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胜和沈墨晴听得一头雾水,有什么问题吗?
左参谋长便拿出正定地下党刚刚发来的密电,说道:“正定地下党的同志恰好也送来了一份情报,说军列上只有一个师团会战份的弹药,没有饼干罐头等副食,反倒是多了两千从山东过来的鬼子补充兵,呵呵呵。”
“啊?”沈墨晴顿时愣在那里。
常胜则哂然一笑说:“这像是常校长能干得出来的事。”
老总直接问常胜道:“小常,你觉得还要打这一仗吗?”
“打!为什么不打?”常胜道,“除了一个师团会战份的弹药之外,冈村宁次这老鬼子还额外赠送两千颗人头,我们要是不收下,岂不是辜负了他的一番美意?”
“啥?两千颗人头?”老总、师长还有参谋长都一脸错愕的看着常胜。
旅长和王参谋长也没有想到,常胜竟然是这么理解的,这还是份大礼?
沈墨晴也用水汪汪的桃花眼看着常胜,眼神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灼热。
好半晌,老总才道:“你们可要想清楚,至少在现阶段,就只有你们三八六旅具备外线作战的能力,其他部队,即便是北岳军区第二分区的老五团,也只能佯攻一下娘子关,给你们敲敲边鼓,甚至都没有能力阻击正定方向过来的鬼子援军。”
其实吧,老五团也不是没有能力打阻击,而是没有足够的家底打硬仗。
不是每支部队都有三八六旅的殷实家底,老五团作为北岳区的主力团,每个战士的子弹也才三十发,每挺轻机枪备弹还不到两百发,至于炮兵火力,也就是那几十具掷弹筒,而且平均每具掷弹筒只有两发掷榴弹,聊胜于无。
顿了顿,老总又道:“所以你们三八六旅不仅需要阻击从太原、正定过来的鬼子,还要应对多出来的两千鬼子,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左参谋长也很担心:“即便是不考虑伪军,阳泉也有上千鬼子,加上两千补充兵,那就是三千鬼子,你们两个主力团加上四个直属营,也就五倍兵力优势,如果打野战的话,差不多也足够了,但是攻坚,似乎有些兵力不足吧?”
师长道:“最麻烦的,是时间限制得非常死,如果不能在中午十二点前结束战斗,就会非常的被动,到时极有可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旅长的心里也没了底,说道:“小常,要不然就换个目标?”
“旅长,不能换目标!”常胜沉声道,“打阳泉,就打阳泉!”
“可是,那两千鬼子补充兵……”王参谋长同样也有些担心。
“那两千鬼子补充兵完全用不着担心。”常胜很冷静的分析道,“补充兵虽然也有临时建制,但跟真正的步兵建制还是有本质区别,而且现在的鬼子补充兵,其战术素养相比四五年前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只需一通炮击,就能把两千补充兵打崩!”
顿了顿,常胜又说道:“两位首长如果还不放心,就给旅属山炮营下一道死命令,要求他们与步兵同步达到战场,并且在步兵发起总攻之前,配合‘力号装甲列车’对阳泉火车站来一波地毯式的炮火覆盖!”
旅长便再次下定决心:“除了旅属炮营,四个团属炮兵连也要同步到达,并且参与对阳泉火车站的这波炮火覆盖!”
常胜当即便提出告辞:“旅长,那我们就先走一步。”
“去吧,一路上小心!”旅长殷殷叮嘱道,“有什么情况,及时上报旅部!”
“几位首长再见!”常胜又团团敬了一礼,又带着沈墨晴匆匆离开了总部。
从总部机关出来,沈墨晴有些难过的说道:“营座对不起,我不知道军统会故意给我们错误的情报……”
“这事跟你无关。”常胜说道,“所以你用不着道歉。”
沈墨晴轻嗯了声,又义愤填膺的道:“营座,军统怎么可以那样做?真是太过分了,他们不知道这么做会害惨我们三八六旅吗?”
“军统?”常胜哂然说道,“你觉得军统有这个胆子?”
“不是军统吗?那会是谁?”沈墨晴压低了声音问道,“难道……”
“没错,就是你猜的那样,是常校长!”常胜哂然说道,“肯定是他下的令,要不然谁敢承担挑起摩擦的责任?没人敢!”
“他怎么能这样?不是说国共合作嘛?”沈墨晴嘟嘴道。
“国共合作对常校长来说,仅只是权宜之计。”常胜哂道。
“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延安。”沈墨晴故意压低声音说道,“因为革命的希望在延安,国党救不了华夏。”
“沈连长你说啥?”常胜没有听清楚,问道。
“没啥。”沈墨晴浅尝即止,饭要一口一口吃。
进步倾向这种事,不能一下表现出来,太突兀。
倒是可以趁着现在就只有他们两个人,增进一下男女感情。
要是能够捅破两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确定恋爱关系,那就再好不过了。
然而沈墨晴的美好愿望很快就破灭了,因为林雪带着佐藤梅子迎了上来。
林雪还有佐藤梅子这次也要参加战斗,因为她们要在奇袭“力号装甲列车”的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没有她们两个协助还真不行。
看见沈墨晴鼓腾腾的胸脯几乎蹭到常胜的胳膊,林雪赶紧挤进两人中间,用自己的身体把两人隔开,以免常胜落入沈墨晴这头母老虎之口。
在林雪眼中,沈墨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母老虎。
所以她现在的行为就是在拯救常大哥,虎口夺食。
林雪对常胜的称呼已经变了,从常营长变成了常大哥。
“常大哥,你再跟我和佐藤小姐说说要注意的事项吧,我怕到时候忘了。”林雪一边说一边回头示威似的瞥了眼沈墨晴。
“其实也没有什么,只要别露怯就行。”常胜感觉头大。
女人是老虎,一个两个全都是母老虎,还是尽量远离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