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她能逃过死亡之劫吗(1 / 1)

时间匆匆过,悠忽之间,就到了孙长江和刘菊梅的生日,满心欢喜的孙莲心,要在家里烧一桌好菜,好饭,给爸爸妈妈庆生。

今天是爸爸妈妈的生日,他们的生日在同一天,真是好巧,也算是一个隆重的大日子。

碰巧的是今天不是国家法定休息日,没有人在家,家里空空落落,只有几只蚊子陪着正好在家休息的孙莲心,可以张罗一桌子好饭好菜,结结实实地孝敬一下爸妈。

今次给爸妈过生日,不用爸妈掏一个大子儿,她慷慨掏腰包。

她的一篇报道人工智能的新闻作品,获得报社月季度内部奖励,获得五百大元奖金,完全够给爸妈好好过一次奢侈的生日了。

在孙莲心的记忆里,还没有好好给爸妈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呢,这次要弥补多年留下的遗憾。

再说,孙莲心也想趁机显示一下自己的厨艺。

前些日子,跟莫之叹到了要谈婚论嫁的阶段,她为了准备适应跟莫之叹到来的新生活,到时候有饭吃,不至于饿肚子,就不惜肉疼,爽爽快快花了一千多块钱,报名参加了一个厨师培训班,师傅会教给你很多烹饪技术,做多种菜肴。

什么四大菜系和八大菜系,都可以做。四大菜系:川菜(四川),鲁菜(山东),粤菜(广东),淮扬菜(江苏)。八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淮扬菜、闽菜(福建)、浙菜(浙江)、湘菜(湖南)、徽菜(安徽)的菜都可以学,且请的都是技艺高超精湛的专业大厨,有的大厨的菜在大赛中,获得过国家级别大奖。厨校的生意很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个年龄段的学员都不少,这跟生活转好,人们需要提高生活品味有关系吧。总之,这是时代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众多的厨艺学员里,有很大一部分是那些要结婚的准新娘和准新郎,他(她)们学会了做菜做饭,以适应自己的新家,不会做饭菜,总不能喝西北风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再加上孙莲心虚心向学,求知欲很强,又学得一丝不苟,厨艺大有长进不说,她也从中找到了乐趣。之前,她对围着锅台转做饭很有偏见,觉得跟驴拉磨一样,了无生趣,她想就算是结婚,也要逃离灶台之苦役。没有想到,经过亲自操手实践做好了各种美味佳肴,品尝着自己亲手炮制的美味佳肴,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哈哈哈,妙趣横生啊!

孙莲心在厨师培训班培训完了所有的课程,厨艺大有长进,也可以说是飞速发展,今次给爸妈过生日,她要大展身手了。

下午三时许,小风微吹,碧蓝天空,日头晶亮,一根根儿金条阳光,挠人眼窝,灿灿汪汪,晒得花草树木,崭新清亮。

孙莲心披着一身恣意暖阳,不急着赶路,溜溜达达,懒懒散散,要到菜市场买些爽眼青菜,购些新鲜鸡鸭鱼肉,外加少许抓鼻子的香溢佐料。

她要到美莎卖菜的市场里买菜,也想见识一下菜市场独特的风景线。

但她没有在菜市场看见美莎的摊位,她的摊位是空着的,没有出摊,应该是请假了吧,她没有在意,就到别的摊位买菜。

菜市场的人很多,挤挤挨挨,擦肩接踵,胖胖瘦瘦,丑丑俊俊,大多是上了年岁的老年人,俊朗勃发的年轻人特么少,廖若星辰。

她平素没有买过菜,家里的菜大多是妈妈买,她在周末休息的时候买菜,但她买菜要择好时辰,往往是在天欲黑要瞎的薄暮时分,那时候的菜都是卖剩下的剩货,有的蔫吧,不新鲜了,也降价了。捡便宜,妈会一下子买很多价廉一些的近似处理的蔬菜,诸如:菠菜、小白菜、萝卜等等,这些大众口味的穷人菜,也是时尚菜,都不贵,但绝少买蒜台、韭苔、韭黄、香椿等身份贵如杨贵妃那样的价高的贵胄菜,吃不起,偶尔才会狠心少买点儿。过日子,钱就是要扣着点儿花,手脚一大,那些财就河水一样逝者如斯夫了。妈会把买来的菜,一股脑塞到冰箱里,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撑到肚胀,胃也鼓鼓囊囊,够一家五口人吃一个礼拜的。妈买米也一样,都是买些寻常百姓家煮吃的东北大米,稻香米等。这种大米的价格一般都是两三块钱一斤,如果是每斤五块钱以上的大米,就算高档的米,普通人家吃不起。而有种黑色细长苗条的大米——菰米,价格就不是一般的贵了,一斤上百元,被坊间百姓称为“土豪米”,大多都是走海关从外国进口的,寻常百姓家,都没有吃过,望米咂舌。不过话说回来,这菰米的营养价值的确很高,其蛋白质含量远超稻米和粟米,经常吃可以调理肠胃、治疗心脏病、解烦热,还可以作利尿剂等等。而菰米的吃法也有很多,可以混合大米一起蒸熟成米饭,也可以煮熟做凉拌,还有甜汤、杂粮粥里面都可以加一些菰米,吃起来很爽口,跟大米的口感截然不同。但孙莲心的妈妈碰都不碰土豪菰米,离而远之,你贵胄如何,金贵如何,你金贵你的,咱就不理睬你,你再怎么向我抛媚眼,咱很有千年定力,就是不吃你,把你晾在那里,孤在凉处,闲置到寂寞而死。

