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优优呱呱坠地,小桂便一心扑在了孩子身上,整日在家照料。然而,当优优满百日之时,小桂惊喜地发现,她竟然能够重新进入那个神秘的空间了。不仅如此,空间的面积还悄然升级,变得更加宽敞明亮。这让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新的希望与期待。
于是,小桂决定重新拾起她搁置已久的《中草药图集》编纂工作。她将那些珍贵的书稿,以及朗杰桑杰所绘制的草药图稿,小心翼翼地从空间中取出,安置在自家书房之中。她一边照看着活泼可爱的优优,一边抽空整理编辑这些资料。日复一日,她耐心地整理着书稿,每天虽只有一两页的进度,但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时光流转,待到优优两岁之时,她竟已整理出了六百多页的内容。这些凝聚着她心血的书稿,被送往印书局,最终刊印成上、中、下三册,成为了一部极具价值的医学着作。
小桂深知,若能让这些草药图谱带有颜色,就如同朗杰和桑杰所画的那般栩栩如生,定能让这本书的价值更上一层楼。于是,她与莫珺商议,能否研究出套色木刻的手艺来。前世她虽听说过这种工艺,却未曾深入学习,只能将一个大概的理念告知莫珺,让他与雕版工匠一同钻研。
未曾想,莫珺将此事告知了大哥莫涵,兄弟俩又将此事带到了工部。工部的能工巧匠们齐聚一堂,经过不到十天的日夜钻研,竟真的成功研究出了套色木刻的手艺。这无疑是印刷史上的一大突破,而小桂的这套《中草药图集》也因之成为了大夏国第一本带颜色的书籍,其珍贵程度与售价自然不言而喻,成为了当时最贵的书籍之一。
小桂仔细计算了书中朗杰和桑杰所绘草药图谱的比例,发现竟占了三成之多。于是,她郑重其事地与两位兄弟签订了契约,约定待书出版售卖后,将分给他们三成的收益。然而,兄弟俩觉得自己并未付出太多,坚决不肯收下这三成。经过一番商议,他们最终决定只收两成,两人各得一成,而剩下的一成,则用于改善家乡藏地的医疗水平,购买手术器械,修建医馆。小桂听闻此决定,心中满是欣慰与赞同,她深知,这样的安排不仅能回馈家乡,更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随着套色木刻手艺的出现,整个印刷界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许多书籍纷纷要求重新刊印成彩色版,比如大姐星儿所着的《大夏国地理志》和《大夏国舆图》,通过不同颜色的印刷,让地理信息和地图更加清晰明了,方便读者查阅。这不仅提升了书籍的实用性,也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除了学术着作,彩色印刷的浪潮也迅速席卷了美食界。许多厨子纷纷出版了自己的美食书籍,而众多食肆更是抢先订购了彩色菜单。这样一来,客人在点菜时,即便菜肴尚未上桌,也能通过菜单上的精美图片提前领略美食的魅力,从而更愿意选择心仪的菜肴。那些有远见的食肆抓住了这一先机,抢先推出彩色菜单,不仅吸引了大量顾客,更在短时间内挣得了一笔可观的银子,生意愈发红火。
这一系列的变化,不仅让小桂的《中草药图集》成为了印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让套色木刻手艺成为了推动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小桂的初心与坚持,以及她身边那些志同道合之人的共同努力。
有一天,小桂发现自己的儿子优优似乎有些不够专注。他总是拿起一个玩具,没玩一会儿就扔掉,迫不及待地去抓下一个。小桂望着那堆满了一张大床的玩具,心中豁然开朗,她明白了问题的根源所在。于是,她命人找来几个木箱子,将那些琳琅满目的玩具一一收进箱子,每次只挑出一个玩具递给优优玩耍。等他玩腻了,再换下一个。
有时候,小桂会亲自陪着优优一起玩。有一次,她随手将自己的一条蓝色丝巾铺在床上,丝巾柔软光滑,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小桂看着那条丝巾,突发奇想,觉得它就像是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河。她随手拿起一张纸,叠成了一只巴掌大的大号纸船,轻轻放在丝巾上。接着,她从玩具箱里找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玩具,将它们摆放在“河岸”边。
“优优,你看,这是一条小河,小动物们想过河,对不对?可是他们自己过不去。这里有一条小船,小动物们可以坐船过河。”小桂轻声说道,声音温柔而富有感染力。她拿起一只小鸡玩具,小心翼翼地放在纸船上,然后轻轻推动小船,让它缓缓地“驶”向河对岸。“看,小鸡坐船过河了。”小鸡在“河对岸”静静地等着,仿佛在期待着它的伙伴们。
“那这次谁过河呢?”小桂微笑着问优优。
优优眼睛一亮,拿起他最喜欢的小马玩具,兴奋地说:“小马过河!”
