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玄岐军校(1 / 1)

从军赋 风尘落雨 1377 字 14小时前

岐连峰脚下多了一大片建筑群,一栋栋宅院依山而建,参差错落。

院落大门更是气派,飞檐高宇,正中央挂起一块匾额,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

玄岐军校!

早在苍岐只有四百军卒时洛羽就与萧少游商量过,要教所有士卒读书识字,教会所有人如何去做百户、都尉。

当时洛羽坚信,四百人只是苍岐的起点,以后他们会有四千人,四万人!他需要一大批有能力的基层将校带兵。

后来因为与姚家争斗不休,云阳关又横生战事,所以此事推进得极为缓慢。

现在战事平定,苍岐与凤川迎来了短暂的祥和,洛羽便提议设立军校一座,教将士们读书识字、兵法谋略,为苍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将领。

玄岐二字也有深意,玄是“洛”字军旗的底色,岐乃洛家军的起家之地,也是他们的根!

军校正中央是演武场,近四百名身披甲胄的将士傲然而立,一面硕大的“洛”字军旗在风中高高飘扬。

他们就是玄岐军校的第一批学员!仔细看你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人是苍岐刚建时的老兵。

洛羽缓步登上高台,朗声喝道:

“将士们!”

“轰!”

所有人齐行军礼,目光炙热。

洛羽扫视全场:

“你们都是军中的校尉、都尉、副尉、百户、标长,出了军校的大门,你们就是我洛家军的中流砥柱,领军将校。

但走进玄岐军校,你们就是学生,要遵守校纪校规,刻苦求学,谁敢懈怠就按军法论处。”

“诺!”

近四百军卒虽然齐声应喝,但目光中或多或少都带着疑问。

“你们肯定在想,好端端的为何要来学堂求学?都是大老粗,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学个屁啊。”

“哈哈哈!”

满场哄笑,洛羽还真猜中了他们的心思,粗狂的军汉们笑得合不拢嘴。

“现在我告诉你们为何要建立这座军校,因为我要教你们如何带兵打仗!”

洛羽压压手止住笑声:

“我不否认,你们打仗都不是庸手,能跟着我从云阳关战场活下来肯定有两把刷子。

标长也好,百户也好,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谁说你们不会打仗你们肯定要急眼。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打仗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凭一腔热血喊一声杀?靠的是勇往无前的气势冲上去跟敌人蛮干?”

众人怔怔然,没错,在场很多人就是这么带兵的。

“没错,有勇气有血性是好事,我很喜欢,但如果能多动点脑子,多学一些兵法,是不是就能打更多的胜仗?是不是就能少死一些人?

咱们的兵是不怕死,可凭什么让他们白白去死?你们作为领兵将校,该考虑的是如何在打赢的同时让更多人活下去!”

洛羽的话令众人陷入了沉思,没错,能跟着洛羽走到今天,他们都不缺勇气,但不代表着他们不想活。

“要让手底下的兄弟活下去,你们就得读书识字,就得学习兵法谋略!”

“今日你们是标长,是都尉,是校尉,这就是你们人生的尽头了吗?难道你们就不想当将军吗!”

洛羽陡然冷喝: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告诉我,想不想!”

“想!”

四百人同时握紧拳头吼了一声,人人面色涨红。

“所以你们才要学习,才要进步!将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自己学出来,打出来的!”

洛羽竖起一根手指摇晃着:

“只读兵法不会带兵,那是书呆子,是纸上谈兵!但你们不一样,你们杀过人,你们见过血!你们学了兵法就会如虎添翼,就会成为我边军的栋梁!

明白吗!”

“明白!”

这一次他们的目光中不再有疑惑,而是坚定。

“玄岐军校的校训只有八个字!”

洛羽朗声道:

“生死同赴!家国同在!”

“既入军伍,便是同袍,同袍之情,胜于兄弟!值得以命相托!

日后不管是胜券在握还是危难之际,我都希望你们不要抛弃自己的同袍,更不能当叛徒,是生是死,同路前行!

都说家国家国,没有小家,哪有大国,大国覆灭,小家难存,都给我记住,家与国同样重要!我们是为国而战,更是为自己的小家而战!”

“这八个字我希望你们刻在骨子里,永远不忘!”

“轰!”

四百悍卒齐声怒吼:

“生死同赴,家国同在!”

“死战!”

演武场上壮志激昂,吼声直冲云霄。

洛羽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趋于平静:

“今日由我来主讲第一课!”

“五条基本战术原则!”

“三三制、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

玄岐军校的第一天授课结束了,洛羽讲的喉咙都干了,甚至觉得讲课比打仗还难。

他原本以为那些老兵会听不下去,会不耐烦,所以引经据典,讲得头头是道。

哪知道他们越听越起劲,最后愣是拦着洛羽不给走,逼着他把五条战术原则讲完。

别说那些基层地标长百户了,就连韩朔、霍连城这种老资格听了之后都心服口服。

到底是十九岁的定边将军啊,不服不行。

离开玄岐军校,洛羽转头就来到了官作司设在苍岐的棉布作坊,日夜赶工生产出来的棉布已经堆积如山。

“经过改进的织机就是快啊,这速度令人惊叹。”

江殊抚摸着一匹棉布:

“而且质地上乘,比李家的布更软、更舒适,孰优孰劣,百姓一摸便知。”

“棉布备货已经充足,接下来就是贩卖了。”

洛羽抱着膀子问道:

“李家棉布的定价约在二两银子一匹,你觉得咱们该定价多少?”

“既然要抢占市场,那咱们的价格一定要比李家低!”

江殊冷静的分析道:

“这些布一旦拿到市场上去,李家定然会和我们打价格战,我的意思是不要给他机会!一口把价格压到死!

咱们的成本差不多在八钱银子一匹,后续随着规模扩大、工人熟练,成本还可以更低,哪怕咱们定价一两银子也有得挣!

我的建议是,定价一两,李家的成本绝对在一两之上,他压不到这个价格!”

“那就听你的,一两!”

在做生意方面肯定是江殊更精通,洛羽选择听他的。

“现在我只担心一件事。”

江殊皱眉道:

“咱们怎么卖出这些布?老百姓们都是去布行买布,整个阙州的布行要么是李家的,要么是从李家进货。

只怕咱们的布行店面刚开就会被李家发现,到时候百姓还没上门,店铺就被李家找借口查封了。

要想彻底打开市场,得想个法子一炮而红!不给李家反应的时间,如同当初的三锅头。”

江殊眉头紧皱,这些天他一直为此事发愁,整夜整夜的睡不着。

“你说的有道理,李家很可能把咱们的布行扼杀在萌芽之中。”

洛羽来回踱步,苦思冥想,最后脚步一顿:

“有了!我还真有个法子能让棉布一炮而红!”

“噢?何法?”

洛羽一脸阴险的笑容,贱兮兮地竖起一根手指:

“布多多!敲锣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