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贾蔷(1 / 1)

一、贾蔷的身世背景

1.家族身份

在《红楼梦》错综复杂的家族体系中,贾蔷拥有独特的身份定位。他是宁国府的正派玄孙,属于贾府第五代子孙,与贾兰、贾蓉辈分相同。这一身份虽赋予他贾府宗族子弟的荣耀,但相较于贾蓉等核心成员,他的地位略显边缘。

作为玄孙一辈,贾蔷在家族中的话语权和资源分配上并不占优势。然而,他毕竟流淌着贾府的血脉,在家族事务和社交场合中仍有一定的参与度。他与其他家族成员保持着表面的和睦,尤其是和贾蓉关系亲密,二人相互扶持。但在宁国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中,贾蔷也深知自己的处境,不得不小心周旋,以维护自己在家族中的一席之地。

2.成长环境

自幼父母双亡的贾蔷,在贾珍的抚养下于宁国府长大。宁国府表面上钟鸣鼎食、繁华富贵,内里却充斥着骄奢淫逸、勾心斗角的气息。贾珍作为宁国府的当家人,生活放纵,对府中事务疏于管理,使得整个家族风气日渐败坏。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贾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不良影响。贾珍对他极为宠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这让贾蔷从小就养成了养尊处优的习惯。他无需为生活担忧,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道德约束。同时,宁国府中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和算计,也让贾蔷学会了世故和心机。

然而,这种成长环境也并非完全没有积极的一面。在复杂的家族斗争中,贾蔷锻炼出了敏锐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他懂得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但总体而言,宁国府的家族氛围对贾蔷性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既有纨绔子弟的放浪形骸,又有在困境中求生的精明狡黠。

3.身份猜测

在《红楼梦》的众多谜团中,贾蔷的身世引发了诸多猜测,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他是贾珍的私生子。这一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有一定的依据。首先,贾珍对贾蔷宠爱有加,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远超对其他家族子弟的关照,这种特殊的情感让人不禁怀疑他们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血缘关系。其次,贾蔷自幼在贾珍身边长大,与贾珍关系密切,且在宁国府拥有较高的地位,这也增加了猜测的可信度。

然而,书中并未明确证实这一猜测。在封建家族中,私生子的身份往往较为敏感和尴尬,若贾蔷真是贾珍的私生子,作者或许出于某种考虑选择隐晦处理。此外,也有可能贾蔷只是普通的家族子弟,贾珍对他的宠爱只是出于怜悯和亲情。因此,关于贾蔷的身份,只能停留在猜测阶段,成为《红楼梦》中一个引人遐想的谜题。

二、前期的纨绔形象

1.学堂表现

贾蔷虽身处学堂,却无心向学。他表面上每日按时到学堂,装作认真读书的样子,实际上却将学堂当作玩乐的场所。在学堂里,他常常与一些纨绔子弟混在一起,斗鸡走狗,玩得不亦乐乎。他对赏花玩柳之事也极为热衷,时常溜出学堂去寻花问柳,把学业抛诸脑后。

贾蔷长相俊俏,又有贾珍的宠爱和贾蓉的帮衬,在族中地位特殊。族中子弟对他既羡慕又忌惮,羡慕他能如此肆意玩乐,忌惮他背后的势力,不敢轻易得罪他。即便他在学堂里不务正业,也鲜有人敢指责他。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总能巧妙地避开师长的管教,继续着自己的逍遥日子。这种在学堂里的放纵行为,也进一步助长了他纨绔的性格。

2.心机展现

在《红楼梦》第九回中,贾蔷挑唆茗烟大闹学堂一事,充分展现了他的心机和处事手段。当时学堂里发生了一些矛盾冲突,贾蔷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他深知茗烟是贾宝玉的贴身书童,性格冲动易怒,便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在一旁煽风点火。

