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夏冬春5(1 / 1)

紫禁城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养心殿,胤禛放下朱笔,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案几一角——

那里静静躺着一封刚送到的信笺,落款处画着一朵小小的木兰。

距西山围猎已过去两三个月,这段日子里,胤禛与沈昭昭书信往来不断。

\"皇上,该用早膳了。\"苏培盛轻声提醒。

胤禛恍若未闻,修长的手指抚过信封上清秀的字迹。

那是夏家小姐的亲笔,五日前他派心腹送去的诗集,她竟已回信了。

\"皇上?\"苏培盛又唤了一声。

\"放着吧。\"

胤禛终于开口,却仍未抬头,\"传朕口谕,召礼亲王、富察马齐御书房议事。\"

待苏培盛退下,胤禛才小心拆开信封。

素白信笺上簪花小楷工整秀丽,墨香中隐隐透着一丝木兰香气:

\"臣女恭请皇上圣安。蒙赐《全唐诗集》,不胜惶恐。昨夜读至太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顿觉春风拂槛露华浓...\"

胤禛指尖微顿,眼前仿佛又浮现那日林中少女仰起的脸庞——确实当得起\"露华浓\"三字。

\"...臣女愚钝,斗胆和诗一首,乞皇上斧正...\"

信笺末尾附着一首七言绝句,字字珠玑,却又暗含情愫。

胤禛反复读了三遍,才将信笺收入袖中,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皇上,礼亲王和富察大人已在御书房候着了。\"苏培盛小声提醒。

胤禛这才将信笺收入檀木匣中:\"传。\"

御书房内,礼亲王允祹与富察马齐正在品茶。

见皇帝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西北军报,年羹尧又递了请饷折子。\"

胤禛开门见山,将奏折掷在案上,\"你们怎么看?\"

富察马齐沉吟道:\"年将军刚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犒赏三军也是常理。只是这数目...\"

\"臣弟倒觉得,\"

礼亲王捋须道,\"年羹尧近来行事越发张扬,上次回京竟让直隶总督跪迎。这请饷数目,怕是有试探之意。\"

胤禛目光一冷:\"朕也这么想。\"

他指尖轻叩案几,沉吟片刻,\"西北军饷之事,先压着。年羹尧若问起,就说朕在斟酌。\"

待二人退下,胤禛转向苏培盛:\"备轿,朕要去景仁宫。\"

景仁宫内,皇后乌拉那拉氏正与敬妃、齐妃商议太后寿辰事宜。

鎏金香炉吐着沉水香,皇后手中礼单密密麻麻写满贺仪。

\"太后素喜佛经,命人重金求得敦煌唐人写经一卷。\"

皇后指着礼单道,\"另备和田玉观音一尊,苏绣万寿屏风...\"

见皇帝进来,众人慌忙行礼。

\"皇上今日气色甚好。\"皇后温婉一笑,亲手奉上茶盏。

胤禛接过茶盏,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皇后近日身子可好?\"

\"托皇上洪福,臣妾一切安好。\"

皇后眉眼含笑,却在皇帝低头饮茶时,与敬妃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皇上已有多日未踏足后宫,今日突然造访,着实蹊跷。

\"皇上,\"齐妃李氏忍不住开口,\"华贵妃妹妹近日身子不适,太医说是肝气郁结...\"

胤禛眉头几不可察地一皱:\"传太医好生照料便是。\"

皇后敏锐地注意到皇帝眼中闪过的不耐,连忙岔开话题:\"皇上,下月便是太后寿辰,臣妾拟了份贺礼单子,请您过目。\"

胤禛接过礼单略扫几眼:\"皇后费心了。只是...\"

他指尖在某处停顿,\"这尊金佛像是年羹尧所献?\"

皇后神色一紧:\"是华贵妃前日送来的,说是年将军从西域...\"

\"撤下。\"

胤禛冷声打断,\"太后寿辰,不宜用武将所献之物。换上前朝张择端的《松鹤延年图》。\"

皇后见状接着说:\"皇上看这寿宴戏单可好?特意点了太后最爱的《麻姑献寿》。\"

胤禛面色稍霁:\"再添出《目连救母》。太后重孝道,必会欢喜。\"

说罢起身,\"你们继续商议,朕先回养心殿了。\"

待皇帝离去,敬妃冯若昭忍不住低声道:\"皇后娘娘,您可发现皇上近来有些...不同?\"

\"对呀,娘娘,\"齐妃凑近几分,\"皇上似乎对贵妃妹妹有些...\"

皇后轻抚腕上玉镯,神色莫测:\"皇上日理万机,心绪不佳也是常事,不可让后宫琐事烦皇上。\"

