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许大茂的谢礼,娄家的情况!(1 / 1)

“许宁晏!”

除何大清外,在场几人念叨了几声许宁晏的名字。

发现确实比许晏宁来的顺口。

晏宁、晏宁叫快了感觉像是在叫燕妮一样。

何大清眼神怪异的看着许大茂,咋滴,你孩子也喜欢勾栏听曲是吧。

“何婶,实在是太感谢了。”

“你在这里等我下,我回家一趟很快就回来。”

许大茂越念越觉得这个名字好听,连忙说了一声后,跑回家里去。

没一会儿,许大茂就跑了回来。

手中拿着一个用红纸包裹的红包递给了伍安欣,感谢道:“何婶,这请你一定要收下!”

伍安欣连忙摆了摆手,婉拒道:“这怎么好意思,举手之劳而已,你这实在是太客气了。”

许大茂见状直接塞进何大清的手里。

“一定要收的,要不是你帮忙取了这两个字,我们一家还不知道要苦恼多久呢。”

于莉也劝说道:“是啊,何婶,这别看只是一个名字,但代表的意义可不一样,你一定要收下。”

伍安欣见状也不再说什么了。

许大茂送完红包之后就提出了告辞,他还要跟于莉回一趟他爹那里。

双方告别之后。

何大清拆开了红包,里面居然有十块钱,诚意属实不小。

“看来你以后可以专门去给人取名字了,说不定比你当老师还赚得多。”何大清打趣一声。

“去去去。”伍安欣没好气的推搡了他一下。

随后又道:“这许大茂还真的够客气的,这个大院也就他还算是个正常人。”

何大清笑而不语。

伍安欣将红包的钱收走后,转头望向了陷入迷茫的娄晓娥。

“晓娥,你别想太多了,以你的条件,早晚会找到一个好男人的。”

娄晓娥苦笑道:“我这条件有什么好的。”

身为资本家的女儿,工人们鄙视看不起,同为资本家的一代又觉得她自甘堕落,嫁给一个放映员不说,还被离婚了。

“娄晓娥,你爹还没打算让你回家吗?”何大清询问道。

虽然现在还没起风,但其实隐约开始有动静了。

他就不信娄继业没有收到风。

“没有。”娄晓娥摇了摇头。

何大清见状也没再说什么,或许是娄家跟香江那边还没联系好,不然按理来说,应该早就离开了。

虽然还没起风,但这群资本家团体一直都有受限制,想要离家出走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没有合适的审批,擅自离开可能会被视为不良企图,难度并不小。

娄家和香江那边有关系,倒是可以通过那边的关系走合法通道。

现在娄家还没离开,何大清猜测,或许是娄继业和香江那边的利益没有谈好。

......

另一边。

许大茂和于莉两人刚准备走出大院的时候,就被阎埠贵给拦住了。

“大茂,于莉,恭喜恭喜啊。”

“恭喜你们即将迎来新生命。”

“以后有什么不懂的事情可以来找你们三大妈多聊聊,你们三大妈在这方面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阎埠贵笑眯眯的说完后,就等待着许大茂的回应。

许大茂自然明白这老小子在打什么心思,他故作不明白的抱拳感谢道:“要我说这大院还是三大爷有心,既然三大爷都这样说了,以后我们肯定免不了麻烦三大妈的。”

说完,许大茂就准备离开。

阎埠贵连忙再次拦住了他。

也不遮遮掩掩了,直言道:“大茂,你三大妈这每天都要忙着收拾家里的大小事情,这帮你的忙,就耽误了家里的活,你就不打算...”

阎埠贵搓了搓手。

许大茂鄙视道:“三大爷,亏你又是长辈又是大院的联络员,连这一点忙都要报酬才肯帮,你还有没有一点为院里的住户服务的态度了。”

“要是这样的话,我就得去找王主任好好反馈反馈了,她设立的管院联络员居然连为大院的住户服务都要收钱,这一点是不是有些影响不好呢。”

阎埠贵闻言只能松开了车把,讪笑道:“就当三大爷说错话了,你别介意。”

阎埠贵直接撒开腿回到了家。

许大茂得意的笑了笑,带着于莉离开了四合院。

......

易家内。

傻柱坐在餐桌前拿着酒不停的喝着。

许大茂结婚才三个月就有了孩子,而他结婚大半年了,连事都没办成,身体也出了毛病,上天真是不公平。

“柱子,别喝了,你和淮茹两人身体都健康着,想必过不久也会有的。”刘桂芳走过来劝说一声。

“健康个屁。”

傻柱发出尖细的声音骂了一句。

在听到如今这声音后,他脸色愈发的难看。

他就搞不懂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样,上天对他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自从何大清回来,自从认了易中海当爹,自从娶了秦淮茹,他就没有一刻是顺心的。

现在自己积极的配合治疗,居然还把身体给搞废了。

傻柱越想脸色愈发变得阴沉,眼神中也透露着深深的寒意。

看着桌上那准备祭祀灶王爷的祭祀品,他猛地一挥手,将所有祭祀品都挥倒在地。

“柱子,你干嘛呢!”

刘桂芳惊愕的看着他,连忙蹲下身把祭祀品都给捡了起来。

傻柱沉默不语,深深凝视了她一眼后,回到屋内将自己埋进被子里。

......

1月21日。

春节。

春节当天上午,阎埠贵一大早就在前院摆了一张四方桌,一条一条红纸被整整齐齐的摆在中央。

旁边的阎解成正在给阎埠贵磨墨。

这是老阎家的传统了,每年的春节都会在院子里摆桌写春联售卖。

不仅仅只是卖给邻居,这附近院子的住户也会来买。

这时期大多数人都没有啥文化,即使以前街道办有举办过扫盲班,但也只局限于认字。

写春联需要有一手好看的毛笔字,大多数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明白,更别提毛笔字了,连毛笔怎么拿都拿不明白。

所以阎埠贵每年都能通过给人写春联赚到一不菲的小钱。

这不刚磨好墨,生意就来了。

“老阎,给我写两条寓意好的春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