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利益(1 / 1)

二丫传来的那句话,在唐婉平静的心绪上漾开了一圈圈涟漪。

她脸颊微热,有些不好意思,随即又觉得有些好笑。

战王那人向来冷脸,又有威严,怎么让二丫传这话,这实在不符合他的形象,也不符合时下含蓄的表达方式,难怪二丫都觉得不好意思。

“知道了。”唐语气尽量平稳地回应二丫,“你也转告他,不必挂念这边,专心应对南漠。”

她终究没好意思让二丫传什么更私密的话,只是随便叮嘱了一句。

二丫那边似乎也松了口气,应声后便切断了联系。

接下来的几日,日子回到了往常的平淡。

唐婉除了忙家事,就是忙空间的粮食。

空间里,最后一批成熟的粮食被收割、脱粒、晾晒、装袋后,终于到了约定交付三十万斤粮食的日子!

这日清晨,州府赵府专用大粮仓前,赵四公子带着一群精壮的伙计早早等候。

唐婉带着十几辆满载粮食马车和一众负责押运的仆役来到赵府的粮仓。

这些下人是唐婉刚刚从庄子上调过来,本来想州府的宅子也买些下人,但是买了人实在多有不便,但送粮又需要人,唐婉便从庄子上调来一些下人和佃户,负责搬运和押送。

“大师,您来了!”赵四热情的上来打招呼。

“久等了!”唐婉客气地道。

赵四公子插科打诨地回应道:“哪里,哪里!大师您千万别和我这么客气,害怕……”

赵府管事上前,态度恭敬中地打断两个人的寒暄:“四公子,大师,时辰不早了,二位看……”

唐婉神色平静,只对李庄头点了点头。

李庄头会意,朗声道:“验粮!”

随着他一声令下,仆役们迅速而有序地掀开油布,解开绳索。

瞬间,金灿灿的麦粒、饱满的稻谷、红艳艳的高粱米,被小心翼翼地抬下,在粮仓入口处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赵府管事眼睛一亮,上前抓起一把麦粒仔细查看: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干燥均匀,毫无霉变虫蛀。

稻谷和高粱米亦是上品中的上品!

赵管事脸上不由得露出满意之色,他带人随机抽查了几袋,结果都是一样的。

一袋袋粮食被过秤、记录、抬入巨大的粮仓。

随着粮袋不断减少,粮仓内的粮垛不断增高,赵四公子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盛。

最后,账房先生一边拨打着算盘,一边报出了最终数字:“禀四公子,总计……三十五万斤整!麦子十五万斤,粟米十二万斤,高粱七万斤,大米一万斤!品质皆上乘!”

“三十五万斤?!”赵四公子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唐婉能按时交付,但这多出来的整整五万斤,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他猛地看向唐婉,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大师,这?不是说好了三十万斤?”

唐婉微微一笑道:“是说好的至少三十万斤,不是一定三十万斤,能多还点你们压力也小点。”

赵四躬身道:“还是大师考虑周全,如此家里压力确实小了一些。”

唐婉微微一笑,解释道:“承蒙令尊信任,慷慨借粮解我燃眉之急。这多出的五万斤,权当是一点利息,也是本人的诚意。请四公子务必转告赵老爷,某感激不尽。”

她语气真诚,既说明了原因,又点明了这是对赵家雪中送炭的回报。

赵四听唐婉这么一说,赶忙客气道:“大师可不能这么说的,我们用陈粮换您这么多新粮,还是品质这么好的,这是生意,是符合我们双方利益的生意,利息就不必了,咱们在商言商,就算三十五万斤。”

唐婉认真地看了看赵四公子,夸赞道:“恭喜四公子,越来越有成熟商人的架势了,佩服!”

赵四公子被唐婉夸的略有不好意思,不过却坦然接受她的赞美,笑着道:“我就当大师是在夸赞我了,谢谢大师的肯定!”

“那必须是夸赞!四公子进步飞速,想必令尊很是欣慰!”唐婉话题一转,“不过赵老爷要知道四公子这到手的利息没收,不知道还会不会夸赞四公子!”

赵四公子摸了摸头发,有些尴尬地道:“大师的事,岂能用一般的生意规则来算,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现在又是合作伙伴,咱们互惠互利可以,但我们赵家绝不能占您便宜。”

“赵家真是积善之家!”唐婉有些感慨道。

赵公子被唐婉一顿夸,有些不好意思,还有些小窃喜。

原来很少有人这么夸他,最近父亲倒是偶尔夸他,却没这么直白。

转念一向大师的做派,自己的行事作风,比起大师实在不值一提,他郑重地拱手,语气比之前更加敬重:“大师高义!守信重诺!这粮食,赵府收下了!这文书印信咱们先签了吧。”

说罢赵四公子亲手在交接文书上签下大名,盖上了赵府的印信。

文书交换,尘埃落定。

看着粮仓沉重的大门缓缓合拢,唐婉心中悬着的巨石终于落了地。

“李庄头,”唐婉语气轻快地道,“通知大家,今日辛苦了!回去后,每人赏半个月工钱!晚上加菜!”

“谢东家!”仆役们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疲惫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三十五万斤粮食顺利交付赵府,心头巨石彻底搬开,唐婉终于能真正地喘口气。

和赵四公子告别后,唐婉把赏银给了李庄头,让他带着人回庄子,自己则回了州府的宅子。

虽然这个月欠的三十五万斤粮已经交付,但还以后每个月都得还五十万斤,所以空间的粮食还得不停的种。

好在,加上后来两次的新开垦出来的十亩地,每月稳稳产出超过五十万斤的优质粮食不成问题。

这些粮还赵府每月五十万斤是尽够了,还能还一部分给于家。

想到这里,唐婉决定再开垦五亩,正好今天不在家,开垦起来方便。

在家的话,长时间不在人前,怕露出破绽,

所以前两次开垦也是趁着不在家的时候开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