贾蔷自己并不直接参与冲突,而是躲在暗处,将茗烟当作自己的棋子。他通过言语刺激,让茗烟失去理智,从而引发了一场大闹学堂的闹剧。这样一来,他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能置身事外,避免了自己受到牵连。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贾蔷心思缜密,善于观察和利用他人的弱点。他懂得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并且能够巧妙地操控局势。同时,他也非常谨慎,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意图,总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心机和处事手段,在他日后的生活中也多次发挥了作用。

3.纨绔成因

贾蔷成为纨绔子弟,与贾珍的溺爱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贾珍对贾蔷宠爱有加,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自幼父母双亡的贾蔷,在贾珍的庇护下,生活无忧无虑。贾珍为他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忽视了对他的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这种过度的宠爱让贾蔷养成了养尊处优、任性妄为的性格,他无需为生活奔波,也缺乏对生活的敬畏之心。

宁国府的成长环境也是贾蔷成为纨绔子弟的重要因素。宁国府表面上繁华富贵,实则内部腐朽不堪。府中之人骄奢淫逸、勾心斗角,这种不良的风气对贾蔷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贾蔷学会了世故和心机,也沾染了许多不良的习惯。他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追求享乐,便也随波逐流,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

此外,贾蔷自身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道德约束,也是他成为纨绔子弟的原因之一。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家族子弟所肩负的责任,只图一时的快乐和享受。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的行为逐渐偏离了正轨,最终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三、抓住机遇积攒家财

1.省亲契机

贾元春省亲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事件,为故事发展带来新的转折。贾元春被册封为贤德妃,这一荣耀使贾家成为皇亲国戚,家族地位达到顶峰。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家上下全力以赴,精心筹备各项事宜,力求营造出奢华隆重的氛围。

采买小戏子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在当时的社会,戏曲是重要的娱乐形式,为了让元春省亲时能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贾家决定从姑苏采买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并聘请教习、置办乐器行头。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元春的喜好,也是展示贾家财力和实力的方式。

贾蔷凭借自身的能力和与贾珍、贾蓉的关系,获得了负责此次采买任务的机会。这一任务不仅考验他的组织和交际能力,也为他提供了积攒家财和提升地位的契机。

2.任务执行

贾蔷领命后即刻前往江南,开启了采买小戏子的艰难之旅。初到江南,人生地不熟,他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是寻找合适的小戏子,要在众多戏班子中挑选出资质上佳、技艺精湛的十二个女孩子并非易事。他四处打听,穿梭于各个戏园子,仔细观察每个小戏子的表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其次,与戏班子老板的谈判也充满了挑战。这些老板们为了利益,往往狮子大开口,提出苛刻的条件。贾蔷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言善辩,与他们周旋。他巧妙地分析市场行情,指出对方价格的不合理之处,同时又展现出贾家的雄厚实力和诚意,最终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谈妥了交易。

在采买乐器行头时,他同样遇到了质量和价格的矛盾。为了保证质量,他亲自挑选,对每一件乐器都进行仔细检查。对于价格过高的情况,他通过批量采购和与商家协商,成功降低了成本。

在整个过程中,贾蔷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和担当。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在其中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他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在采买过程中节省了部分开支,这些节省下来的钱财便落入了他自己的口袋,为他积攒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3.能力体现

在完成采买小戏子的任务中,贾蔷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与交际能力。组织方面,他有条不紊地规划行程,先确定采买的大致范围,再深入各个戏班子考察。对于小戏子的挑选,他制定了严格标准,从唱功、身段到容貌都进行综合考量,确保选出的人员符合要求。在乐器行头的采购上,他合理安排时间和资金,避免了混乱和浪费。

交际能力上,贾蔷更是表现出色。面对戏班子老板的刁难,他不卑不亢,以理服人。他巧妙地运用言辞,既展现了贾家的威严,又给予对方一定的利益诱惑,顺利谈成交易。在与商家的沟通中,他善于把握对方心理,通过讨价还价为贾家节省了开支。这些能力不仅让他成功完成任务,也为他在贾府中赢得了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四、与龄官的爱情故事

