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得偿所愿(1 / 1)

声合号钱庄 瑾龙颜 1149 字 1天前

在大少爷的苦苦哀求下,李姨娘心中虽然有些许不情愿,但终究还是念及夫妻之情,狠下心来。

她一把将三少爷林恩爱紧紧地拽住,拖着他的手,一同回了飞鸿堂。

当李姨娘黑着脸,紧紧拽着林恩爱的手走进房间时,林夫人见状,急忙俯下身去,凑近病榻上紧闭双眼的丈夫耳边,轻声说道:“老爷,二妹和恩爱回来看您了。”

听闻此言,林子山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李姨娘站在一旁,凝视着病榻上一动不动的丈夫。

突然间,一股无尽的悲伤涌上心头,她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扑倒在病床前,放声大哭起来。

病榻上的林子山听到李姨娘那凄惨的哭声,心中一阵刺痛,他拼命地想要睁开双眼,看看自己的姨太和儿子。

然而,无论他怎样努力,那双眼眸却如同被胶水黏住一般,沉重得难以开启。

他的内心深处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声嘶力竭地呐喊着,想要劝慰李姨娘不必担忧。

尽管钱庄被分给了大儿子林恩典和长孙林之烆,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和林夫人的后半生会无所依靠。

恰恰相反,大儿子林恩典是一个极其可靠的人,他一定会对她们负责到底。

这其实也是林子山决定将钱庄分给大儿子的根本原因。

林恩典不仅为人忠厚老实,而且做事果断干练,对父母更是孝顺有加。

他对家中的大小事务都能照顾得无微不至,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都能感受到他的关怀和体贴。

他自幼就跟着自己打理钱庄,后来更有了四姨太的辅助,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相比之下,林子山的其他四个儿子则各自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他们或许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才能,但却无法像大儿子那样全面发展。

有的可能性格过于急躁,有的可能缺乏决断力,还有的可能对家庭事务不够上心。

正因为如此,林子山才会毫不犹豫地将钱庄交托给林恩典,相信他能够妥善管理并保障家人的生活。

而李姨娘和林夫人也完全可以放心,因为她们的后半生有这样一个孝顺、能干的儿子在身边,一定会过得安稳幸福。

李姨娘原本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能够分得一份可观的财产,然而当她听到那封信中,一句也没提及自己时,顿时就懵了。

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所听到的仅仅是财产分配的一部分,而更为详尽的分配方案,此刻正被族长紧紧握在手中。

林子山特别嘱咐,只有在他离世之后,族长才能将这份完整的分配方案公之于众。

他原本期望,当他撒手人寰时,一切都能按照他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他尚未踏上黄泉路,家中却早已乱作一团。

犹如被惊扰的蜂群,嗡嗡作响,失去了原有的秩序。

林子山曾天真地认为,他的孩子们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所做出的财产分配。

毕竟,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旨在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可如今,他尚未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个家却已分崩离析,不再像个家的样子。

自己只能躺在床上,听着李姨娘那凄惨的嚎哭声,心如刀绞。

他多么想立刻起身,走到她身边,轻轻抚摸她的头发,告诉她不要哭,她的后半生完全可以像现在一样锦衣玉食。

他也想安慰一下妻子林夫人,让她知道儿子会替她照顾好她的后半生,让她衣食无忧。

然而,无论他怎样拼命地想要挪动身体,却发现自己的四肢像是被千斤重担压住一般,完全不听使唤。

他的喉咙也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不出一点声音。

那一晚,林子山躺在床上,感受着生命的流逝,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不甘。

他想起了与李姨娘和林夫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温馨的时光仿佛还在眼前。

他多么希望能够再看她们一眼,再和她们说一句话,可是这一切都已经无法实现了。

最终,林子山在满心的遗憾中,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一年的夏天,太阳像个大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空气仿佛都被点燃了,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这个酷热难耐的夏天里,林老爷子也终于如愿以偿。

这个横在他心中几十年的心结,今天终于得以解开。

他的棺椁,也终于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地从前举人的门前经过。

好友兼老表的王世昌得知林老爷子的遗愿后,决定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就在老爷子出殡的这一天,他在前部下的帮助下,带领着一支军队,早早地来到了那条街上。

士兵们手里拿着枪,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旁,形成了一道壮观的人墙。

前举人的孙子听到外面传来的喧闹声,好奇地从那座大宅的大门探头出来。

当他看到眼前的阵势时,吓得脸色苍白,立刻把头缩了回去。

他手忙脚乱地关上大门,再也不敢出来。

与此同时,八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抬着林子山的黄花梨棺椁,缓缓地从东门口走了出来。

棺椁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显得庄重而肃穆。

随着一声响亮的口号,抬棺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东街直行而去。

阳光洒在棺椁上,那个贴在棺椁前头的“福”字,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那一刻,相信林老爷子睡在棺椁里,也能感受到这份荣耀和尊严,说不定会开心地笑出声来呢。

那一天,整个城南的人都跑过来围观,场面是前所未有的壮观。

从那一天开始,整条街上的住户谁家如果有家人去世,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地绕过前举人的大宅走。

而是可以理直气壮地抬着棺椁,从前举人的大宅前浩浩荡荡地经过了。

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纷纷称赞王世昌的义举,也为林老爷子终于得以实现心愿而感到欣慰。

这个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着,成为了当地的一段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