翊坤宫内,华贵妃年世兰正对镜梳妆。

铜镜中的美人眉目如画,却掩不住眼中的阴郁。

\"娘娘,该用膳了。\"颂芝小心翼翼地上前。

华贵妃一把扫落妆台上的脂粉:\"本宫没胃口!皇上多久没来翊坤宫了?三日?五日?\"

颂芝不敢答话,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去打听打听,皇上今日去了哪儿?\"

\"回娘娘,皇上今日去了景仁宫...\"

\"景仁宫?\"华贵妃冷笑,\"乌拉那拉氏那个木头美人有什么好?\"

养心殿内,鎏金自鸣钟滴答轻响,窗外秋雨淅沥,他批阅奏折时,笔尖悬在纸面,墨汁晕开一片,却迟迟未落。

\"皇上?\"苏培盛轻声提醒。

雍正回神,搁下朱笔,他闭了闭眼,脑海中又浮现那日在林中初见她的模样——

她跌落在地,泪眼朦胧,抬眸望向他时,那双杏眼如含秋水,楚楚可怜。

\"苏培盛。\"他嗓音微哑,\"明日朕要去大觉寺进香,不必声张。\"

老太监心领神会:\"奴才这就去安排。\"

大觉寺·禅院

沈昭昭跪坐在蒲团上,指尖轻轻拨弄琴弦,一曲《凤求凰》婉转悠扬,余音袅袅。

她今日穿了一袭素白绣银纹的旗袍,发间只簪一支白玉菩提簪,素净如雪,却衬得肌肤莹润如玉,眉眼如画。

琴音戛然而止,她抬眸,见雍正立在廊下,不知已听了多久。

\"皇上。\"她慌忙起身行礼,却被一双温热的手扶住。

\"免礼。\"雍正嗓音低沉,指尖在她腕间轻轻一握,又缓缓松开,\"琴弹得不错。\"

沈昭昭耳尖微红,低声道:\"臣女胡乱拨弄,让皇上见笑了。\"

雍正唇角微勾,在她身旁坐下,目光落在她纤细的手指上:\"朕记得你还会下棋?\"

\"略懂一二。\"

她抿唇一笑,取出棋盘,\"皇上可愿赐教?\"

雍正挑眉,执黑先行。

起初他还存了相让之心,可十手过后,他渐渐发现,沈昭昭棋风看似温和,实则暗藏锋芒,几次险些将他逼入绝境。

\"好一招'镇神头'。\"他凝视棋局,忽然笑了,\"朕竟小瞧了你。\"

沈昭昭抿嘴一笑:\"是皇上承让了。\"

阳光透过菩提叶隙,在她脸上投下细碎光斑,衬得她肌肤如雪,唇若点朱。

雍正目光微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棋子,心不在焉。

\"皇上?\"她轻声唤他。

雍正回神,忽然伸手,指尖轻轻拂过她的脸颊,嗓音低沉:\"你这里……沾了花瓣。\"

沈昭昭一怔,呼吸微滞,他的指尖温热,轻轻擦过她的肌肤,带起一阵细微的颤栗。

两人四目相对,空气仿佛凝滞。

雍正眸色渐深,忽然倾身,在她唇上轻轻一碰。

沈昭昭瞳孔微缩,心跳如擂,却不敢动,任由他的唇贴着她,温热而柔软。

一触即分。

雍正退开些许,指腹轻轻摩挲她的唇角,嗓音低哑:\"……冒犯了。\"

沈昭昭脸颊绯红,垂眸不敢看他,只低声道:\"……臣女不敢。\"

时光如水,转眼深秋

这半年来,雍正每月总要找借口去大觉寺两三回。

有时带些新奇玩意给她赏玩,有时只是静静听她抚琴。

后宫众人起初并未察觉,直到连续三个月,彤史记载皇帝临幸次数骤减,这才引起波澜。

景仁宫

皇后端坐镜前,指尖轻轻抚过眼角的细纹,淡声问:\"这个月,皇上来过几次?\"

剪秋低声道:\"回娘娘,就初一、十五按例来的那两次。\"

皇后闭了闭眼:\"华贵妃那边呢?\"

\"听说……也只有三次。\"

皇后指尖一顿,缓缓攥紧手中帕子:\"去查查,皇上近来都召见了哪些人。\"

翊坤宫

华贵妃摔碎一套茶盏,凤目含怒:\"周宁海那个废物!查了这么久,连皇上去了哪儿都不知道?\"

颂芝战战兢兢道:\"娘娘息怒,许是朝政繁忙……\"

