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这可真是神迹(1 / 1)

宛城治所内正堂内,刘备看着郑铮给他写的讨贼檄文,心情甚是激动又紧张。

他心里清楚,只要将这檄文发出去,他刘备的声望便会提升一层。

等到他真的做到了一切,那他刘备在大汉的声望将会达到顶峰。

而且,刘备也很清楚,这一切都是郑铮为他铺的路。

于是,刘备看向郑铮,感激地说道:

“备何德何能,可得军师相助,实乃三生有幸。”

“请军师受刘备一拜。”

说罢,刘备便朝着郑铮拜了下去。

郑铮见状,连忙扶住刘备,对其说道:

“自古君明臣贤。”

“主公礼贤下士,对铮信赖有加,放手让铮施展毕生所学。”

“若无主公,便无今日之郑铮。”

“主公信赖铮,铮自当拼尽全力,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随着郑铮话音落下,刘备的双手握住郑铮的双手,眼中满是欣慰。

一时之间,正堂之中,充满了君臣相知的喜悦气氛。

然而,这气氛并没有维持多久,便被张飞的一声抱怨给打断了:

“大哥和军师都相处这么多年了。”

“怎么还这般肉麻嘻嘻的。”

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稍微有些尴尬……

见正堂之中,刘备麾下身处宛城的文武都集合完毕了,郑铮便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他想起之前动用的恢复状态卡,到现在也用了一周的时间了,也不知道那东西效果如何。

于是,郑铮对着众将询问道:

“诸位将军,前番接连征战,我军累计了不少伤兵。”

“不知最近如何了?”

众将闻言,一个个的全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

只见,张飞最先笑说道:

“军师啊,你是不知道啊!”

“最近这七天里,当真是出现了神迹。”

“军营里面,大部分重伤垂死的士兵,那军医都放弃了的人,竟然陆续的起死回生了。”

这边张飞话音刚落,张合那边继续说道:

“还有那些骨折的士卒,原本需要休养很久,但这一周之内,一个两个的竟然能够下地走路了。”

“虽然现在还无法不能剧烈运动,但是军医估计再有一个多月就可恢恢复如初了。”

张合说完,马超继续接上,他的神情更加不可思议的说道:

“诸位都知道。”

“军师发明了马蹄铁,能够降低战马的损耗。”

“但是马蹄铁因为产量的原因,并没有普及全军。”

“我那里的战马,有一半没用上马蹄铁的。”

“这一半的战马里,又有一部分在这一战里马蹄受损,不能再上战场了。”

“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甚是心疼,心里多少有些埋怨考工令他们。”

“这马蹄铁怎么就不能加紧生产。”

“但是就在这几天里,那些马蹄受损的战马,马蹄竟然一点点痊愈了!”

“到现在,我那里甚至都没有马蹄受损的战马了。”

闻言,郑铮心中暗想:

果然,系统给的奖励,依旧是这般给力。

这时,刘备感叹的声音传到了郑铮耳中:

“当真是上天不亡我大汉啊!”

“如此一来,我军便可快速恢复战力。”

“这对我等接下来的行动大有助力。”

“我也算是更有信心了。”

说罢,刘备看向郑铮询问道:

“军师,我等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

郑铮闻言,开始思索起来:

若是想要让这这檄文快速传遍天下,最好的方法,便是让刘备当着宛城百姓的面朗诵出来。

然后派人快速送往治下各地,着人当众诵读,让百姓知道刘备的决心。

与此同时,我军的军事行动也可以展开了。

俗话说,兵贵神速。

完全可以在主公诵读檄文的时候,我带着马超以及一万铁骑现行一步,前往长安,去将清君侧的事情做完。

一念至此,郑铮对刘备说道:

“还请主公当着宛城百姓的面,诵读此檄文。”

“然后快速发往各地,着当地官员诵读。”

“好让百姓们知晓主公的决心。”

“同时,我将和马超将军一起,带领一万铁骑先行出发,前往长安处理好皇后的事。”

“等到甘宁的军粮送到襄阳,主公便可带着大军返回长安。”

“至于南阳这边的防备,就交给张合将军吧。”

刘备听闻点了点头,对于郑铮的安排他没有任何意见。

而且皇宫里的那些烂事以及李儒的事,眼下也就只有他的军师能够处理好。

于是,他对众人说道:

“既然如此,诸位就按照军师所言行事吧。”

晌午时分,郑铮派人在宛城的中央搭了一个临时的高台。

午时左右,刘备登上高台,看着围上来的宛城百姓、学子以及世家中人,高声诵道:

“为刘备檄妖后奸佞、驱胡虏文

乾坤有常,夷夏之防不可破;日月昭昭,君臣之义不可泯!

昔年,高祖手提三尺剑,鼎立中原,创大汉基业。

武帝驱胡虏,使攻守异形,寇可往,吾亦可往;

光武龙飞白水,诛王莽、复汉室,立后世中兴之纲。

今国有妖后伏寿,狐媚惑主,牝鸡司晨。

有伏完、王子服、种辑、吴子兰、吴硕等奸佞窃命,伪臣弄权,窃据神器;

妖后佞臣,蒙蔽圣听,制伪诏,引胡骑犯境,使社稷倾危,宗庙蒙尘!

观其行迹,狡诈可比王莽之篡汉,凶残可比董卓之乱政,阴毒可比吕后之专权!

今有太尉刘备,孝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汉室正统,天命所归!

高举义旗,立誓清君之侧,靖国之难!

特檄告天下,诛妖后,斩佞臣,逐胡虏,抚恤黎庶, 奖赏忠义。

今日备并非为虚名,实因汉室处于存亡之际,不得不发!

愿四海豪杰,共举义兵;望九州志士,同襄盛举!

檄文所至,如律令行!

大汉太尉刘备

兴平四年九月十五”

(刘备掌朝政,并未改换国号为建安,一直沿用兴平为号)

随着刘备话音落下,现场众人一片沉默。

他们之前还在担忧异族入侵的事,甚至是对大汉感到绝望。

但现在他汉室宗亲刘备,当着所有人的面发布檄文。

他要去清君侧,靖国难,伐胡虏……

能不能做到的暂且不提,就这份勇气、这份身为汉室宗亲担当值得称赞。

此刻,刘备就仿佛是这腐朽黑暗的大汉里,最后的那一束值得众人追随的皇。

短暂的沉默过后,现场骤然升起热烈的欢呼声。

众人高声呼喊着刘备的名字,这是对他逆行而上的支持。

与此同时,郑铮已经带着马超和一万精骑出了宛城,向着长安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