1.相遇相恋

贾蔷与龄官的相遇,源于贾元春省亲这一契机。当时,贾蔷负责到江南采买小戏子,龄官便是他采买回来的十二个唱戏女孩子之一。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龄官这类唱戏的女孩子地位卑微,如同货物一般被买卖。然而,贾蔷却在与龄官的接触中,逐渐被她的才情和气质所吸引。

龄官长相清秀,唱戏时更是韵味十足,她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贾蔷的心。起初,龄官对贾蔷并无特殊感情,在她看来,贾蔷不过是那个将自己“采买”回来的人。但贾蔷并未因此而退缩,他开始默默地关注龄官,在生活中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随着时间的推移,龄官渐渐感受到了贾蔷的真心。贾蔷的细心和体贴,让她那颗原本冰冷的心逐渐融化。在相处过程中,两人的感情也在悄然升温。他们常常在无人的角落互诉衷肠,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龄官不再把自己当作被“采买”的物品,而是将贾蔷视为可以依靠的人。而贾蔷也认定了龄官,在他的情感世界里,龄官就是唯一。就这样,两人在贾府的复杂环境中,陷入了一场真挚而热烈的恋爱。

2.深情表现

贾蔷对龄官的深情和体贴,在他为生病的龄官买金顶玉豆一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龄官身体抱恙,心情低落,贾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她开心起来,他特意去买了一只会衔旗串戏台的金顶玉豆。这只金顶玉豆不仅造型精美,还十分有趣,足见贾蔷为讨龄官欢心所花费的心思。

然而,自尊心强、性格敏感的龄官,并未理解贾蔷的良苦用心,反而觉得自己被“打趣形容”了,于是“冷笑”“赌气”。面对龄官的误解,贾蔷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或生气,而是立刻自责起来。他怪自己考虑不周,没有顾及到龄官的感受。这种将龄官的情绪放在首位,时刻反思自己行为的态度,充分展现了他对龄官的深情和体贴。在他心中,龄官的喜怒哀乐远比自己的感受重要,只要龄官能开心,他做什么都愿意。

3.爱情阻碍

贾蔷与龄官的爱情虽真挚热烈,却面临着诸多阻碍。身份差距首当其冲,贾蔷是宁国府的正派玄孙,即便地位边缘,也是贾府宗族子弟,享受着家族的荣耀与资源。而龄官只是一个唱戏的优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地位卑微如尘埃,毫无社会地位可言。这种巨大的身份落差,使得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被世俗所看好。

家族观念也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贾府作为封建大家族,有着严格的门第观念和家族规矩。家族长辈在为子弟选择伴侣时,往往会考虑对方的家世、背景和品德,以维护家族的利益和声誉。像龄官这样身份低微的戏子,根本不可能被贾府家族所接纳。贾蔷若要与龄官在一起,必然会遭到家族的强烈反对和阻挠。

此外,社会舆论的压力也不容小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戏子存在着偏见和歧视,认为他们身份低贱、品行不端。贾蔷与龄官的恋情一旦公开,必然会引起他人的非议和嘲笑,这对于注重家族颜面和个人声誉的贾蔷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在这些重重阻碍之下,贾蔷和龄官的爱情之路充满了坎坷和艰辛。

五、在贾府事务中的作用

1.协助王熙凤

在《红楼梦》中,贾蔷协助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成功惩治了贾瑞。当时,贾瑞对王熙凤心怀不轨,屡次轻薄。王熙凤心生一计,决定教训他。

王熙凤将此事告知贾蔷,并让他参与其中。贾蔷先是引诱贾瑞上钩,骗他在晚上到西边穿堂见面。贾瑞不知是计,满心欢喜地前往,结果被关在穿堂里冻了一夜。之后,贾蔷又再次哄骗贾瑞,让他到房后小过道里的空屋子等待王熙凤。贾瑞再次中计,在那里不仅被淋了一身屎尿,还被贾蔷以把柄相要挟,写下了五十两银子的欠条。