\"繁忙?\"华贵妃冷笑,\"昨儿慈宁宫请安,太后还夸皇上气色好呢!\"

她猛地拍案:\"去把内务府的记档拿来!本宫倒要看看,是哪个狐媚子勾了皇上的魂儿!\"

寿康宫·太后寝殿

太后正闭目捻着佛珠,竹息姑姑轻手轻脚进来,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皇帝又出宫了?\"太后缓缓睁眼。

\"是,说是去大觉寺进香。\"

太后轻叹一声:\"哀家这个儿子,自小性子就冷。先帝在时,就数他最不近女色。如今这是...\"

\"要奴婢说,皇上正当盛年,有个可心的人也是常理。\"竹息小心道。

太后手中佛珠一顿:\"只要不耽误朝政,不动摇中宫,随他去吧。\"

腊月初八·大觉寺

沈昭昭跟着母亲上香,刚拜完观音,便被小沙弥引至后山梅林。

雍正已在亭中等候,肩头落了几片雪。

见她来了,伸手拂去她鬓角雪粒:\"冷吗?\"

沈昭昭摇头,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臣女缝了个香囊,里头装了安神的药材,皇上批阅奏折时或许用得上。\"

雍正接过,香囊上竟用金线绣了《心经》全文,针脚细密精致。

他指尖摩挲着绣纹,嗓音微哑:\"你绣了多久?\"

\"不久。\"她低头,耳尖微红,\"只是灯下费眼睛些。\"

雍正心头一热,忽然握住她的手,将她拉近。

沈昭昭呼吸微滞,抬眸望他,却见他眸色深沉,指腹轻轻抚过她的唇。

\"春儿……\"他低唤她的名字,嗓音暗哑。

沈昭昭心跳如鼓,还未回神,他已低头吻了下来。

这个吻比上次更深,更缠绵。

他的唇温热而柔软,轻轻厮磨着她的,舌尖试探地抵开她的齿关,与她纠缠。

沈昭昭指尖攥紧他的衣袖,浑身发软,几乎站不稳。

远处传来脚步声,雍正这才松开她,指腹轻轻擦过她微肿的唇瓣,嗓音低哑:\"……来年选秀,朕等你。\"

登基以来,他早已习惯了克制隐忍,却在这小女子面前一次次破例。

回宫路上,胤禛的轿辇经过神武门时,恰遇皇后仪仗。

\"臣妾参见皇上。\"

皇后福身行礼,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皇帝微皱的常服,以及那个特别的心经香囊。

\"皇后这是要去哪儿?\"胤禛神色如常。

\"臣妾去寿康宫给太后请安。\"皇后温声道,\"皇上可要一同前往?\"

胤禛沉吟片刻:\"朕还有奏折要批,改日再去向太后请安。\"

目送皇帝轿辇远去,皇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剪秋,\"她低声吩咐,\"去查查皇上今日出宫去了何处。\"

\"娘娘,这...\"剪秋有些犹豫。

\"本宫总觉得,皇上近来有些不对劲。\"皇后眉头紧锁,\"华贵妃那边可有动静?\"

\"听说华贵妃娘娘派周宁海去查各旗秀女了...\"

皇后冷笑一声:\"她倒是警觉。走吧,先去寿康宫。\"

寿康宫内,太后正闭目养神。听闻皇后求见,她缓缓睁眼:\"皇后来了。\"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皇后恭敬行礼,\"皇额娘近日身子可好?\"

太后示意她坐下:\"哀家这把老骨头,也就这样了。倒是你,看着憔悴了不少。\"

皇后欲言又止:\"儿臣...儿臣是有些忧心。\"

\"为了皇帝的事?\"太后一针见血。

皇后一惊:\"皇额娘也察觉了?\"

太后轻叹一声:\"皇帝自西山围猎回来,就常常心不在焉。哀家原以为是朝政繁忙...\"

\"儿臣怀疑,\"皇后压低声音,\"皇上在外头有人了。\"

太后手中佛珠一顿:\"可有证据?\"

\"没有。\"皇后摇头,\"但皇上近来频频微服出宫,有时一去就是大半日。

回宫后心情总是很好,可问起去了哪儿,又含糊其辞...\"

太后沉默良久,才道:\"只要不影响你的地位,这些小事不必过问。

皇帝终究是皇帝,三宫六院本是常事。\"

\"可若是那女子...\"

\"皇后,\"

太后突然严肃起来,\"记住你的身份。只要中宫之位稳固,其他都是过眼云烟。

当年孝懿仁皇后在时,先帝不也有过宠妃?\"

皇后低头称是,眼中却满是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