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搏一次(1 / 1)

两天后,南阳郡治所宛城境内,北上的郑铮和南下的刘备在此处相遇。

中军帐内,刘备在郑铮的示意下屏退众人,随后面色严肃的询问道:

“军师,这件事最严重的情况是什么?”

郑铮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此事若是处理不好,这大汉的根基就直接被断了。”

“毕竟,大汉天子下诏引异族入境,祸害自己的子民。”

“这只会让大汉失了人心。”

“一个不得人心的朝廷,它根本就没有根基。”

“哪怕强行保证它还在,那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

“只要有能人志士振臂高呼,它就彻底亡了!”

闻言,刘备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不禁怒斥道:

“陛下何至于昏聩至此!”

“我等争权,本就是叔侄之争,将那狼子野心的外人拉进来做甚!”

郑铮同样声音低沉的说道:

“主公,这事不像是皇帝做的。”

“皇帝年幼,且还没有这般魄力去做这件事,这里面怕是有蹊跷。”

“若我所料不差,这事应该是李儒做的。”

“只是,不知道他怎么让皇上亲自下诏的。”

刘备闻言一愣,随后眯起眼睛,心中开始不断的分析着:

此事是刘协在朝堂之上,当着一众官员的面宣布的。

若不是他刘协的本意,那李儒是如何让他说出这样的话的。

李儒是有什么办法控制刘协不成?

难不成他还能放个假的上去?

不至于吧……

这不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就在刘备思索之际,郑铮再次开口说道:

“主公,此事也怨我。”

“是我低估了李儒这个人,也低估了李儒报复所有人的决心。”

刘备闻言,摆了摆手,对着郑铮安抚道:

“此事不能只怨军师。”

“与李儒合作,我也是同意的。”

“军师也不必纠结于此事,你我二人同心协力化解这次危机便可。”

郑铮听闻,心中颇为感动,能得到刘备如此信任,他又怎能不尽全力。

于是,郑铮对刘备拱手道:

“其实,这件事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刘备闻言一愣,心中满是疑惑。

这事糟心的很,怎么就变成机会了呢?

看着刘备疑惑的神情,郑铮对其解释道:

“主公,我以为想要解决这次危机,最好的办法便是将陛下和朝廷从这件事里给摘出来。”

“将这些事,直接推给怂恿陛下的伏完、王子服等人。”

刘备闻言,思索片刻之后,询问道:

“军师想要怎么推?”

只见,郑铮轻笑着回应道:

“那李儒定会将此事传遍天下,让陛下这个从董卓手里取得最大好处的人,身败名裂。”

“到时候,我等可以紧跟着发布讨贼檄文,发兵长安,清君侧,靖国难!”

“等到我军兵发长安,将伏完等人就地正法之后,立刻率军前去抵御外敌,让百姓免遭屠戮。”

“如此一来,主公便可尽取天下百姓之心。”

“同时,借此功勋,主公您进位称王也并非不可。”

刘备闻言,陷入沉思之中。

听军师的意思,似要放任李儒将事情传遍天下。

在通过发布檄文,将事情的经过包装成另一条路。

告诉天下百姓,不是皇上和朝廷要将敌人引过来。

而是,皇上身边出了恶人,出了佞臣,朝廷里面出了蛀虫。

是这些蛀虫做的决定,跟陛下无关。

只是……

想到这里,刘备疑惑道:

“军师的方法不错,但是天下的百姓回信么?”

郑铮轻笑着回应道:

“天下百姓相信与否并不重要。”

“我等发布檄文的目的,并不是要让百姓相信我们的说辞。”

“而是给不明真相的百姓,多一个选择。”

“好让天下百姓,不至于都去选择对大汉失去信心这一条路。”

“只有这样,才会让大汉的根基不至于被一刀斩断。”

“而且,这讨贼檄文也是让天下百姓知晓主公的态度。”

“让主公站在天下人的面前。”

“等到主公当着天下人的面,将异族之乱给解决了。”

“那主公便是百姓心中的英雄。”

“取得天下百姓之心。”

随着郑铮话音落下,刘备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他知道,郑铮给他设计好了一条特别好的路。

只要他一直按照这条路走,就一定可以在这件事情里取得巨大的利益。

只是……

他有些担心,担心他走不好这条路。

尤其是担心,自己当着天下人的面打不过异族。

遭天下人辱骂事小。

身死道消,将自己这份基业拱手送人,那就不值当了。

看着面露纠结之色得刘备,郑铮心中暗道:

这确实不是一个容易做下的决定。

当着天下人的面,去和异族互掏,这事情是典型的风险高,收益大。

掏赢了,登天之路就此打开。

掏输了,他们这一群人直接身死道消。

但是,想要坐上那至尊之位,哪有不搏的道理?

机会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出现在眼前的。

想到这里,郑铮开口劝谏道:

“主公,这是一次极其难得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可能也就一两次。”

“错过了这一回,下一次再出现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皇帝身败名裂,主公获得万民优待。”

“此消彼长之下,主公进位便会水到渠成。”

“主公千万不要如那袁绍一般,做大事而惜身。”

“搏了这一次,以后主公的面前就尽是坦途了。”

“而且,哪怕我等败了。”

“主公也可以带着百姓,前往益州避难。”

“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次北伐,以复河山。”

这一次,郑挣的话,让刘备下定了决心。

军师说的对,这样的机会,我这辈子可能也就这一次。

拼赢了,我的前方将会再无阻碍。

拼输了,也就是夺回益州,养精蓄锐,等着东山再起。

既然如此,我又能不搏这一下。

一念至此,刘备对郑铮说道:

“军师,就按你说的办。”

“那讨贼檄文,就交给军师来写。”

郑铮闻言,倍感欣慰。

于是,他拱手轻笑着回应道:

“主公放心,铮定会全力以赴,将这檄文写的漂漂亮亮的。”