在整个事件中,贾蔷充当了王熙凤的得力助手。他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机灵,巧妙地执行了王熙凤的计划,让贾瑞一步步陷入陷阱,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贾蔷的参与,使得王熙凤的计谋更加顺利地实施,也展现了他在处理复杂事务时的心机和手段。

2.主管戏班子

贾蔷在完成采买小戏子的任务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贾府戏班子的主管。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仅要保证戏班子的日常运转,还要为贾府的各种庆典活动提供精彩的表演。

在管理方面,贾蔷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他对小戏子们的训练要求极为严格,从唱腔、身段到表情,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为了提高他们的技艺,他还特意聘请了专业的教习进行指导。同时,他也注重小戏子们的生活起居,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表演中。

在工作安排上,贾蔷根据每个小戏子的特点和专长,合理分配角色。他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让他们在舞台上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在演出前,他会精心策划节目单,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观众需求,选择合适的剧目进行表演。

在贾蔷的悉心管理下,贾府戏班子的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他们的表演不仅得到了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还在一些社交场合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戏班子的发展也为贾府增添了不少光彩,成为了贾府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贾蔷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在贾府中站稳了脚跟,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和信任。

3.重要帮手

在宁荣两府的事务中,贾蔷扮演着重要帮手的角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采买小戏子一事来看,他展现出卓越的办事能力。在贾元春省亲的关键任务里,他远赴江南,克服重重困难,成功采买小戏子、置办乐器行头,不仅满足了省亲的需求,还为贾府节省了开支,同时也为自己积攒了财富,体现出他的精明能干。

协助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他成为王熙凤惩治贾瑞的得力助手。凭借聪明机灵,巧妙执行计划,让王熙凤的计谋顺利实施,展现出他的心机和手段,在处理复杂事务时能为他人排忧解难。

主管戏班子期间,他制定严格制度,合理安排工作,使戏班子水平显着提高,为贾府的庆典活动增添光彩,丰富了贾府的文化生活。

贾蔷凭借自身能力和表现,在宁荣两府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

六、神秘消失与结局猜测

1.消失踪迹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蔷活跃于贾府的诸多事务里。他参与采买小戏子、协助王熙凤设局、主管戏班子等,表现得精明能干。然而,随着故事推进,他的身影逐渐模糊。

在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中,抄检大观园后,戏班子解散,小戏子们或被遣散或被分配到各处,此后关于贾蔷主管戏班子的情节不再出现。再往后,书中几乎未再提及贾蔷的具体活动。

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里,也鲜少见到贾蔷的踪迹。他仿佛在贾府的风云变幻中悄然退场,没有明确的交代和结局。这种消失给读者留下了诸多悬念,也让贾蔷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成为《红楼梦》众多未解之谜中的一个。

2.消失原因

贾蔷在《红楼梦》中的消失,可能有多种原因。

为了爱情远走高飞是一种可能。他与龄官真心相爱,然而两人的爱情面临着巨大的阻碍,身份差距和家族观念使得他们难以在贾府继续这段感情。为了能和龄官长相厮守,贾蔷或许选择放弃在贾府的一切,带着龄官离开这个充满束缚和压力的地方,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他在采买小戏子的过程中积攒了一定的钱财,这也为他们的远走高飞提供了物质基础。

家族变故也是重要因素。贾府后期逐渐走向衰败,内部矛盾激化,外部又面临着各种危机。作为宁国府的子弟,贾蔷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他可能预感到了家族的厄运,为了避免卷入家族的纷争和灾难,选择提前离开。而且,随着贾府的衰落,他在府中的地位和资源也会逐渐减少,继续留在贾府可能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离开或许是他为自己寻找出路的无奈之举。

此外,他可能在外面有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凭借着在采买任务和管理戏班子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他可能得到了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选择离开贾府去追求自己的事业。