“好,这次小马坐在船上,过河喽!”小桂一边说,一边把小马放在船上,轻轻推着它“驶”向对岸。
“再到谁了?”小桂继续引导着。
优优又拿起一只小狗玩具,“小狗过河喽!”他模仿着小桂的动作,把小狗放在船上,推着它“过河”。
就这样,一只只小动物在母子俩的欢声笑语中“乘船过河”。半个时辰的时光悄然流逝,房间里充满了温馨与快乐。小桂一边陪着优优玩耍,一边不失时机地讲述着小故事:“哎呀,这只猴子太淘气了,他在船上乱动,结果小船翻了,掉河里了。哎呀,好危险啊!小动物们赶忙请长颈鹿大伯帮忙把小猴子给救上来了。那我们优优以后坐船能乱动吗?”
“不乱动,危险!”优优瞪着大大的眼睛,认真地回答道,稚嫩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坚定。
紫菀在一旁静静地做着绣活儿,听着母子俩的对话,她不禁暗暗竖起大拇指,心中满是佩服:“二夫人真是厉害,简简单单陪孩子玩个游戏,就把安全问题给讲明白了。真是高明至极!”
有一段时间,小桂发现优优对颜色的记忆似乎有些模糊。她尝试着去问婆婆子璐,还有几位姐姐和嫂子。大姐星儿听后,微微一笑,问道:“你是怎么教优优记颜色的呢?”小桂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就是只给他看,这是红色,那个是黄色,那个是绿色……”星儿听完,轻轻摇头,笑着说:“难怪呢,你太心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孩子认颜色,一次只能教一种,不能同时教好几种,不然宝宝会记不住的。你看我,这七天只教孩子认红色,下一个七天只教黄色。你再试试看。”小桂赶忙点头,心中满是感激:“大姐说得对,果然还是要多请教有经验的人。”
回到家后,小桂便抱着优优,耐心地开始了新的尝试。她指着床边挂着的红色鲤鱼香囊,轻声说道:“优优,这是红色的。红色的鲤鱼香囊。”接着,她又指着一个红色的枕头,柔声说:“这个是红色的枕头,这个是你二姑姑给优优做的呢。红色的枕头。”然后,她带着优优来到园子里,指着一朵鲜艳的红花,说:“这是一朵红色的花。红色。”她用温柔的语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让优优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红色的美好。
过了一会儿,小桂轻轻问优优:“优优,哪一朵花是红颜色的呀?”优优的小手颤颤巍巍地指向了刚刚小桂指过的红色花朵。小桂又问:“那还有哪个是红色的呢?”优优又指向另一朵红色的花,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就这样,每天反复练习,优优在小桂的耐心引导下,不到三天,就记住了所有红色的东西,能准确地指认出带有红色的物品。小桂见状,心中满是欣慰,便开始教他黄色。这一次,优优再次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学会了指认黄色。
小桂望着优优那专注而认真的小模样,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果然还是要用对方法,这进步真是神速啊!这世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她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只要用对方法,用心去引导,他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优优一岁之后,忽然变得不爱洗澡了。每次洗澡时,他总是哭闹不止,小脸涨得通红,怎么哄都不肯安静下来。看着儿子如此抗拒,小桂心中既心疼又着急。她深知,孩子若是对洗澡产生了抵触情绪,不仅会影响他的清洁卫生,还可能对他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她绞尽脑汁,想了许多办法,试图让优优重新爱上洗澡。
起初,小桂在水里放上各种各样的玩具:小黄鸭、彩色的小木头杯子、木头小船……这些玩具在水中漂浮着,仿佛在向优优招手。然而,优优只是哭闹得更厉害了,似乎对这些玩具毫无兴趣。小桂没有放弃,她开始在洗澡时给优优唱儿歌。她用温柔的嗓音,轻声哼唱着简单而欢快的旋律,试图用歌声安抚优优的情绪。渐渐地,优优的哭声小了些,他好奇地望着娘亲的嘴唇,似乎被那动听的歌声吸引住了。
小桂趁热打铁,拿起两个小木头杯子,递给优优,鼓励他用杯子来回倒水玩儿。水从一个杯子倾泻到另一个杯子,发出清脆的声响,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优优被这奇妙的景象吸引住了,他开始专注地玩起倒水游戏,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小桂又把木头小船放在水中,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晃,仿佛在航行。小黄鸭和小木头鱼也在水中游来游去,发出“嘎嘎”的声响,仿佛在欢迎优优加入这场水上派对。
就这样,小桂用耐心和智慧,一点一点地消除了优优对洗澡的恐惧。她没有强迫,没有责骂,只是用爱和陪伴,让优优重新爱上了洗澡。每次洗澡时,优优都会开心地扑腾着水花,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小桂看着他,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洗澡的胜利,更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
紫菀在一旁看着这一切,不禁感叹道:“这要是别家的孩子,早就被痛打一顿了,给你洗澡还闹!咱们二夫人真是爱孩子爱到骨子里了,一点都不生气。真是佩服。”她望着小桂那温柔而坚定的眼神,心中暗想,这样的母亲,怎能不让孩子幸福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