孟清绾的事,于是也顺着说了下去。

“清绾一直没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子,哀家之前也不愿让她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就这么一直耽误了。”太后叹了口气。

景帝神色郑重道:“母后,清绾身为长公主,成亲这等事,哪里能和一般女子一样,考虑什么喜不喜欢,还是合适最重要。”

“前些年,还有其他皇朝的皇子派遣使者,为清绾向朕请婚,这两年请婚的,都是一些王侯世子,或者大族子弟。”

“再过两年,等清绾再长几岁,估计连这些人都不愿意再求娶清绾。”

景帝说到这,对太后颇有些埋怨的意味。

孟清绾要是能在四五年前嫁出去,和其他皇朝的皇子联姻,能给大景带来很大的利益。

而现在,孟清绾已经24岁,属于老姑娘,其他皇朝有些地位的皇子,甚至稍微有些地位的世子,都不会再想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