3.结局遐想

若贾蔷为爱情远走高飞,他和龄官或许会在江南水乡寻一处静谧之地,男耕女织,远离尘世喧嚣。贾蔷凭借采买积攒的钱财,开一家小商铺,虽不富裕,却也能维持生计。龄官偶尔登台唱戏,为当地百姓带来欢乐,二人相濡以沫,共度余生。

倘若因家族变故离开,贾蔷可能会凭借自身能力在商场崭露头角。他曾在采买和管理戏班子时展现出的精明与才干,能助他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立足。他或许会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用财富重建家族荣耀,只是心中难免会对贾府的兴衰感到唏嘘。

又或者他抓住新机遇发展事业,可能会在官场或其他领域有所建树。凭借交际和组织能力,他能结识各方权贵,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也可能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自我。

七、贾蔷形象的意义和价值

1.人物典型性

在《红楼梦》的庞大人物群像中,贾蔷是具有典型性的一类家族子弟形象。他出身宁国府正派玄孙,却未因家族荣耀而走上康庄大道,反而沾染诸多纨绔习性。

他代表了那些在富贵家族中成长,却缺乏正确引导和约束的子弟。自幼父母双亡,在贾珍的溺爱下,他养成了养尊处优、任性妄为的性格。在学堂里,他无心向学,斗鸡走狗、赏花玩柳,尽显纨绔本色。这反映出家族长辈的过度宠爱和教育缺失,会使子弟迷失自我,荒废学业。

同时,贾蔷又展现出精明狡黠的一面。他挑唆茗烟大闹学堂,巧妙地利用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且能全身而退;在采买小戏子的任务中,他凭借出色的组织和交际能力,不仅完成任务,还为自己积攒了财富。这体现出这类子弟在复杂环境中锻炼出的生存智慧和心机手段。

此外,他与龄官的爱情故事,也反映出封建家族中子弟在爱情与现实面前的无奈。身份差距和家族观念成为他们爱情的阻碍,这是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贾蔷这一形象,是《红楼梦》中众多家族子弟的缩影,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2.主题深化

贾蔷的故事对《红楼梦》主题的深化作用显着。从家族兴衰角度看,他的经历是贾府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起初,他凭借家族的庇护和资源,在学堂肆意玩乐,参与采买小戏子等事务获利,展现出贾府繁华时期子弟的骄纵与机会。但随着贾府逐渐衰败,他也失去了在府中的舞台,最终神秘消失。这暗示着家族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子弟的命运,曾经的荣耀与特权在家族没落时化为泡影,深刻反映了封建家族盛极而衰的必然性。

在爱情悲剧方面,贾蔷与龄官的感情令人唏嘘。他们真心相爱,却因身份差距和家族观念的束缚,难以修成正果。这与《红楼梦》中众多爱情悲剧如出一辙,如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都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和爱情的压抑与摧残。贾蔷的爱情故事进一步强化了作品中爱情悲剧的主题,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封建制度下人们的无奈与悲哀。

此外,贾蔷从纨绔子弟到有一定能力的办事者的转变,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成长的艰难。他的故事丰富了《红楼梦》的内涵,使作品对社会、人性和命运的探讨更加深刻。

3.现实启示

贾蔷的经历为现实生活带来诸多启示。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他自幼在宁国府复杂且不良的环境中长大,受贾珍溺爱和府中不良风气影响,养成了纨绔习性。这警示我们,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家长应注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营造健康积极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溺爱。同时,社会也应倡导良好的风气,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爱情与现实的关系上,贾蔷与龄官的爱情因身份差距和家族观念而面临重重阻碍,这反映出爱情往往需要面对现实的考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追求爱情时,也会遇到诸如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问题。我们应在爱情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坚守爱情的真挚,也要考虑现实因素,避免因盲目追求爱情而忽视实际问题。

此外,贾蔷从纨绔子弟到有能力的办事者的转变,告诉我们人具有可塑性。无论过去如何,只要有决心和行动,就能实现自我成长和改变。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应自暴自弃,而应积极努力,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