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文臣的无奈(1 / 1)

沓氏也是如此,虽然自商朝起,就有人迁居到这里,发展到现在,成为辽东第二大城市,拥有人口7万多。

一群在树荫下玩耍的孩子们,有的差不多都有十岁了,仍然连一块布都没有。

脚上连一双草鞋都穿不起。

一间间全部都是低矮的茅草房,大人们下河摸鱼,以此充饥。

所有能见到的人,干瘦干瘦,眼神黯淡无光,连一个健壮点的都看不到。

荀攸、田丰两人,不免暗自慨叹,身为天下名仕,想要做官,哪里都能做,却偏偏被苟皇帝给发配到辽东。

安乐国屁大点的地方,养这么多俸禄那么高的官员,打出来的粮食,够大家分的吗?

更别说分田了。

这哪里是来当官,分明就是流放。

在家当闲人,也比这里的条件好上一万倍。

县城倒是不小,可只有县衙。

这么多人,也只能暂时委在县衙或是小驿馆里。

荀攸、田丰二人,第一时间查看沓氏的财政。

去年冬天,被张举派来的人,狠狠的搜刮过一遍。

钱库里一枚铜板也没有,粮仓里老鼠来了都得哭着离开,还要留下几粒黑米再走。

摆在荀攸面前的难题一道接一道。

首先必须给安乐王修建王府,然后是一众王府属官,王府里怎么也得有几名太监,几名婢女。

至于王府外的事情,由荀彧去操心。

即便如此,钱从哪里来?

荀攸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等荀彧把粮食、马匹押送回来,船腾出来后,开上船,拉上战马,运到青州去换钱。

此外别无它法。

田丰也没闲着,国相回来之前,他得担负起主持政务的重担。

骑上马到处去巡视、统计。

情况十分之不容乐观。

原以为城外乡民穷,城里的怎么也会好一点,没想到,比城外的更穷。

城外好歹能够捕渔打猎,越靠近城池,人口越密集,资源就越少。

周边大片大片的农田,全部都是几个大户人家的,平民几无一亩粮田。

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府库里分文没有。

只能等荀彧回来后,由国相亲自邀请当地富绅,看能否想办法,从他们手中筹到一笔钱财。

至于安乐王,汉代的王就是摆设,只管享乐就好,一切事务都由国相,国傅,御史大夫,中尉来处置。

国相等同于太守,有权决断一切政务,只需按期向王缴纳食税即可。

刘昊也乐得清闲,在古代当王,果然最适合喜欢躺平的人。

时不时的穿越回去一趟,卖一棵人参。

这一次总计获得57棵人参。

出现太多容易掉价,每月卖一两棵,细水长流。

刘昊带着一些火锅用具穿越回来。

立刻招呼赵云、周泰几人,过来吃饭。

张辽现在是中尉,整天要忙着招兵等事宜,忙到脚打后脑勺。

刚刚涮起来,荀彧来到县衙后院。

“参见殿下。”

“文若,来的正好,到处找你不见,快来一起尝尝。”

“改天,改天,眼下诸事缠身,实在无心享用,臣此来是想向殿下借几头牛,几只羊。”

那些牛羊马匹还有粮食,都属于刘昊的个人财产。

“哦?借来何用?”

“殿下也看见了,眼下一切都需用钱,然,库中无一钱一粮,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奈,只得将所有富绅请来,看看能否从他们手中周转一二。”

“你是打算向他们借贷?还是想权钱交易?”

“安乐国一切皆需自理,朝廷不可出一钱一粮,眼下需大兴土木,兴建王府,相府,中尉府等诸多府邸,需要大量钱财,安乐国国小民寡,物产有限,若借贷,怕难以偿还,富绅也未必肯借那些钱财,唯有……”

“唯有他们出钱,卖他们官职是吧?”

荀彧脸一红:“此外别无他法。”

刘昊不禁吐槽道:“是谁在编排陛下卖官鬻爵,祸国殃民来着?现在如何?体会到陛下的难处了吧?”

荀彧羞愧的低下头。

“文若,你学识渊博,你说说看,陛下此举,当真能够中兴大汉吗?”

荀彧绝顶聪明之人,立刻听出意有所指。

他是在借陛下卖官一事,来暗喻当下的安乐国。

如此靠权钱交易,当真能把安乐国给治理起来吗?

大汉好歹兴盛了四百年,才走到今天的地步。

安乐国才刚刚封国,上来就步朝廷的后尘,沦落到靠卖官敛财的地步。

倘若陛下是昏君的话,那我荀文若,便是比陛下还不如的奸相。

“殿下教训的极是,是臣轻浮了;臣抖胆请问,可否将战马借来五千匹,再把船借来一用?”

这货居然想靠卖马搞钱,果然是个文人,对搞钱一道是个外行。

刚刚平定叛乱,还送给朝廷五万匹战马,这时候的战马,处在最低价位上。

只有等战乱四起的时候,战马才值钱。

“文若,你看,是不是再想想更好的办法?战马可是轻易卖不得,我跟子龙等人,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好容易赚来这点家当,这可是安乐国的安全保障啊。”

“那臣,再想想别的办法。”

“还是那句话,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你再来找寡人,寡人必帮你摆平。”

又开始装犊子了,你要真有办法,现在不拿出来?彰显一下你的英明睿智?还能沉得住气?

“是,臣告退。”

荀彧回到中堂,荀攸、田丰、郭嘉立刻围上来。

“如何了?”

“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哎,这辽东的国官,当真难做。”

“不许卖官?也不许卖马?”

“是啊,如今置身事内,方知陛下国事之艰难,我们若仿效陛下,以官谋财,不就成为天下仕子口中所说的那等人了吗?”

“可是,又不许卖马,如何筹钱?”

“殿下命我等另想他策,等实在想不出来,再去向他求计。”

又不许卖官,又不许卖马,还能有什么好办法?

“若如此,诸多官吏上的空缺,又当如何处置?”

“唯今之计,也只能先想办法,等实在想不出对策,殿下还不许卖马,就只能背负骂名,用这些空缺来换钱了。”

“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