穷人怎么的,就是有志气。

孙莲心到得菜市场一看,她看到菜品很多,绿绿汪汪,到处都是抓人眼球的青菜,有尖辣椒、茄子、芹菜、黄瓜、豆角、土豆、西红柿等等,花花哨哨,水水灵灵,品种繁多,应有尽有,不一而足,瞅着眼新,看得她眼花缭乱,跟欣赏鲜亮的画一样,好生享受。

孙莲心没有妈买菜时那么算计,妈会砍价,死缠烂打,跟卖菜阿姨阿叔砍价,哪怕一斤菜砍掉一两毛钱,买一趟菜下来,也节省两三块钱,细水长流,年深日久,积攒下来,也省下一笔不菲的钱。孙莲心还年嫩,没学会妈砍价的本领,每买一样菜,实价付款。她买完了几样尖辣椒、蒜台、豆角等翠绿碧青的蔬菜,她转到家禽鱼肉类摊档,买了两条鲤鱼,割了三斤肉,还有一只宰好的走地鸡,看到一家摊档上排放着鳄鱼肉,那是稀罕货色,一看加码,顿时心寒,不做停留,绕开而去,再去买些调料,满满当当而归。

孙莲心回到家,还挺累,才知道看似很轻省的买菜之类的活儿,也并不轻松,这才领教了生活的琐碎和不容易。

提着七七八八的沉重的菜回到家,孙莲心没有休息,就在空空荡荡的家里,坐在沙发上孤零零一个人择菜,她一边择菜,想到了一篇跟择菜有关的古文,就开始打发寂寥地吟咏古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

忙手忙脚择完菜,孙莲心开始在厨房里洗菜,切菜,把一切工作准备停当以后,看看时间尚早,才是下午四点多不到五点,她决定五点半开始炒菜,等她把八八九九的菜炒好以后,爸爸妈妈也会下班回来了,弟弟孙一定和妹妹也会放学了,一家人就会摆上蛋糕,打开香槟酒,热热闹闹给爸妈过生日了。

孙莲心闲心玩了一会儿手机,稍事休息以后,开始炒菜了,按照惯例,先炒素菜,炒完素菜,再炒荤腥的菜。

她把洗的清爽的翠绿嫩黄瓜,放倒在洗净的案板上,手起刀落,啪啪,拍了两三下,黄瓜扛不住拍打,喀刺刺就粉碎性腰断骨折,刀一划拉,把碎黄瓜揽进白盘子里,浇些调好的辣椒酱,酱油、醋、蒜泥,汤汤汁汁,一道辣椒酱拌黄瓜就妥帖了,大功告成。这是老爸孙长江最爱吃的一道菜,他每次独自喝点儿小酒的时候,就会让妈妈刘菊梅给他做一道简便的辣椒酱拌黄瓜,爸爸每次吃这道菜的时候,都会很福地笑眯了眼说,这菜下酒,下饭,鬼都爱吃。还口无遮拦,很不吉利地跟儿女孙莲心他们开玩笑说,等我蹬腿闭眼死了以后,要在我的棺材里放一盘辣椒酱拌黄瓜。在这边没有吃够,到那边接着吃。我吃的时候,说不定嘴馋的阎王爷大佬,闻着生脆香甜的辣椒酱拌黄瓜,会跟我抢着吃个新鲜。

辣椒酱拌黄瓜炒做完,孙莲心开始炒豆角,这是妈妈刘菊梅爱吃的一道菜,她不吃水煮的豆角,说水煮豆角,吃起来水不唧唧的,没有兴头。

做完了几道素菜,孙莲心开始烹饪荤腥菜了,这也是最考验她厨艺的环节了。她要做一道尖椒炒肉,这也是妹妹孙文艺和弟弟孙一定最爱吃的菜,他们都是辣椒王,贼爱吃辣椒。记得有一次全市举行吃辣椒比赛,孙文艺和孙一定都报名参加了,结果他们都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孙文艺获得吃辣椒冠军,孙一定取得吃辣椒季军,获得不菲的一笔奖金。

今天这道尖椒炒肉重现江湖,孙莲心在满脸洋溢着快乐炒这道菜的时候,她不知道将是一道夺命的灾难之菜,如果知道的话,她会视它为洪水猛兽,绝不会炒这道危险的菜,因为这道菜会把她送进鬼门关。

她能逃过死亡之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