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等着5天后与王通决战,不过,王通却并没有这么想。
兵不厌诈。
什么“约战”,都只是王通使出的一种战略欺骗手段。
仅仅是过了三天,王通就带着甘宁、周泰、蒋钦等人,趁着天黑出城,来到了易水河的上游河段,准备对袁军发动一次夜袭。
这是一处位于易京战场西北30余里的河滩,也称“蒹葭荡”。
秋夜深沉,月光如水。
易水河宽阔的河面上,浮着一层薄雾,似轻纱般清冷冷地铺展开来。蒹葭丛立在岸边,雪白的蒹葭花垂着头,偶尔随风轻晃,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风掠过时,一大片一大片的蒹葭便簌簌地倾倒,又缓缓直起腰来,仿佛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蒹葭也就是芦苇花。
有首诗叫什么来着:
“芦花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好美的诗。
可惜没有伊人站在水边等待王通。等待王通的只有1500名抠脚大汉,其中700人是周泰的水贼旧部,另有800人是甘宁的锦帆营。
王通这一次没有带典韦。
那货是旱鸭子,不适合参与这次的行动。
至于王通本人,前世也是南方人。那时游泳是必修课,游泳不及格连参加高考都没有资格,因此也多少会一些。但是,那种游泳只能在游泳馆中扑腾。到了真实的河水中,估计只有淹死的份。
之前摸了很多尸,也没有获取到游泳技能。
无奈之下。
只好让军法官去仔细调查,结果发现有几名南方来的士卒,在私下里吃窝窝头时,竟然不蘸陈醋……
在将那几名南方士卒执行了军法之后,王通的游泳技能也终于上升到了中等六级。
这个级别的游泳技能,自然还无法跟甘宁周泰等人相比。但是,在河水里保命足够了。要是这次行动中有人战死的话,王通的游泳技能还能往上再提一提。
一千多名士卒早就在芦苇荡中等着了,除此之外,还有两百多条木筏。这些木筏,都是在附近的无人的村子里秘密扎好了,趁着天黑抬到这处芦苇荡的。
……
借着月光,王通扫视了一下四周,低声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
说话的是苏飞,这人是甘宁的朋友。原本的那个时空,在江夏时,苏飞多次保护甘宁。后来苏飞被孙权俘虏将要斩首,甘宁给孙权磕头,用性命担保救下苏飞一命。而这次甘宁投靠王通,顺便将苏飞也带了来。
站在苏飞身边的,还有周平和周承。
周平和周承却是周泰的弟弟,原本的那个时空里,周平曾担任韩当的副将,而周承则在周泰战死后,承袭了周泰的爵位,这两兄弟也是实力不俗的水战将领。
都是史上留名的人物,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有把握?”
王通还是有些不放心,因为夜间划木筏可不比白天,稍有闪失,木筏倾翻事小,惊动了袁军斥候,那就麻烦了。
“主公放心。”
周泰抱了抱拳,笑道:“我周家世世代代为水贼,至今已历二十八代。家学渊源,这点小事,不是挂齿。”
也许是担心王通不相信,又解释道:“属下并非夸口,而是考虑过以下几点:
其一,易县地势平坦,易水河在这一段,是在平原上流过,河床较宽,水流不急。比起九江郡(今安徽合肥一带)的那些河流,水势要平缓很多。
我们以前为盗之时,在淮南大别山南麓的那些湍急的河道上,夜间行船都没什么问题,何况是在这种大平原上的河道上。
其二,由于河道较宽,我们在河道中央划木筏而下,便不必担心被敌军的斥候发现。
其三,北方人不习水性,不善游泳,有些人半年才洗一次澡,真是臭死个人。
袁绍及其手下谋士们,不会想到主公麾下还有我们这一群南方来的将士。因此,其在易水河边的防范必然非常松懈。”
王通点了点头。
周泰说的这些,也是王通心中的想法。也正因为如此,王通才会发起这次行动。
而一旁的甘宁则说道:“恕我直言,这件事,交给我们去做就行了,主公何必亲自涉险。你这北方人不习水性,万一有个闪失掉到水里,属下可担待不起。”
“无妨。”
王通笑了笑,说道:“不就是游水嘛,本将小时候洗澡时,就喜欢在水盆里扑腾……”
“……”
甘宁无语,只好安排一队可靠的亲兵专职负责保护王通的安全。
……
其实,正如甘宁所说,这一战王通也可以不来。
但王通却不放心。
实在是因为这一战至关重要。
就如同原本历史上的乌巢之战一样,王通这一次的目标,是突袭袁绍位于易水南岸营地的囤粮之地。只要将袁绍十万大军的粮草付之一炬,袁绍就不得不退回冀州。否则,近十万大军就会因为无粮而溃。
因此,这一战的情况,与原本历史上的乌巢之战会有些类似。在原本的乌巢之战,曹操身为一军主帅却亲自率军发动夜袭,所以,这一战,王通想要亲自率军夜袭的心情,也不难理解。
……
木筏都做得比较大。
宽约5米,长约10米。每条木筏上坐15人都还显得很宽松。上了木筏之后,留下四人在木筏的尾端用竹篙和桨板掌握方向,其它人则蹲在木筏上。
不过,却不是每条木筏上都坐15人。
还得带上一些战马。虽非骑兵,但是,将领们的战马还是要带上的。200条木筏,总共载了1550人,战马100多匹。
没多久,木筏就被划到了易水河的中央。
然后,顺着河水漂向下游。
月色很好,水流也很慢。
河面上有一层淡淡的雾气,月光碎在上面,像撒了一把细小的银片,随着水波微微颤动。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
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顺流而下,到了午夜子时,便来到了距离浮桥约300米的地方。
夜色更浓了。
弯月已经下山,只留下零碎的星星点缀在幽监的夜空。
王通下令所有木筏靠向南岸。
将木筏藏在南岸的一处芦苇荡里,然后,全军登岸,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
(备注:关于芦苇荡藏兵,大家可以想想白洋淀。白洋淀好像离易县也没多远。)
……
(附录图片:芦苇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